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夜回到七零末 > 第102节

第10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兰秀:“……”孩子离开她身边去当兵,也不知道要在部队里待几年,吃什么苦,好什么好?

“哼,你懂什么。”赵母哪里看不出她脸上那点不乐意。

愚蠢,二大爷是什么人?上过战场,杀过鬼子,又跟国民党干过架,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认识的首长多了去了,随便把他扔那支部队也比带着赵家村种地强。

想不去当兵也可以啊,有本事学老二家的孩子啊,要么学一门吃饭的手艺,要么努力好好读书。

两者都不沾边的人,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还不死死抓住,还在那里生闷气的埋怨。

赵母在心里鄙视目光短浅的老三媳妇,她忘记了,一开始听到孙子去当兵,她也是不情愿,不高兴的。

在赵父狠狠对其一番妇人之仁的教育之后,又把利害关系挑明,她才恍然大悟的明白过来。

“爱东和爱泽那两臭小子呢?最近怎么都没看到他们?”赵母想起好些天没看到老三家的孙子了,实在有点想念的紧。

“爱东跟他爸去他外婆家了,爱泽在他二伯家和他们两个哥哥学习呢。”王梅芳收起心中那点小心思,把搭在赵母腿上的小毯子掖了掖,笑着说。

“哟,爱泽那小子也静得下心来学习?”赵母几个孙子中,赵爱泽是最为调皮捣蛋的。

好几次早上他扯谎去学校读书,结果在后山爬树掏鸟蛋,然后被人告诉他爸,让他爸用棍子追着在后面打,赶着他去学校读书。

王梅芳:“……”他儿子再怎么差,也不能考三十几分的低分数。

“老师说他读书很有天赋,只要多努力,考高分一点问题都没有。”这话的真假和掺水多少只有王梅芳自己清楚了。

“好好好,读书好,只要他愿意读书,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供着他。”鉴于王梅芳以往的夸大其词,赵母并不是很相信,但是孙子愿意读,他们咬牙坚持也得送。

“姆妈,你就放心吧,等爱泽考上镇上的初中后,他肯定会更加努力读书的,不会像爱强一样,考个三十几分让你难过的。”王梅芳总喜欢踩着别人来夸自家人,这种习惯很不好。

或许是赵国生家三个孩子考上镇上初中的实力刺激到她某根精神了,再对比下自家大儿子被迫远离家乡去外地当兵,心里难受的有点口不择言了。

赵母:“……”

不会说话可以闭嘴,没人当你是哑巴。

虽说爱泽最小,最得她老人家欢心的还是爱民和爱强,一个是长子嫡孙,谁也越不过去,一个是嘴最甜,最孝顺,不论那天读书再累再晚都会过来看望她,问声好。

在这里,她脑海里也没有忘记同样每天过来问好的赵国生家其他几个孩子。

要不是刘兰秀前两天过来学织毛线衣,顺便把他家三个孩子的通知书拿过来给她看过了,她今天说不定真的信以为真的误会赵爱强成绩很差,差到只有三十几分的低水平。

想想那成绩单的分数,她是不识字,可是她认识数字啊。

两孩子门门功课都是□□十分的好成绩,就差英语一门不及格。

特别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她很少重视的小孙女,那一水的高分数,惊呆了她老人家的老花眼了。

这才叫真的不显山,不露水,低调谦虚的紧,从来没有在村里听谁说她成绩很好之类的赞美。

确切来说,他们家三个孩子都很谦虚,从来不自夸。

不像老三家的,小孙子考一次八十分,她能吹牛吹半年以上。

“恩,让他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看样子王梅芳不知道侄子侄女的在学校的读书成绩,不然,她不会这么狂妄自大的口无遮拦。

突然,她有些看不懂老二媳妇了,这么值得显摆和炫耀的事?她是如何憋得住的?不符合她那藏不住事的冲脾气。

“姆妈,要是爱泽考上大学了,到时候让他带你去北京□□看看。”王梅芳越说越起劲,似乎已经看到她儿子考q大或者b大的场景了。

赵母:“……”

初中都没考上,小学六年级语文还不及格的孙子,她能期待考q大或是b大吗?

她再疼孙子,睁眼说瞎话也不能把孙子说到大学教室里去啊。

“好,有志气,让他这个寒假好好跟着他哥哥姐姐学习。”赵母不能在读书学知识方面泼孙子的冷水,硬着头皮鼓励。

“姆妈,让他跟着美丽学习也就算了,跟着爱文和爱强,那就算了吧。”在王梅芳心里,这来两个侄子已经被他打了草包的标签。

赵母:“……”

心好累,要不要戳穿她?她哪里来的自信?

“你家爱东,他现在不读书了,你心里有什么打算吗?”赵母很隐晦的敲打,就是不知道她听不听得出来了。

“读书啊,明年开学拿棍子在后面追打,也要把他赶回学校去,美丽不也休学过一年吗?”她年纪这么小,不读书?能干嘛?王梅芳也没有办法,现在她有种吃了□□的甜蜜,三个儿子,太难管教了。

赵母:“……”这样有用的话,你家老大就不会被扔到部队里面去了。

爱东那小子能跟美丽比吗?美丽是老师看好考大学的重点培养苗子,她那通知书的评语,老师怎么说来着,是教过的最努力刻苦的学生,保持下去,一定会考上大学。

在赵母没意识到的时候,她对孙女的态度有了显著的变化,且抱着极大考大学的希望。

“哎,二哥家三个孩子都考上了镇上的初中,不知道是不是多吃鱼的关系?以前我家那三个小子的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就是这两年下滑的厉害。”话中有话的王梅芳若有所指的叹息着说。

“我屋里那木桶里养着两条大草鱼,你捉一条回去煮着吧。”很上道的赵母熟门熟路的接上了她的话。

这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先是哭穷被她先声夺人的反将了一军,现在又明里暗里用孙子作为借口,暗示着要鱼吃。

有时候,实话被拐弯抹角要让人更容易接受。

如果她直接说想吃鱼了,赵母家里有,还能不给她不成?非得用一个可笑的理由来掩饰?

老三媳妇聪明是聪明,就是都是些小聪明,上不得台面。

是自以为是的聪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