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又见1982 > 第56节

第56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叶慧回到家,双胞胎已经从广州回来去学校补课了,毕竟是高三了,学校还是抓得比较紧的。允文和允武都换了新吉他,允文的吉他比之前那把更好,允武的则换成了允文原来的那种,大哥也是舍得给他们花钱。所以允文允武每天放学回来都美滋滋地抱着心爱的吉他弹奏一会儿,哥俩又合写了一首歌,叶慧听了,虽然不是特别成熟,但是旋律还是比较优美的。

叶慧叫过家里所有人商量允文去北京上学的事,允文一听,简直跳了起来:“真的吗?姐,我能去北京上学?”

叶慧点头说:“郭老师说愿意帮忙打听看能不能转学,你去了也就是借读,明年还是得回来高考。”

“借读也好啊,我想去。”允文急不可耐地说,他太喜欢北京了,有各种各样的音乐会,还有郭老师和陈老师那样有趣的人。

“先别太激动,还不一定去得了,郭老师只是说了有这种可能。”叶慧看弟弟的兴奋劲,就知道他想去北京上学。

允文的心情丝毫不受影响,他就是这么个盲目乐观的家伙。允武和小雪都有些羡慕,叶慧说:“小武和小雨你们也别羡慕,并非我不想把你们也送到北京去上学,附中是音乐附中,全都是艺术生,你们去了也没多大用。而且我就算把你们送到北京去上学,我也没能力把你们送进北京的重点高中去上学,普通学校的教学质量未必会比南高好。”

允武和小雪点了点:“我没想去。”

叶慧扭头对允文说:“小文啊,家里为了培养你花费得比小武和小雨都多,所以你要珍惜这个机会,以后真的成歌星赚大钱了,一定不要忘记帮助弟弟妹妹。”

允文咧嘴笑:“那还用说吗?等我成歌星啊!嘿嘿。”

叶瑞年给儿子泼冷水:“你以为当歌星那么容易啊?去北京上学的机会不容易,要好好珍惜,别跟在家里似的到处去惹是生非,你也别给我整那些有的没的,跑去蹦迪打台球,好好给我学习唱歌,否则你就回家里来,别浪费那个钱。”

允文严肃起来:“是,爸爸。”

叶慧知道允文离歌星的路还远着呢,她这么说主要是为了鞭策他上进。所以又单独和允文详细谈了一晚上,讨论去北京以后可能会遇到的一切问题,让允文做好心理准备,别浮躁,也别急着跟人攀比吃穿用度,在学校里,唯一需要比拼的就只有学习,时间很短,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家里已经尽可能为他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接下来就要靠他自己努力了。允文都一一答应下来。

叶慧又跟父亲商量了一下,最好在家里安装一台电话,有了电话,既能为自己家在外地的亲人们提供便利,也能为街坊邻居们提供一些便利,适当赚些电话费。她这么说,主要是安装电话的费用不会便宜,担心父亲不同意。没想到叶瑞年满口答应,自己家里确实需要装一台电话,几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求学,他和刘贤英都挺挂心的,有电话随时能够听到声音,知道近况就好多了。

趁着还没开学,叶慧跑电话局去咨询了一下,什么条件才能办理私人电话。电话局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可以安装私人电话,不过得填表申请,申请合格之后才会给安装,初装费用是2800元。叶慧赶紧填了申请表,这个费用比她预想的要便宜,她以为怎么也得四五千,要是能安装上电话,以后跟魏楠、大哥和小雪的联系就方便多了,要是允文去了北京,也能随时打电话回来。申请表是交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审核通过并来安装,那就只能回去等消息了。

快开学的时候,叶慧收到了郭老师拍来的电报,告诉她事情已经办妥,允文可以入学了。允文兴高采烈地和姐姐去学校办转学手续,叶慧发现他要去北京上学的事居然没跟朋友们说,直到办手续的时候才跟大家说,可把她意外坏了,没想到允文这么沉得住气。当然,也可能是好面子的表现,怕万一去不了要被大家嘲笑吧。总而言之,这个表现叶慧还是满意的,不确定的事就不要到处去宣扬,这是一种基本的素养。

