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夜回到七零末 > 第87节

第8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事,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换成别家,你爸不也去帮忙吗?”乡里乡亲的,不在乎那些客道。

送走最后一批帮忙的人,赵家人这才彻底从宴席的紧绷神经中放松过来。

“都坐下烤火,暖暖身子,待会还有得忙呢。”赵母尽量把火盆里的柴火烧的旺膛,使屋里暖和起来。

幸而屋里就儿子儿媳妇和女儿,其他熊孩子们跑出去野去了,不然,就这么点大的小火盆,哪里够得着人人围着火盆烤火?

“兰秀,你让美艳那孩子先回去吧,这里已经没什么事了,他儿子还小,离不开她。”赵母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说。

“那行,我回去一趟,跟她说一声,让她和建军先回去,等孩子大一点了,再让她抱着孩子回来看你和爸。”刘兰秀也不矫情,笑着全盘接受她的意见。

按理来说,晚上是家宴,所有晚辈必须到场陪着赵父过生日。

万事都有例外,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只不过,一心惦记着自家女儿的刘兰秀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两妯娌。

只见王梅芳故意努了努嘴,似笑非笑的看着唐秀萍点头示意,好像在说,你女儿怎么没有这种特殊待遇?

谁知,被唐秀萍转个头不想搭理她的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无聊。

不过,坐在她们正对面的赵国生看到了,这两妯娌的暗暗交锋令他忍俊不禁的憋着笑。

一个试图主动挑拨离间的找茬,一个爱答不理的不接她的意思,还附送一个鄙视的白眼。

没看到弟媳王梅芳脸色都气扭曲了吗?

好笑的赵国生不禁想到,会不会在他以前没发现的情况,这种暗地的眼神交锋其实已经上演过很多次了?其中也包括刘兰秀?

也或许不仅仅是他注意到了,其他兄弟也注意到,只是心照不宣的装作眼瞎看不见罢了。

赵国生在心中天马行空的脑补了一场好笑的‘甄嬛传’。

作者有话要说:小时候出去吃酒,一般都可以分好多菜回来,哪像现在,都是酒店吃的,什么气氛都没有了。

渣作者还记得,那时候不懂事,每次跟长辈出去吃酒,桌上的鸡腿鸭腿什么的,哭着喊着要夹到自己碗里来,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

文中的菜,也就是个大概,具体的也不是记得很清楚了,来来回回就那么些菜,每个地方不同,菜也不一样的。

根据时代的不同,菜色也慢慢变了,小时候吃过的好几个菜现在都不出现在村里的宴席当中了,换成牛肉,爆炒鱿鱼,狗肉什么的了。

第123章

下午四点, 太阳光线已经柔弱了起来,天变的渐渐凉了, 风也冷多了。

赵国生挑着一担满满箩筐的糖果紧跟在赵芬娟身后,看似温和却带丝丝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刮一样,路旁的枯树枝在风中狂舞着, 那干巴巴的树枝,不时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

“国生, 先从本村开始分发糖果吧,一路往隔壁村绕着圈全部走一趟。”赵芬娟肩上也没有闲着, 扛起了半大蛇皮袋子的糖果。

说句实在话, 这种挑着箩筐满村挨家挨户去敲门送糖果是一种很傻很多此一举的行为,明明在吃饭的时候有机会一次性捎带解决,偏偏要留到下午再次苦力挑担。

“行。”赵国生心想, 你想怎样就怎样, 他绝无二话。

前提是, 我们三兄弟, 她就硬生生的选择让他陪着一起出去送糖果呢?还是大冷天?不是他们两姐弟感情最好吗?

极不喜欢在寒冷天气外出的赵国生内心有些闷闷不乐,丝毫没有赵芬娟脸上那兴奋的自豪笑容。

“那好, 我们第一家就去二大爷家。”想都不用想, 作为村里最为敬重的二大爷,他老人家的辈分和地位,永远是排在第一,万事有第一的讲究,其他的倒无所谓。

“恩”赵国生低声的应了一声。

路边枯萎的草, 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在寒风中战栗着,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极了此刻赵国生的无奈内心。

好在赵国生不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情绪都是一阵一阵的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路人友好的善意笑声招呼中,他郁闷的心里很快又好了起来。

这也是很有趣的一种体验不是吗?

多年后,这种传统又包含特殊含义的特色风俗被后世遗忘和摒弃之后,还有亲身经历过的他仍然记得,还记忆犹新。

“二大爷,在家吗?我来给你送我爸六十大寿的糖果包。”赵芬娟不轻不重的敲门声‘咚咚咚’敲在门上。

“在呢,在呢,真没想到有发那臭小子转眼就六十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年轻时候还包过他呢,那时候你爸爸才两岁,还在我怀里撒过尿呢。”二大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打开了门,一脸回忆的怀念。

“二大爷,这话你千万别在我爸面前说,他听到了,会跟你急的。”赵芬娟捂着嘴,很不给面子的笑了。

“他敢跟我急,我就用拐杖好好教训他。”二大爷很幽默的开起来玩笑。

赵国生:“……”这话题,他还是不要参与了。

想想一个六十岁的老人,被人一口一个臭小子的骂,那画面太美,他不敢直视。

不过,谁让二大爷是老赵家现存年龄最大的长辈呢?还是没出五服的嫡亲长辈,再过几年就八十岁了,他拄着拐杖喊你臭小子?你敢反驳吗?敢不应吗?

“国生,你家姑娘是不是要考高中了?”二大爷突然严肃起来,皱着眉头试图想起赵国生家闺女是谁?长什么样?

“是啊,怎么了?二大爷。”赵国生被这画风突变的问题给弄糊涂了,为什么好端端的问这不相干的问题?还有二大爷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他家美丽了?

“国生,你别听村里其他的人瞎说,说什么女孩子要嫁人的,读书读的再好再多,最后都要嫁到别人家,便宜了别人,这些人在眼红你家姑娘呢,现在是新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要是你家姑娘读书真读得好,哪怕砸锅卖铁也要送啊,要是你家没钱送她读书,我这还有一点钱,她可是我们老赵家第一个考高中的孩子,你不能耽误了她啊。”二大爷自己就吃亏在没读什么书的份上,不然,他现在还想为国家做事。

赵国生:“……”

那个缺德鬼在二大爷敢耳边嚼耳根子?或者村里又出了什么风言风语?连不管闲事的二大爷都听到了?

“二大爷,你听谁说国生不送美丽读书了?前两天国生还给美丽买了套考高中的复习资料,你就放心吧,国生是不会亏待自己女儿的。”赵芬娟心底暗暗的想,说不定,赵家村第一个大学生就是赵美丽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