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209节

第20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无论是鞑靼瓦剌进犯,还是后来的李自成努尔哈赤,几乎都没有太费心思。

要知道当年朱棣想着法子造反,可是从北一路打到南,跟剖腹产似的一层层往里深入,才杀进腹地深处的南京。

虞璁看着那柳枝上残留的绿痕,只叹气道:“这并不是个轻松的选择。”

“也许,也很轻松。”陆炳侧过头看向他,眼神依旧平静。

“有时候,陛下只用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便足够了。”

“而失去的,都是值得的。”

第141章

还有一个核心因素, 在于成本。

北京城看似只是一个城,而且能自给自足, 可是这个城市承载的, 是一整个皇室。

虽然如今京畿一带的粮食收成都已经比从前富饶许多, 但江南一带同样推行了改良后的桑基鱼塘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正因如此, 江南的gdp依旧是碾压京畿的存在。

为了供养京师,漕运署经常要通过数千里进行运营和供奉。

南京苏州一带均是出产丰富, 而为了供给京畿一带的粮食,以及上缴赋税,往往都要从河道走。

明代和现代,可完全不一样。

再怎么改, 还是要征用粮草在各地总署存储, 京师更为其重。

古代没有温室大棚,任何一次猝不及防的干旱和洪涝,都极有可能带来一次灾民遍野的饥荒。

正因如此, 从官方的记载来看,从南直隶和浙江的漕粮接近全国的六成。

而这些粮食从河道入京,折损的数目几乎可以养活好几个城市的居民。

战争因素和经济压力, 都让人觉得非常不乐观。

虞璁思索了很久,皱眉道:“檀奴, 陪都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陆炳思索片刻道:“早在西周时期,有雒邑相设, 以定南北。”

往往在国家疆土急速扩张的时候,就有陪都的存在。

不仅可以前后呼应,同时也给皇帝留了一条后路。

唐宋元明清几乎都有类似的设置,而在土木堡之变以后,就已经有大臣怂恿皇上去南京避难了。

后面还有无数史学家纷争,如果崇祯皇帝没有自杀,而是选择跟着大臣去南京,如宋时一般两国对峙,是否会是更好的选择。

听了陆炳简单的解释,虞璁摸了摸下巴,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2018的中国,有陪都这个东西吗。

有的,而且不止一个。

当他的心里出现这个声音的时候,他几乎被自己吓了一跳。

陪都本身有诸多功能,既可以单立也可以综合。

比如洛阳城在古代一度成为经济陪都,因为地势和种种优势,一度被君王临幸。

而现代的中国,如果仔细一数,大概有两个。

经济陪都自然是上海,承载主要的gdp产出和港贸经济。

而重庆就更为地位微妙,他的存在可以对西南一带加强控制,同时平衡南北的政治体系。

到底——我想要什么?

皇帝缓缓站了起来,看着那淡蓝色的大洋和微绿的几大洲,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北京城,决不可废。

北京城在这,就可以第一时间得知西北和东北的状态,正是因为如今北京是国都,大量的资源在此,才不断地哺育着这发展极其缓慢的北方。

地理、气候等种种原因让北部一带都发展缓慢,如果撤都只会让国家更加的头重脚轻,不得平衡。

更何况,一旦回到南京,势力复杂的商宦都会成为新的麻烦。

“檀奴,我想好了。”

“嗯?”陆炳抬眸道:“陛下的决定是?”

“再设天津港,”虞璁低头看着他,语气平稳道:“你听好了,北京和天津之间要建立最快的驰道,同时以南京港的规模建造天津港口,同时建立天津造船厂,在这里建第三批船队。”

如果想要稳妥的走下去,双边都要改。

南京的经济职能保留,相关衙门也可以增设,但是与政治有关的,一律撤掉。

政治方面,这个地方只能如其他城市一样,保留知府总兵等等职位。

但是六部的话,还是免了吧。

第二天直接召开了最高级别的会议,以陆炳为首的发改委官员连夜撰写了新的文件,直接进行了上下的通告。

首当其冲的,就是撤掉南京那边多部,但保留兵部和增设经部,加强人员流动频率和政绩考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