临走之前,允文跑到瞿老师那儿去了一趟,帮她买足了今年冬天要用的煤球,将房子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番。瞿老师虽然不舍得这个学生,但知道他将会有更好的前途,当然也是衷心祝福的,叮嘱他去了北京好好学习,别学坏了。

允文回来还交待了允武,有空的时候代他去看望瞿老师,帮她打扫一下卫生,看她的药是否齐备了。允武都一一答应下来。

允文去北京上学,叶慧也马上要开学了,这次她没办法送允文去北京。叶瑞年放下生意亲自送允文去北京上学,虽然允文觉得自己去也可以,叶瑞年怕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会把钱弄丢,要亲自去才放心,附中的学费要比普通高中多,因为涵盖了各种教学费用,而且允文是借读的,还要交一笔费用不菲的借读费。叶瑞年还想去看看小雪在那边适应不适应,顺便也趁此机会看看祖国人民心目中最神圣的伟大北京。

允文不在老家,允武就彻底收心了,他性格本身好静不好动,如果不是双胞胎兄弟撺掇,他通常是不会乱跑的,最多也就是在学校、家里、书店几个地方转悠,现在是高三了,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准备高考,允武也要为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努力奋斗。

叶慧已经是大学最后一年,主要任务就是实习和写毕业论文,她现在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工作问题。开学后不久,叶慧接到了实习分配计划,她被分在了南星汽车厂,叶慧看到这个结果,不由得哑然失笑,通常来说,实习安排的单位就会是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去处。叶慧觉得好笑,他们家的人跟南汽缘分可真不浅哪。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电话

十一月份的时候, 家里总算是装上了电话,话机是老式的拨盘电话,已经是时下最新款的话机了。街坊邻居得知叶家装了电话,都跑到他们家来看稀奇,虽然不少人都在邮局或者单位机关里见过用过,但是私人电话这条街还是第一个。

大家都兴奋地说:“老叶,以后我们家要是有电话,也能打到你家来吗?”

叶瑞年笑呵呵地说:“可以,打过来我们帮忙叫一声。接电话一毛钱一次, 打电话市内短途五毛一分钟,国内长途一块二毛一分钟,国际长途就免了, 我这里打不出去。打电话的时候一定注意, 千万别超过时间,多一秒都要多算一分钟的时间。”为什么接电话还收钱,因为他们装电话花了两千八百元,每个月还要向电话局交十二块钱的座机费, 如果大家光接电话不打电话, 那么家里这电话就将完全沦为公共免费电话, 还得跑腿去喊人。

从收入和话费比例来看,这个年头的话费贵得吓人。因为一家独大, 想收多少就是多少。其实一块二毛一分钟的长途电话也不算贵, 因为这年头拍电报是按字收费, 一个字0.145元, 一块多钱打电话和拍电报,当然打电话更合算。而且老百姓没重要的事都不会打电话,所以叶慧家这电话以后的主要功能估计就是接电话了,当然,他们家本来安装这个就是为了接电话的。

电话机就安装在店里,刘贤英特意清出了货架的一个格子,将它放在上面,以免小孩子好奇乱拨电话,这年头话费太贵了,可负担不起。全家人围着这个黑色的话机,别提多兴奋了,就盼着它能响起来。

允武和小雨还打赌,看谁的电话先打回来。因为一装好电话拿到号码,他们就赶紧分别给在外的哥哥妹妹写了信,告诉他们家里的电话号码。小雨觉得应该是小雪先打回来,她年纪最小,最想家,上次伯伯送允文去北京上学,去看小雪的时候,她还哭鼻子了。允武觉得应该是允文最先打回来,他在信里说过,北京到处都是公共电话,他早就买好了电话卡,就等家里装好电话就打回来。

然而接连好几天,家里的电话都没任何动静。第一个用这台电话的还是黄爷爷,他不是接电话,是打电话,他有个儿子在省城某机关单位上班。刘贤英和王彩娥都是头一回拨电话,两人都试了好几遍,都没有拨通,紧张得都冒汗了,都在怀疑是不是电话出问题了。最后还是回来吃午饭的叶瑞年拨通了电话,不是电话出了问题,而是拨盘电话不好拨,长途电话本来也不容易拨通。

