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开封府小饭桌 > 第47节

第47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人家在想着‘吃’的时候,能动一下跟案子有关的想法。这样对于案子来说就比较容易了。

但这个体偏差,并非赵寒烟所能控制,只靠运气了。尽管在吃的时候赵寒烟可做一些引导,但照样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往这个方面想。

总之,尽力而为。

秋菊以黄为最正。

赵寒烟挑选了一些花茎为紫花朵为最正黄的采下,一捧让白玉堂帮忙,自己也采了同样一捧,抱着往厨房去。

“该不会是要拿菊花做饭?”白玉堂问完之后,见赵寒烟点头,觉得太新鲜了。

不过他还是不明白,赵寒烟刚刚所谓的吃一顿饭就能解决的事会怎样解决。

赵寒烟听道白玉堂的疑惑,机灵地反应道:“之前你说过我会观心,这么快就忘了么?人在吃的时候最容易卸下防备,放轻松,所以我要在他们吃东西的时候问他们话,就很容易就能从他们的神态表情上看出破绽。”

白玉堂点点头,让别人白玉堂或许会持有怀疑,对赵寒烟观心的能耐亲自试验过,所以此刻觉得她的话并没有什么不对,对其所言深信不疑。

俩人把菊花跑到厨房之后,引得厨房的几名负责做饭的道士都觉得非常的奇怪。

“两位差爷,你们捧这么多菊花来是要干什么?”

“帮你们做饭。”赵寒烟看到了厨房,就愉悦地撸起袖子,先洗了手。

白玉堂见状,也跟着洗了手,然后他就学着赵寒烟一起,将菊花都清洗干净,去茎留花。

道观里一般都有存药,赵寒烟去找些甘草来很容易。她将甘草煎成汤之后,放了些盐,就把刚刚洗过的菊花放进去焯水。晾凉之后,就将菊花瓣儿扯下,花托扔掉。

然后就像平常一样煮饭,等饭稍微熟的时候,就将菊花放到锅里面和饭一起再稍微闷一下,再揭开锅盖,一锅表面铺着金黄菊花瓣的“金饭”就做好了。

菊花香味轻,微有点苦,但却有清热解毒祛火的功效。蒸好的金饭兼具米饭的清香还有一种很淡很淡的草药味儿,起初尝第一口可能有些不太适应,但当味觉开始习惯这种味道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米饭的清香爽口之处。

早秋容易导致咳嗽频作,令人咽部不适,而金饭刚好对此症状有缓和的效果。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又得以养生,轻而易举地避免掉秋热燥咳,可谓一举双得。

当然,赵寒烟做金饭最重要的目的,其实还是因它看起来够新鲜特别。大多数人在用饭的时候吃它一定会心生好奇,而有所琢磨。

接下来赵寒烟就要拿着这种饭,挨个给大家尝尝,想听一听大家心声中,是否有一个会是凶手的供述。

赵寒烟先带人把饭端给了李三、薛掌柜和谢安,为了节省时间,就让他们三人一起吃。

谢安拒绝,心声:“这是什么鬼,菊花瓣做饭?竟还好意思来了之后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我看你才是凶手,用饭杀人的凶手!

谢安腹诽完之后,还悄悄地瞪了一眼赵寒烟。

李三是非常相信赵寒烟的厨艺,他端起碗,就拿筷子扒了一口放进嘴里。

菊花瓣很嫩,柔柔的,和米饭放在嘴里时基本上吃不到什么感觉,但是清香味儿真的很好,吃的时候有种花在自己嘴中绽放的感觉,原本因为生病而咳嗽发肿竟嗓子竟然有些舒服了。

李三心声:味道果然跟普通的饭不太一样,但我喜欢。听说菊花止咳,我的病就剩点咳嗽了,吃这个正好。这次来道观真是来对了,不过就是比较惨,碰见意外情况,还回不了家了。

李三真是因为治病才来的道观。他的嫌疑随即被赵寒烟排除。

薛掌柜作为三春楼的掌柜,对一些新鲜的食物自然比较好奇,所以在李三之后他也拿起筷子品尝。

薛掌柜心声:我不太喜欢此味,不过这饭既然养生,吃了也不错。

第54章

赵寒烟看得出薛掌柜的心理状态比较淡定, 接着又问:“在清溪道长身亡期间,你在房里吃东西了么?”

薛掌柜愣住, 不太明白赵寒烟为何会问这种问题,但还是在疑惑中解答了。

“没吃, 在看书。”

薛掌柜心声:问吃什么做甚?莫非是根据线索,发现凶手身上沾了什么吃的东西?

赵寒烟接着追问了几句他爱吃什么素菜肉菜之类的问题,薛掌柜再一次不解地看一眼赵寒烟,一一作答。

薛掌柜心声:太奇怪了, 人死了, 他不去查凶手, 反问这些问题作甚?莫非想声东击西, 在出其不意下寻找破绽?但他为何一遍又一遍地问我爱吃什么,而没有多问李三和谢安, 更怀疑我?

薛掌柜眼珠一动, 对赵寒烟礼貌微笑道:“赵差爷大可不必在我身上花费工夫,我不是凶手, 从来了这紫烟观,除了还愿, 便是赏花看景,在屋内看书。今天本该轮到紫烟道长给我做法,却是不行了,连清溪道长也身亡了,看来只能等白云长老出关再说。”

“白云长老?”赵寒烟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人。

“是紫烟道长的三师弟。当年他们三位师兄弟一同建了这紫烟观,有十载了, 一点点壮大,才有了而今这坐香火兴旺的大观。”薛掌柜介绍道。

赵寒烟点了点头,多谢薛掌柜的告知。虽然薛掌柜的心声已经透露出他并非为杀人凶手,但赵寒烟还是觉得薛掌柜这人有些奇怪,不像是普通的商人,所以在心里仍然对他有所保留。

赵寒烟和白玉堂随后招来观内询问有关白云长老的事情。

东林道:“在观后面小瀑布上的茅庐里住,平常不许任何人打扰。紫烟道长身故,清溪道长也不许我们去告知,说要是耽误了白云长老成仙我们都是罪人。清溪道长刚刚出事后,大家一直忙活,也就忘了提。”

白玉堂打发走东林,对赵寒烟道:“虽说你观心,需要声东击西,趁人不备,但你偏爱问别人爱吃什么。”

“别忘了,我就是厨子,当然很关心大家爱吃什么。”

赵寒烟她知道自己这种反常的问话方式,次数多了很容易让太过聪明的白玉堂看出端倪。

所以当下提出兵分两路,请白玉堂去找白云长老,她则去继续审问其他人。

白玉堂应承,立刻带人去了。

紫烟观内道士约有二百余人,赵寒烟绝不可能一个一个去送饭问话。她还是比较相信眼见为真,当时同她一起下山,参与救火的那些道士们,应该都没有作案时间。

当时的道观内,除了看门的小道童外,就只剩下包括西林在内的十一名道士留在道观内,这十一人的嫌疑比较大一些。

他们是互相作证,清溪道长倒栽鱼缸溺水的死亡这种方式,也刚好并不像是一人能完成的作案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