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又见1982 > 第61节

第6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现在还不是歌唱家,还要继续努力才行。”嘉嘉认真地说。

“嘉嘉肯定可以成为歌唱家的。”叶慧说。

看过小雪,拜访过郭老师一家,叶慧从北京直接去了广州,她已经有三年没来广州了,广州的变化很大,郊区正在开发,到处都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已然初见端倪。

叶慧按照地址,找到了哥嫂的公司。他们在天河体育中心附近租了房子,公司和工厂都安顿在这里,原因无他,天河新区的租金便宜,而且工厂公司都集中在这一块。比起目前繁华的广州老城区来说,天河还是很荒凉的,然而天河的崛起势不可挡,将来就是广州最繁华的地段,叶慧觉得这边也挺好的。

叶志飞和文馨早就知道叶慧要过来,所以对她的到来并不意外,文馨给了她一个热烈的拥抱:“盼你好久了,你终于过来了。”

叶慧仔细地看着哥嫂,他们的脸色都有些憔悴,不过精神状态还是挺饱满的:“你们都还好吗?”

叶志飞将叶慧的行李放起来,笑着说:“挺好的,就是忙。”

文馨拉着她坐下来,给她倒茶:“前阵子我们参加了一个商品交易会,接了很多单子,现在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不,我们还多请了个人来帮忙。”

叶慧注意到公司里多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忙是好事啊,总算是打开局面了。”

文馨含笑点头:“以前总觉得太清闲,然而真忙起来就有点头大。你哥都好长时间没好好画过画了。”

“那就开始招人啊,不可能什么都是老板亲力亲为的,把自己解放出来,这才是真正会做生意的老板。”叶慧笑着说。

叶志飞点头:“是有这个打算。等生意稳定点,运作模式成熟了,多招几个销售。现在已经开始招设计了,你嫂子一个人忙不过来。”

“人好招吗?”叶慧问。

文馨无奈地摇头:“不好招。根本没有专业人士出来找工作,只能招那些看起来比较机灵,又有这方面爱好的高中毕业生。”

叶慧听到这里心中一动:“自己培养的也不错,不如到就业中心去贴个招聘启事,欢迎有志者前来应聘。”这年头大学生和中专生都有工作分配,不是有野心或前瞻性的人,是不会轻易丢掉铁饭碗的,但是每年有大量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毕业进入社会,他们都在等待分配工作,家里有门路的就安排好了,没门路都在等待就业机会,所以他们是最好的招工对象。

叶志飞和文馨对视一眼,然后点头:“这个主意似乎不错。我明天去广州就业中心试试。”

文馨说:“广州这边不行的话,我就上我家那边去招。”

叶慧说:“也可以在我们老家招工。”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品牌店

叶慧来广州后没有马上回去, 她打算了解一下公司的运行情况,跟哥嫂一起商量开品牌店的事,讨论产品该如何定位, 面向的是哪些人群, 产品该如何取舍,质量该如何把关,给每个产品都上标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要解决的。

叶慧提议在广州市内开设一家门面, 主要不是为了零售,而是为了品牌宣传, 顾客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下订单,甚至可以通过加盟的方式来开连锁店。当然, 这就需要产品门类格外丰富,足以撑得起一家店。

叶志飞的想法是在批发市场内设一个档口,这样可以免去推销的麻烦,让顾客主动找上门来。因为他之前主要就是在批发市场推销产品,如果有了自己的档口, 就不用挨家去推销了, 客人来了直接下单。对于设品牌店,叶志飞持保留意见,主要是担心成本太高了, 同时开两个店, 又要租店面, 又要请人, 而且品牌店的效果肯定不如批发市场的好,没有必要。

叶慧觉得如果想做成品牌,品牌店还是很有必要的,批发店毕竟有点藏在深山无人知的感觉,而且产品的档次也不够。当然叶慧也只是提意见,毕竟公司的决策还是取决于她哥,嫂子文馨也只是负责产品设计,并不参与到运营销售中去。

文馨其实比较赞同叶慧的想法,她也想自己设计的产品定位更高端一点,而不是那种路边摊随手一买就能买到的便宜货。叶志飞便说先开批发店,等公司生意稳定了,才开品牌店。

叶慧知道她哥主要是考虑成本方面,从他的角度和经验来看,保守一点也在所难免,便不再坚持,她说了自己回去开店的打算,想开一个自选商店。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内不少地方开始试行自选商店模式,有一些取得了成功,也有一些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关闭了,南星市还没出现过自选商店,如果有了自选商店,绝对会非常火爆,这个广告都不许她打,便会有顾客主动帮她宣传了。

内地第一家自选商店就是广州的友谊商店,叶志飞和文馨都去逛过友谊商店,他们也觉得这种自选模式非常新鲜,吸引力也很大,但同时风险也比较大,成本会很高,所以他们有顾虑,叶志飞说:“难道不担心有人偷拿东西吗?”