黄爷爷拿着话筒,说:“三儿,以后你可以打这个电话找我们,号码是5406。”然后就啪嗒一声将电话给挂了。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叶瑞年提醒他说:“老爷子,你怎么不多说几句?还没到一分钟呢。”

“那收半分钟的钱?”黄爷爷看着他。

叶瑞年连忙摆手:“你第一次来打电话,不要钱,谢谢你教小雪下棋。”

“那还是要给钱的。”老爷子掏出一块二毛钱,放在玻璃柜台上,拄着拐往外走,走了两步又回头来说,“要是我三儿打电话过来了,麻烦来叫我一声。”

“好,好,一定叫。”叶瑞年赶紧应下来。

结果老爷子还没出店门,电话就响起来了,叶瑞年赶紧接起来,是黄家老三打回来的,叶瑞年解释了一下,对方总算知道他家装电话了,老爷子又回来和儿子寒暄了好一阵,这会儿他不急着挂电话了,反正儿子那边打电话不要钱。最后叶瑞年也没收老爷子接电话的钱,要不是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睛了,打电话的钱他也不想收的。

所以他们家电话不管是打还是接,第一个名额都给黄爷爷占去了。家里接到的第二个电话是魏楠打过来的,他收到信的当天晚上就打回来了,叶慧正好在家,她现在南汽实习,晚上住在家里,不住学校了。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有些失真,也有些杂音,听不太清楚,不过总算能顺利通上话了,两人匆匆聊了一分钟,赶紧将电话给挂断了,没办法,话费贵啊,得省钱。

这场赌注,允武和小雨谁都没赢。接下来那个电话是叶志飞打回来的,说家里装了电话挺好的,以后有什么需要直接在电话里说就好了,并且问了一下家里目前还缺什么货,他发货回来。最近一年多,叶志飞也不常回家了,有时候发货还是通过托运的方式寄回来的。

允文的电话打进来的时候不知道是第几个了,中间还帮街坊邻居接了几个电话,允文打进来的时候长叹了一口气,说电话太难打了,他试了好多次,好不容易才打进来,他还以为是号码错了,鉴于这么难打,以后不是特别重要的事,他就不打电话了,还是写信吧。叶慧也没能问一问他的情况,因为话费贵,都是长话短说,根本就来不及细说,聊近况。

小雪是最后一个打回来的,电话一通,小丫头就在那边哭了,刘贤英听得心惊肉跳:“小雪,乖女儿,怎么了?”

小雨听见是小雪打回来的,赶紧凑到话筒边说:“小雪别哭了,快说话,不要浪费话费。”

小雪赶紧止住哭声,抽噎着说:“电话太难打了,打不通。我想家,想妈妈和姐姐,还有小七。”

“小雪乖,你在那边过得好不好?吃得饱吗?冷不冷?有没有买新棉衣?”母亲最关心的永远是儿女的穿衣吃饭问题。

小雪在那边答了,叶慧见时间差不多了,赶紧问了一句:“小雪,比赛打了吗?”她记得小雪的淘汰赛在这个月举行。

小雪抽噎了一下:“还没有,后天就比了。”

叶慧说:“那就加油!好好下棋,不要太想家里,等放假了就去接你回来。”

小雪说等比赛结果出来了再给家里打电话,就将电话挂了。这个电话打得最让家人揪心了,她年纪最小,承受的压力却又是最大的,所以听到家人的声音难免会控制不住流眼泪。叶慧希望她能够顺利留在少年队里。刘贤英却有点想她回来,女儿哭得她心如刀割,不如回家来读书算了,何必小小年纪就在外面吃苦。但叶慧知道,小雪宁愿吃苦想家,也想留在北京,毕竟那是她喜欢的生活。

叶慧选择材料这个专业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等,事实上,等她上了大学,接触的全都是硅酸盐(水泥)和金属等等,分配工作的时候,把她分到了汽车厂去做金属材料加工。什么是材料加工?就是焊接。叶慧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焊接工程师,可是工程师不需要拿电焊吗?所以叶慧就成了一名焊接工,成天跟飞溅的火花和电光、刺耳的声响作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