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六十年代女医生 > 第18节

第1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唔。”方圆点点头,“走,我们下馆子去,我请你吃好吃的。”

“你这是断头宴吗?”

“哈哈哈。”方圆大笑。

方圆并没有把外派的事和家人提及,因为她知道妈妈肯定要各种担心,事情已经定了,着急也没用,干脆等快出发的时候再告诉她吧。

第二天上午陈主任就找她谈话了。

方圆已经有心理准备,所以能平静的接受,她问陈主任这次医疗队会分派到哪里?

陈主任告诉她,医院这次派出四名医生参加医疗队,根据市卫生部门的调派,将会有三名医生到西北省偏远地区支援,留一名支援南华市农村医疗工作。

不等方圆追问,陈主任告诉她,林院长照顾到她是县医院医疗队唯一的一名女医生,马上到艰苦的北省工作会不适应,把一个留市的名额给她了。

方圆这才彻底放松了下来,忍不住露出开心的笑容。

她最怕的是会到遥远的外省,作为一个东部地区长大的人,她听过太多西北省的事,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大批的人,那里水源稀缺,那里不吃米饭……

觉得这时候露出笑容不合时宜,有些对不起派到那边的几名同事,她马上端正表情。

陈主任笑着指指她道:“什么时候你不畏惧艰苦的环境,才是真正成长起来。”

她还不想太快成长呢,方圆抱着这个念头,脚步轻快的离开陈主任的办公室。

名单公布后,方圆就要准备去省卫生部门参加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

临走前,她要把手头的工作给安排好,把现在所负责的病人分别交给外科的刘医生和蒋医生继续治疗。

还有一个特殊的病人,就是张干事,方圆本以为她不会再来针灸了,没想到固定的针灸时间到时,她还是来了,只是表情难看,一句话也不说。方圆不以为意,心里把两人定为医者和病人的普通关系,也就能调整心态了。

针灸后告知张干事,她马上要出去学习,学习回来以后再给她针灸一次,就可以结束疗程了。

张干事从诊床上起来,理好自己的衣服,轻哼一声就走了。如果不是看在治疗确实有效果,她想把这老毛病彻底根除,才不会给这不知好歹的医生好脸色。

方圆去培训前,她值班期间收治的那个病人,在入院两天后发生休克,一度情况危急,身体各项指标都不正常,器官开始衰竭,最后终于检查出结果,他体内存在好几种寄生虫,已经没有治愈可能,生命剩余时间已经不长。

病人及家属都没有想到,只是不重的外伤,因吞了蛤/蟆反而造成致命,他们都不能接受这个情况,办了出院,想再到省城大医院求诊。

蒋医生和方圆也没有阻拦,虽然作为医生,他们知道病人器官衰竭已经没有康复的可能,但是也理解其求生的欲望。

方圆是临出发前两天才把这消息告诉方晓琴,她妈妈当时瞪大眼睛不敢置信,一直喃喃道,怎么考了大学还要到农村。

她拉着方圆就想去找陆拥军帮忙,方圆好不容易把她安抚住,告诉她这是院领导决定,已经下发文件公布,是不可能更改的,而且她觉得去农村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不好,正好可以改改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

让方晓琴安慰的是,方圆没有到太远的地方,仍旧留在本市,对她来说,这是不幸中的大幸,特别是她知道其他医生是到西北省的消息。

第25章

方圆到卫生厅报到的时候, 发现这次召集的医疗队人员还挺多的,市县医院及各医疗机构抽调出来的医务人员近一百多号人。

其中女性医务人员, 在医疗队伍里占了三分之一,包括有医士和护士。

三天的培训时间,一天是用来开动员大会,宣读伟大领袖的最高精神和卫生部的指示, 重点学习新的领导纲领, 加强医疗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天分发新印制的医疗手册,组织学习手册里面的基础医学知识, 这也是今后他们的教科本。根据领导人提出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他们将下放到各公社和生产队,为当地培训半农半医的保健员, 筹建基层医疗机构。

第三天是发放各类物品, 方圆领到了一本红bao书、一个棕色带有红十字的皮保健箱、一个听诊器、一只体温表。

分配到省外偏远地区的医生, 还预先领到了全国粮票等一些票证。

领到物品后, 卫生部门分组,对去往各地的人员进行了目的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讲解, 以便这批医务人员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生活中。

三天培训结束后,方圆回到了县城, 为张干事最后针灸一次, 再交接了工作,回到家里收拾起行李, 踏上了下乡巡医的第一站, 余阳县林关公社。

县卫生部门找了一辆驴车, 派人将她和另一名医生送到县属公社。驴车先把另一名医生送到他所要服务的凤卧公社,再到方圆要去的林关公社,到地方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

他们是一早就出发,中饭都是在驴车上解决的,当方圆从车上下来时,屁股已经被颠出几瓣,下地后腿脚发软,差一点跌倒。

方圆抬眼望去,一座凹字形的平房就是林关公社的卫生院了,土墙上的白灰应该是刷上不久的,比起她刚经过的一些农居土垛房来说,条件好上许多。

他们过来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好奇的社员跟在驴车后面,动静闹的不小,卫生院里马上也有人迎了出来。

一行三人,前面一个年长的男同志头发微秃,后面跟着的两个男青年,一个身着白大褂,一个穿着自己打着补丁的衣服。

“你们好,是来支援我们基层卫生工作的同志吧?”年长的医生带着热切的笑容看着方圆他们。

“你是路院长吧?”送方圆过来的县卫生部门的干事握着路院长伸过来的手,使劲摇了摇,“我是余阳县卫生局的,今天负责把方医生送到你们这里。”

他把方圆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

路院长看着方圆,眼睛发亮,他们这里就是缺女医生,听说方圆是省城医科大学毕业,又在县医院外科室工作过,他对她的到来十分高兴。

“方医生,你好,你好,欢迎来到我们基层卫生院工作。”

“路院长,你好。”方圆笑的回应道。

路院长招呼大家进屋时,卫生局的干事摇手说还要赶路,就不进去了。当方圆的行李被和路院长一起的两个男同志帮忙卸下来后,干事坐上驴车,让人赶紧驾车离开了,他这时回县里,估计要半夜才能到。

路院长带着方圆参观了一下卫生院,一边和她介绍卫生院的人员情况。方圆知道了路院长是部队卫生员转业的,卫生院现在只有三个人,一起进来的两个男同志,穿白褂的是县卫校毕业分配到这里,另一个是公社社员,现在跟着路院长学医。

卫生院长方形的正房,左边大间的是一个接诊室,放了两张办公桌,办公桌后面是一张诊床,角落一人高的立柜上了锁,估计里面放了一些医疗器械和药品,右边是个简陋的手术室,里面有一些检查设备。

东厢房原是病房,里面放了三张钢丝床,但是现在两张床上有私人物品,旁边放着脸盆等杂物,路院长说小林(卫校毕业生)和小钱(社员)暂时住在这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