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开封府小饭桌 > 第127节

第127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酌情?包拯秉公断案不容人求情时候,怎么不酌情?对他人苛责,到他自己身上就酌情?何其不公,让大宋百姓以后该如何相信官府会断案公允?”八大臣之一的兵部侍郎柳如才连声质问道。

赵祯紧锁眉头。

宋庭空迟疑了下,也便不吭声了。

柳如才见状,继续道:“宋大人和晏大人可不要因为往日和包大人私交好,便公私不分,为了偏私就将朝堂大事置若罔闻。”

“休要胡说,其实便不是包拯,换成任何一位官员,碰到而今这桩案子,我也会说同样的话。这案子搁谁办都难免会出现的纰漏。”宋庭空解释道。

“我看不见得吧,至少宋大人来办,就不会如此草率,先前在包拯堂审之时,宋大人便曾私下对我说过,此案奇怪之处,庞太师身为一朝重臣,不似会干出书信留人把柄之事。宋大人还说过,庞太师并不认罪,此案理该细查的话。”柳如才说罢,便对赵祯拱手,恳请赵祯将此后续的案件转交给宋庭空负责处置。

“那包大人呢?”晏殊听出来柳如才的针锋相对,便想看看他的目的到底为何。

“恳请圣上秉公处理,将包拯革职查办。至于到底该如此惩治,还要进一步审问,确定包拯具体失职之处,再行定夺。”柳如才回答道。

赵祯眉头皱得更狠。照道理来说,尽快处置庞太师和曲荣发其实是他的意思,而今案子除了差池,大家都针对包拯令其负此案的主责。赵祯身为皇帝,总不能当众承认此事他也有失责之处。再有这案子,包拯也确实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

总归不管如何,这么推敲下来,包拯确实就难逃受罚的结果了。

赵祯揉了揉太阳穴,斟酌片刻之后,就依照柳如才之言,将此案交给宋庭空处置。

赵祯打发走八位大臣之后,在听八贤王和晏殊为包拯求情后,也把他二人打发走了。随即问宋庭空,此事后续该如何处置。

“有些难办,此案都是由包大人经手,出了差池,便只能由他负责。”宋庭空叹气,“倒是难为包大人了。”

“你早就察觉此案不对?”赵祯再问。

宋庭空:“臣在刑部多年,略有些经历,本能会有些怀疑,也和包大人提过,奈何……”

“奈何什么?”赵祯然宋庭空细说。

“奈何包大人并不听劝,许是因为早前跟庞太师有过过节,又或者早就听说庞太师属下作恶多端,便一开始就认定此案跟庞太师脱不了干系。后来有人证物证指向庞太师,更难怀疑其它了,便盼着能尽快惩恶锄奸。”宋庭空解释道。

赵祯点了点头,再问宋庭空可觉得这案子背后还有什么阴谋。

“该就是江湖上那个忘忧阁夜郎自大,自以为可手眼通天,将江山易主。”宋庭空忙和赵祯表示,他定会尽快侦破此案,剿灭忘忧阁。

“剿灭忘忧阁势在必行,不过这忘忧阁既然如此猖狂,想必不好缉拿,到底在哪儿藏身,可难说了。这案子该不会是要拖个一年半载也查无音讯吧?”赵祯又问。

“臣愿立军令状,五天之内一定查明给圣上一个答案。”宋庭空下跪,对赵祯恭谨地磕头。

“好!你若能办好此案,朕重重有赏!”

待宋庭空领命退下之后不久,赵祯就接连翻到了诸多参本包拯的奏折。除了针对当下这桩案子之外,更有参包拯往年种种不当之处,比如赈灾之时,不按朝廷规矩分配钱粮,为博名声随性施舍百姓。还有说包氏一族皆是伪君子做派,看似正直,实则在私下鱼肉百姓,借包拯名声得了诸多便宜,包拯明知此事,却并未阻止。

半个时辰后,赵祯命人去开封府传了口谕,命包拯开封府思过,未经允准,不得离开开封府半步。

“所有的一切都推翻了,他们把原本庞太师头上的证据,都推给了忘忧阁。再有曲荣发被劫一事,我们虽料到了,却也晚了,没来得及。”白玉堂对赵寒烟道。

“史判官呢,有何异常?”赵寒烟问。

白玉堂摇头,“会不会细作不是他?”

“你确定当初苏越蓉逃走之前,本欲去找史判官?”

白玉堂点头。

“那就是藏得深。”赵寒烟动了动眼珠儿,“咱们得动起来了,再不动,只怕包大人和我们都要被动了。”

第123章

白玉堂建议道:“我倒觉得当下这局势, 还是认命,乖乖认输比较合适。包大人已经刚被圈禁在开封府, 很容易被人关注,我们不适合有大动作。而今主审案子的已变成刑部,便指望宋尚书或者晏大人那边看看,先静观其变。”

白玉堂说罢特别专注地看赵寒烟, 希望她能理解他的意思。

赵寒烟默然想了想,点头,“你提醒我了, 慎重为上,此刻最忌讳操之过急。”

“对了,你查了这么久的忘忧阁, 还没查到消息?”赵寒烟见白玉堂摇头,惊讶再问,“以你在江湖上的声望,竟找不到任何能联络忘忧阁的办法?”

“能联络江湖朋友都联络过了, 皆只闻其声, 并未见识过真正的忘忧阁。江湖上倒还有种说法,但凡见识过忘忧阁的人, 早就已经是死人了。而那些雇佣过忘忧阁杀人的人, 为掩盖他们曾经雇凶杀人的丑事,更不会站出来承认他们去过忘忧阁。”白玉堂回道。

“有点奇怪了, 毕竟以你在江湖的影响, 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赵寒烟觉得蹊跷。

白玉堂:“或许这忘忧阁就是缜密异常的组织, 因此这两年才会越来越壮大,以至于各地有关于它的传说越来越多,甚至很多说书人都会讲忘忧阁的事。百姓们本就爱听朝堂事和江湖事。朝事谁敢随便乱讲,倒是江湖事可以随便议论。忘忧阁又是其中最神秘可怖的组织,所以这类江湖故事越来越多,忘忧阁的名气因此也更大了。”

“那东京城有这类说书的么?”赵寒烟问。

“有,随便找个有说书人的茶馆酒楼,进去听一会儿就有。”白玉堂解释道。

“那成,我们去喝茶。”赵寒烟对白玉堂天天笑道。

白玉堂惊讶,“包大人那边你不去问候一下?他刚被皇帝下旨在府内思过,公孙先生和展昭他们早就去劝包大人了。我来找你,本意也是想和你一同去看看。”

“既然那么多人去劝,也不缺我们两个。再者以包大人的脾气,会需要我们俩的安慰么?”赵寒烟反问。

白玉堂想了下,摇头,“不过露个脸表示关心,大人或许更觉得欣慰。”

“走吧,去听书。”

赵寒烟拉着白玉堂直接走,去马棚的时候,赵寒烟顺手摸了摸展昭的马,踏云。

白玉堂让赵寒烟再说一遍马叫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