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又见1982 > 第39节

第39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双胞胎这学期要中考了,上个学期期末的时候,叶志飞出了事,全家人的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几个小的成绩都有些下降,小雨小雪受的影响稍小,没有掉出前三名,允武从第三名掉到第十了。允文是唯一的例外,他的成绩经过叶慧一个学期的补课,正在快速进步,期末考试尽管受了些影响,但总体成绩还是进步了的,排在了全班35名,据他自己说,如果不是因为大哥出了事,他能考得更好一点。

这个成绩在班上还是中等偏下,虽然还是可能考不上高中,但也意味着离高中更近了一步。这个学期开学之后,叶慧对允文抓得更严了,减少了一天音乐课,晚上补课的时间也延长了,顺带还给允武补起了课,他成绩还可以,但是要考南高,当然是越高越好。

好在补习都是有效果的,期中考试的时候,允武重新考到了全班前三名,允文也有了不小的进步,考到了全班27名,这是他从未有过的成绩,拿到成绩单的时候,他兴奋得差点从没从窗口蹦出去,当然没蹦,要是蹦了就出大事了。

叶慧得知他的进步,欣慰地笑了起来,果然并没有蠢子,只是懒和没有方法而已。还有两个月中考,如果抓紧时间的话,考上高中还是很有希望的。

叶瑞年自然是最意外也最高兴的,他一直都头疼老三,没想到居然也有开窍的一天,真是典型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叶慧跟父亲商量,允文能考上高中最好,如果考不上,家里也想办法交一点委培费送他去读高中,毕竟允文这个年纪不读书也没有更好的出路。叶瑞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家里现在不缺钱,允文的进步他是看在眼里的,现在他愿意上进,家里当然会全力支持。不过他们都没有提前跟允文通气,怕他知道家里肯交委培费就不好好学习了。

刚到五月,天气就已入了夏。傍晚,叶慧披着晚霞从学校回到家,还没进屋,允文举着一份报纸激动地跑过来:“姐,姐,你快看!”

叶慧从他手里接过报纸,是第一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正式启动的新闻,允文激动地说:“姐,你说我能报名吗?我们去省城电视台报名好吗?”

叶慧仔细地看了一下上面的报名要求和渠道,说:“年龄要求18-30岁,你够年龄啦?”

允文赶紧伸头来看:“真的啊,18岁吗?我没看到这个,我还不够年龄,至少还要三年。”

叶慧笑着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啊,你现在好好学习,考上高中,努力练习,等你高中毕业的时候就能够去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了。”叶慧知道早期国内的著名歌手全都是从青歌赛出来,如果允文能够参加这个比赛,他的起点就会不一样了。

“姐,你说我将来能参加这个比赛吗?”允文黑亮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只要你实力够强,肯定能参加的。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加油!”叶慧鼓励他。

允文这下有了目标,三年后要去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他像打了鸡血似的努力学习,玩命地练琴、练歌。

填中考志愿的时候,允武毫无疑问填报了南星市高级中学,叶慧则建议允文填报南星四中,四中是一所普高,只要达到录取分数就能进,比南高低了至少三十分。而且四中去年办了一个艺术班,并且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艺术生慢慢发展成了四中的最大特色,允文进四中,应该算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在那边能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得到更多专业老师的指导。

虽然叶慧也想过让允文上南高,跟允武在一个学校学习,家里也不是交不起钱,但南高的氛围其实不太适合允文,要求太严格,节奏太快,他这种成绩只会越来越差,让他找不到自信。当然,进四中也有叶慧需要担心的,毕竟是普高,校风会比较散漫,坏学生也会比较多,这是允文必须要面对的诱惑,因为他的诱惑不仅仅是校外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还有将来娱乐圈内的形形色色,他必须要去学着适应、分辨。叶慧不能把他保护成一张什么都不懂的白纸,未来的人生路上有太多的选择需要他自己去做。她能做的,就是提醒、引导他不忘初心。

中考是最先结束的,不久便是高考,再接着是全国的大中小学生放假。七月上旬,中考成绩就出来了,允武以高出录取线三十多分的分数顺利考上了南高,允文则以上线的分数考上了四中,真的是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允文自己得意得觉得自己身高两米八,特别高大威猛,这应该算是他人生中第一场伟大的胜利,居然靠自己考上了高中!

叶慧对这个结果哭笑不得,不过还好,可算是省了一笔钱,听说四中的委培费是一分钱一百块。叶慧决定实践自己当初对允武的诺言,考上高中就带他去广州玩,允文也嚷嚷着要去广州,叶慧想了想,也答应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好长见识的办法还是去游历。

小雨和小雪也很想去,不过被刘贤英骂了,不许她们去添乱。叶慧允诺她们:“一次去太多人哥哥姐姐照顾不过来,等你们以后考上高中了我再带你们去玩。”成功地安抚了小姐妹俩。

刘贤英心里高兴,嘴上则说:“你这姐姐当得也太操心了,把他们给惯的。”

叶慧笑嘻嘻地说:“宠我弟弟妹妹,我乐意。”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去广州

叶慧早就跟大哥叶志飞提过暑假带允武去广州玩的事, 所以叶志飞在大学放假后也回来了。他今年回家频率没有去年那么高, 可能是跟女朋友分手了,回家的动力就没那么强了,也可能是心伤还没痊愈, 不想回来, 差不多两个月回来一趟, 每次带回来的货份量也比较足, 还能够供应得上小店的销售。

