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172节

第17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无禄令哪怕修订的再滴水不漏,这些人也有法子来造出假象来,继续瞒天过海的捞钱。

这次南下,最好看看各港口和南京的情况,同时象征皇帝身份的东西也要一并带上。

虞璁揉了揉眉头,心想这事跟智囊团的人讲,恐怕又是更麻烦的一轮舌战。

私心也好公务也罢,总该出宫城了去看看实地情况。

但如果半路出了问题,皇帝皇嗣全折在那了,恐怕也会很麻烦。

之前西巡那可都是大张旗鼓的带着军马去的,可这一次毕竟是微服私访啊。

果不其然,等皇帝略有些忐忑的把这想法说出来,智囊团的诸人都安静了。

虞璁看着那几个老头,心想果然这步子迈的太大了,怕是让他们心里也不好办。

“多带些侍卫吧。”杨慎叹气道:“监国这边,自然会稳妥的提前准备好的。”

李承勋已经从蒙古折返,留下毛伯温在那边协调军务。

他看向皇帝,也欲言又止,只点了点头。

不拦着我?一句反对都没有说?

虞璁愣了下,心里突然也有了数。

这几年里,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几样是大臣们能拦得住的?

与其费时间再互相拉锯,还不如把事情办得尽可能稳妥些。

“王琼已经折返回京,安排了明日与您会见,”虞鹤在旁边低头道:“外交的事情已经按流程准备由礼部交代给严世藩,让他担任新职。”

虞璁闻言抬头,惊讶道:“王琼回来了?”

老爷爷之前在吐鲁番那边,这天高地远的折腾回来担任承学,也真是身子骨硬朗啊。

这样一来,他就更加放心了。

外交官这个位置,是为了有个足够合适的人,在自己出京的时候能够协调和蒙古女真朝鲜的诸项事宜。

经济是国之命脉,肯定要交给持重沉稳又心细如发的徐阶。

教育会影响未来的承接和经济发展,自然归杨慎全权整合发展。

严世藩生来通透机灵,又是几个老阁臣谆谆教导下长大的,深有王守仁的几分处事能耐,虽然年纪是轻了些,可是他放心。

直到其他重要的事情一一讨论完,杨慎才又开口道:“陛下打算带哪两个皇嗣?”

虞璁想了想道:“没有打算。”

这两个名额,要留给那六个孩子去争。

对那个位置的争夺,从这一刻起就开始了。

第110章

第二天一早, 六个孩子就被叫到了乾清殿里。

虞璁看着六个小不点,心里其实不太放心。

最大快满六岁, 最小刚满四岁, 怎么说都还是懵懂的年纪。

朱福媛作为最小的老六, 按理应该说是最天真无知的那一个,可大概是和兄姐们相处了太久, 现在也能说会道,反应力相当的快。

“今日父皇叫你们过来, 是为了宣布一件事情。”

虞璁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是没底的。

但有的事,必须要试一试。

“在明年年初,父皇会南下出巡, 也就是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听到这话, 几个孩子都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从前的帝王和子女们关系疏远,可以说距离感太甚以至于没什么家庭氛围。

可是虞璁没事就去育婴殿陪他们玩,在沈如婉不在的日子里去给他们讲故事上课, 孩童的天性让他们都不自觉地粘着父亲,谁都不希望他再消失好久见不到人。

“但是,”虞璁慢慢道:“这一次, 父皇会带两个孩子,一起去。”

在这一刻, 小家伙们的表情瞬间变得欣喜而又雀跃,几乎想扑到他的怀里欢呼撒娇,但是都被礼数压制着, 只眼神里流露出无比的渴望出来。

“在此之前,每个月,父皇都会带你们去外头转转。”虞璁把凳子往前拉了几分,与孩子们坐的更近一些:“每次不会带很多,但每个人都会轮得到。”

“到了腊月,大概会有一次考核,成绩最好的两个孩子,就可以去苏杭和父皇一起坐船了。”

四皇子抬起头来,悄悄握紧了拳头。

“好啦,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小孩儿们露出欢喜的神情,开始七嘴八舌的问起问题来。

就连平日里最安静的老二此刻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上次被徐渭带出去见世面之后,就无比渴望再出去看看。

虽然不知道苏杭到底是什么地方,但是肯定很远很远,如果能出去,还是和父皇一起出去,那该有多幸福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