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42节

第4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陆炳无奈一笑,放下了佩刀,小心的坐了过去,生怕身上的寒气让他不舒服。

虞璁把头埋在他的脖颈间蹭了蹭,又抬头接了个吻,这才满足的继续道:“陆大人,你说怎么我爷爷的爷爷那几辈都这么有钱,现在宫里穷的叮当响呢。”

要不是经济条件太差,他现在肯定直接把印刷机造个几百台,再开设诸多学院了。

陆炳家里世代为官,自己耳濡目染又读史极深,他沉默了许久,忽然开口道:“也许是因为海禁。”

虞璁愣了一刻,怔怔的松开了他,猛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急切道:“你继续说?!”

“我爷爷和祖上,之前都见过永乐年间海外带回来的珍品,”陆炳解释道:“听我爷爷说,那时候郑大人还带回来五十两重的一整块黄金,还有数不胜数的珍奇玩意儿。”

对啊!

这个时候如果说打海战,谁怼的赢中国啊!

如果说陆地战因为马匹种类和骑兵训练质量的差距,还需要战术的弥补,海战在附近一带看来——完全是为所欲为之为所欲为!

且不说日本那边还在纷争,光是南下印度尼西亚、泰国那一带,哪儿不是文明未被开化发展的地方?

他在这一刻终于被唤醒了尘封的记忆,想起来当年郑和率领军舰商船乘风破浪,哪怕人家不愿意开港通商,都可以暴力强拆的碾压过去。

那个时代的永乐朝风调雨顺,个个都富得流油!

皇上一想到这儿马上就精神了,却又下意识的接了一句:“所以,为什么后来禁了呢?”

他要弄明白前后因果,才能更好的搞清楚根本问题在哪里。

如果说重农抑商,是为了保护国家的税收,那非常情理可原。

中国现在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从前大量的私田被吞并强抢,如果还发展商业的话,会造成大面积的饥荒,然后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可是——海港通商为什么会被禁?

他清晰地记得,在未来一二十年后,日本就会因为这个问题骚扰福建沿海一带,然后胡宗宪和徐渭会挺身而出,破局解难。

可是明明是可以通商的啊!

“我爷爷那时候跟我讲,当时宫里的文臣们执意要海禁,理由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陆炳沉吟片刻,又开口道:“可臣不这么认为。”

虞璁这一刻恨不得把他揉到怀里,阿彷真是经济适用型啊,人帅身材好还有脑子,放在现代也恐怕是个炙手可热的好男人吧。

“怎么说?”

陆炳想了半天,没有吭声。

他之所以能够理解这其中原委,就是因为自己进宫之后,见过也经手过太多血腥的案子。

在所谓的礼议和规矩下,隐藏的是权力的争夺。

在权力的掩饰下,最为根本的,其实是利益。

正所谓天下熙熙,往来皆利。皇上如今改革阻力颇小的原因也在于,他加强了权威的统治,同时又兼顾了绝大多数臣子的利益。

包括在开会的时候,他都着重强调过未来涨薪的制度发展,想必衙门内外都传遍了。

知声堂和公交车的发展,也给老百姓、官员们的家眷们一众好处,谁会对甜头说不呢?

“臣以为,是因为文官。”

皇上愣了下,这个答案超出了他的预期,也完全无法与之联想。

“陛下也知道,近年来士子才子多出江南东南,不外乎是因为那里风调雨顺,富裕而不愁生计,才有更多的百姓有机会读书科举,并且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平湖陆家本身也发源于此,陆炳再熟悉不过那儿的环境了。

“也正因如此,当太监们携财归来的时候,他们一瓢羹都分不到,才会恼羞成怒。”陆炳并不能完全肯定自己的设想,所以说的格外慢:“这只是臣的揣测,但确实一众东南士子发觉宦官羽翼日丰,定然会觉得被威胁。”

虞璁听他讲完,也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时永乐的船队开过去时,皇帝的目的在于宣扬国威、寻觅珍宝。郑和的目的在于朝拜麦加,一睹圣地。

但是这些商贸交易的财宝,几乎都落入了国库和宦官势力的手里,文官们无缘出海,但眼瞅着东南一带因此商贸振兴,哪里不会眼红的慌?

说到底,是当年朱棣心大,没往这方面想。

要不是一众文官极力诋毁,这商贸也不会停啊。

后来的皇帝们劣品率太高,真正属意治国的根本没有几个,还一个个被太监们糊弄的跟傻子似的,一想都让人头疼。

“朕知道了。今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先这样——朕下午去见那两个神童,你去带着农部的人熟悉试验田和基地——那片地方就起名为泽天府,”虞璁揉了揉脑袋道:“你让鹤奴去找六部主事开会,左右都御史还有那些高官们统统叫上。”

“今晚酉时三刻,老地方开会!全部都得来,腿断了都用轿子抬进来!”

-2-

鹤奴就差把腿跑断了。

他不光要给大人们一个个递帖子,还得一个个的解释过去。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皇上最贴近的内侍,每天每时都有人变着法子套话。

要不是自己从小在那种腌臜地方长大,练了一张巧嘴儿,搞不好就被谁忽悠进套子里了。

皇上先是半夜宣布停朝三天,又宣布晚上开会,还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

这会议室算上六部要员和重要的御史,当真要把整个屋子都全部坐满。

座位就那么多,恐怕还得有人站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