这次回来前, 叶志飞又去印染厂印染了一批的确良花布,贩别的也许还得冒险, 卖布绝对是安全的。的确良面料比冬□□服面料要薄一些,成本也更低一些, 所以定价便宜了四毛钱一米, 只需要三块六一米, 刚开始那几天家里门槛都要踩踏了。

叶慧兄妹几个也帮了几天忙, 后来速度慢了下来, 他们也不担心, 反正不愁卖, 放在家里慢慢卖就是了。叶慧兄妹四人开始收拾行李打算出发去广州,顺便带上卖布的货款,看能不能从广州再贩点应季的物品回来卖。

他们出发那天, 刘贤英的嫂子于梅带着女儿来走亲戚, 看见他们家布又好看又便宜, 于梅喜欢得不行, 一口气要了三匹布,说是给娘家亲戚带的,不过暂时没钱,得先赊账。一匹布三十多米,一百多块钱,三匹就是三百多,刘贤英可不敢赊这笔账,便对于梅说:“嫂子,这是我家大儿子志飞进回来的布,我可做不了主,你去问他吧。”

于梅便对刘贤英说:“那贤英你帮我去说一声吧,最迟一个月,我就能将钱还上。”

刘贤英为难地说:“你帮亲戚带布料,他们不提前给你钱吗?”

于梅笑着说:“是这样的,过年的时候我听你大哥说你们家的布才卖四块钱一米,我当时就想来买布的,后来不是一直在忙吗,就没脱开身。我回娘家的时候跟娘家的亲戚提了一嘴,他们都说要是再有这么便宜的布料,一定让我帮忙带一些,我也不知道你这儿还有没有布,就没跟他们要钱,所以也没带够钱呀。”

“那你也不知道他们要多少啊,你拿这么多回去,要是他们要不完怎么办?你还给我退回来?”刘贤英说。

“肯定不退了,村里的邻居们总有需要扯布做衣裳的,匀给他们就行。反正我拿走了,肯定不会给你再送回来,放心吧,顶多一个月就能还上你们的钱了。好妹子,你就去帮我说一声吧。”于梅央求道。

刘贤英寻思反正卖给别人也是卖,卖给自家亲戚也是卖,倒是没什么区别,就是不能马上拿到钱,所以这个她不能做主,便去找叶志飞商量。正好叶慧也在场,听完刘贤英的话,不由得笑了:“舅妈是不是想买了布回去做生意呀?”

刘贤英有些尴尬地笑:“我估摸着是这么回事,说是给亲戚带的,谁知道跟亲戚收多少钱一米呢。”

叶志飞说:“我们不管她卖多少一米,她能赚到是她的本事。她想要布,就让她拿,反正咱们卖给谁都一样。至于布款,就让她写个欠条吧,到时候也不怕她抵赖。”

刘贤英点头:“好,我这就去跟她说去。”

叶慧看着刘贤英匆匆离去的背影,不由得笑着说:“没想到大舅妈还挺有生意头脑的,她拿回去赚个几毛钱一米,一百米布也能赚个几十块钱了。以后咱们这儿也能搞批发了。”对他们兄妹来说,几十块钱确实不算个事,但是对于全家年收入也就两三百块钱的农民来说,几十块钱已经是一笔大钱了,难怪于梅动了这份心思。

叶志飞想了想,点头说:“其实批发也不错,销得快,资金回流得也更快。”

兄妹俩正说着,刘贤英带着于梅过来了,于梅赔着笑说:“大外甥,你同意将布赊给我对吗?是不是要写个欠条?”

叶志飞点头:“对。我写个欠条,舅妈你签个字按个手印就好了,回头尽快将钱还上就可以了。”

于梅点头:“可以,可以,我肯定一个月内就能还上,你写吧。”

叶志飞找来纸笔,开始写欠条。叶慧在一旁说:“舅妈,你们村有小卖部吗?”

“小卖部?没有,我们村没有。隔壁村有一个代销点,好几个村子的人在那边买东西。”于梅说。

叶慧笑着说:“其实舅妈也可以像我们家一样开个小卖部,你觉着我家店里有什么东西在你们那儿会好卖,也可以拿回去摆一摆,我们可以算便宜点给你。”

于梅惊讶地看着叶慧,瞬间便明白自己的心思已经被叶慧猜透了,她红了脸,解释说:“我是真的有亲戚需要买布。”

叶慧笑着点头:“我懂,但是也没有必要按照买的原价给他们对不对?收点路费、误工费什么合情合理,他们肯定也不会说什么。而且我们不说,你也不说,谁知道你是什么价从我们这儿买的,对吧?”

于梅听着叶慧的语气,发现她似乎并不是在嘲笑自己,而是真的在建议自己开小卖部,不由得低下头来仔细盘算,看开小店到底合算不合算。

等于梅写完欠条离开,刘贤英悄悄问叶慧:“你真打算让她在我们家拿货啊?”

叶慧说:“这没什么不可以啊,我们比零售价便宜一点给她,她再加一点卖出去,每样东西能赚一点,总比在家里种地强,何况开小店也不耽误种地。咱们家的东西也销得更快了,这既是帮他们,更是在帮我们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