叶慧认真点头:“我想到了,这个损失也是成本的一部分。我认为商品损坏或者丢失主要还是顾客习惯问题,刚开始肯定会有一些损失,等时间一长,大家习惯了,损失就会慢慢减少。就好比上菜市场买菜,也是大家自己挑选的,习惯了,就不会有人偷拿东西。昨天我去友谊商场,发现秩序非常好,生意十分火爆,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能做到这样,只是需要时间。”

文馨对叶慧的想法比较认可:“我认为叶慧说的有道理,这种自选模式是将来的大趋势,咱们可以先试试,这是抢占先机的好机会。”

叶志飞见妹妹和老婆都这样认为,只好点头同意:“那也行吧,先试试。”

叶慧在广州待了一段时间,去了好几趟友谊商店,详细了解他们的货品陈列以及收银模式,她了解到自选商场的货架和推车都是从佛山的厂家订购的,目前也只有佛山才生产这种货架和推车。叶慧设法找到了佛山这个厂家,也订购了一批货架和推车。

等到办好这一切,叶慧才离开广州回南星去。接下来就是租店面开店,申办营业执照,人民路上的商店多是国营或集体的,有些经营并不善,因为背后有国家和集体企业支撑着,所以也一直勉励维持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经济日益活跃,不少集体企业便在竞争中支撑不下去了,倒闭的工厂越来越多,所以相应的商店也支撑不下去了。叶慧回来的时候,正巧赶上一个人民路上一家商店关门,她便抓紧机会把房子租了下来。

人民路一直都是南星市的市中心,直到很久以后,这里依然都是市中心,95年前后,这里全都推翻重建了一遍,后来还变成了步行广场。不过那个时间离现在还有好几年呢。所以叶慧还是不惜本钱将租到的店面重新装修了一番,正面用玻璃做墙面,使得整个店面宽敞明亮,让人一眼就能看清店里的一切。

店面不算大,总共才三十多平方,对于一家卖小商品的店子来说已经足够用了。叶慧亲自盯装修,上辈子她自己的房子、儿子的婚房装修都是她跟进的,她对装修还是颇有经验的,因而对店面装修的细节要求也很高,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足足一个月才完全装修好。她不着急的原因是营业执照还没批下来,哥嫂那边的产品也还没给她寄回来,不少产品是文馨加班加点新赶制出来的,打样生产出来也需要时间,所以拖的时间比较长。

商店开张的时间定在了12月10日,还没开张,小店就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叶志飞夫妇开的公司叫创艺生活,叶慧的自选商店也就叫“创艺生活自选商店”。这个自选商店给了南星市民们无限的遐想和期待,自选商店,难道可以自己挑选商品吗?这倒是新奇的事。

开张那天,店里灯火通明,玻璃擦得通透明亮,人们从未见过的金属货架上摆满了商品,没有柜台隔开,进去之后就能直接用手摸到商品,每件商品上都有明码标价,需要什么就放在篮子里,然后拿着到门口的收银台前去买单,这是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所以开张那天,小小的店里挤满了人,几乎都不能转身,人们看着花花绿绿的商品,什么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尤其是很多商品太过新奇,以至于都不知道它的用途。

第一天,叶慧请了六个人过来监工,以防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偷拿东西,但就算是严防死守,还是丢了不少东西,还有不少东西被拆开弄坏掉,虽然销售有额近千元,估计也没什么赚头,全都填补损失的窟窿了。

混乱的场面使得店员疲惫不堪,叶慧不得不在下午六点钟就关门歇业了,叶瑞年看着一片狼藉的店里,原本整齐的货架此刻全都一团糟,地面上都是包装和残损的商品,他心疼地说:“我说了吧,这个事情办不成,你看这些人哪里像话嘛,就跟强盗进了村似的。”

叶慧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刚开始肯定是这样的,过阵子等大家习惯了就好。”

叶瑞年无奈地摇头,女儿的想法总是特别大胆,偏生又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你这样肯定赚不到钱,最后还是要关门的。”

“肯定能赚钱的,我还只是做一个试验,现在只是开个小店,等以后我还要开一个百货自选商场,你能在百货商店里买得到的东西我们这里都能买到。”叶慧一脸期待地畅想自家的大商场。

叶瑞年不能理解地摇头:“你想得太简单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哦。”

叶慧笑着说:“爸,不是我想得简单,广州就有这样的商场了啊,而且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好多年前就用这种自选模式开店了,我们这是逐渐在跟国际接轨而已。”

叶瑞年对国外了解很少,跟听天书一样。

叶慧暂时也无法统计出来损失了多少货物,必须要盘点才清楚,而盘点是非常耗费人力和精力的,不可能每天都做。

晚上魏楠下班过来找叶慧,听叶慧说起白天的热闹和混乱,便说:“要不明天我过来帮你的忙吧。”

“你明天不上班?”叶慧问。

“我明天休息一天好了。”魏楠从北京回来之后,又回了市公安局刑警队,前段时间已经被提拔为中队长,官职不大,正科级,不过好歹也是个官了,手下管着二三十号人,要操心的事更多了,休息时间更没有了定数,不过也有点儿好处,能够自己安排休息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