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六零年代好家庭 > 第224节

第22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就不要回去。

丁兰英跟张翠花商量,能不能把晌饭带着路上吃,这样去娘家也不用吃东西,耍耍就回来。

张翠花没有意见,让她去食堂和何桂兰说。

周诚志一合计就给每个要回娘家的妇女发一顿饭的干粮带着,让人家食堂给热一下就好。

丁兰英也没带孩子,毕竟冰天雪地不好走,她觉得自己回去一趟就行,这样侄子们不用再出门。

莫茹也和周明愈商量,“小五哥,要不我们也回一趟?”

两人之前计划好的,孩子大一些就去莫妮儿家看看情况。

毕竟她穿了莫妮儿的身体,就应该替她担负起赡养爹娘的一部分义务,周明愈自然同意。

张翠花担心孩子太小跟着在路上受冻,随即一想,大仙怎么会受冻啊,肯定有办法的,要不也不可能去拉石头还带着孩子呢。

她都不敢细想!

不过她还是委婉地说一下,问莫茹要不要把孩子留家里她帮忙看着。

莫茹原本想把周七七放在空间的,既然张翠花说,那她就留下。

张翠花现在也没事儿,就是和几个老婆子拉家常,看孩子,孩子交给她绝对可以放心。

“那就麻烦娘了。”莫茹就和周明愈去领了两人的口粮,收拾一下回娘家。

她不知道莫家庄的情况,但想来莫家条件不会太好,否则当初不会把一个傻闺女换一麻袋地瓜干。

她就装了一小口袋窝窝头,带了几斤絮棉,两斤红枣,还有一小口袋地瓜面,两个大吊瓜,反正她的囤货基本都在空间里,挎着一个小箢子掩人耳目,到时候看情况给东西。

因为都回娘家,他们自然也不会去队里借牲口和车,也步行过去。

她穿着棉袄外面再穿上军大衣,走一会儿都觉得热。

莫家沟距离周家村和宋家村差不多距离,只不过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北方向。

莫家沟在东北方,十一里路,现在俩人腿脚轻快,个把小时就能到。

一路上所过之处都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少了很多景致,田野里白雪皑皑,要么就是稀稀拉拉的麦苗,要么就是厚得吓人的麦苗,要么就是翻得很深的沟什么庄稼都没种。

他们经过几个村的时候,有的冷冷清清的见不到人影,偶尔见到也是一个个面黄肌瘦,神情呆滞,行动迟缓,眼神都木然得很。

莫茹看得有些心惊,感觉像穿越到末日游戏里,随时都能有什么东西跑出来拦住他们的去路。

看这些人跟他们生产队简直是两个世界呢。

“小五哥,他们这是饿的?”

周明愈点点头:“看这样子是,好像比咱们那俩队饿得更厉害呢。”

两人一边走也探讨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不是所有大队都像先锋大队那样把男劳力拉到钢铁厂炼钢,还是留一部分人秋收。

造成眼下这种情况,两人觉得,一个原因是秋收的时候社员们磨洋工,粮食直接挖坑埋在地里,浪费很大。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瞎指挥,能力低效率低下,干活儿的时候只顾得耀武扬威、盯犯人一样盯社员不许偷吃偷拿,却不管工作效率。

而粮食收回来又没的吃,很大原因是一些基层干部素质低,领会上级指示太过火,为了表现就把口粮当余粮卖掉。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只手遮天,在村里当“土皇帝”,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全是他们的势力,把大队、生产队的粮食当自家的卖掉捞好处,或者自己大吃大喝,却只给社员最低标准,鱼肉百姓。

前世周明愈看到的很多资料,只要是大队干部自述的,都说灾难没那么重,自己多敬业,想想也是,谁会说自己当值期间鱼肉百姓呢?

更何况资料都是读书人写的,那么多不读书不识字的百姓,又能写什么呢?不过是跟自己的孙辈嘟囔一下而已。

所以两人真的很为周诚志这样的干部值得骄傲,不说能力大小,却能秉公办事,尽可能地维护大部分社员的积极性,又能顶住大队书记的压力保护社员的安全和温饱。

周家村到莫家沟不是直路,要拐几个弯儿,路过几个村子然后才能到。

他们经过一个村的时候,正好碰上在开“批斗”会,听了听,竟然是因为社员成亲的小两口,没先去给大队书记行礼问好,这就是蔑视政府、蔑视党。

莫茹找个妇女悄悄问问,那妇女小声道:“没去给他检查呗。”

所谓给他检查,那就内容丰富,人家结婚为什么给他检查?

这就是所谓的“土皇帝”要享受初夜权。

莫茹悄悄地把这个村这个大队书记记下:北洼子村,吕纪友。

有机会的时候,可以看情况给林纾透一下消息,希望到时候公社可以管管。

估摸着十点多的时候,莫茹和周明愈抵达莫家沟,莫家沟原本不属于双沟乡,现在成立公社就划在红旗公社范围内。

莫家沟因为南边一里处有一条大沟洼而得名,也因为这条宽四十米,深四五米的大沟洼,长数百米的大沟洼,附近的农田一直有水灌溉。

他们经过那条大沟洼的时候,竟然发现沟底下人头攒动,很多社员们正在集体劳动。

他们推车的,挑筐子的,抬筐子的,把沟底的泥土往两岸运。

莫茹道:“小五哥,他们干嘛呢?”

周明愈:“……拉淤泥当肥料?”

莫茹:“我看他们拉的是干土?那沟底下也没水啊。”

周明愈也纳闷,“前年来的时候这里水还很多呢,今年怎么见底了?”

以前两岸多种需水大的庄稼,灌溉的时候也方便,但是现在竟然已经见底,实在是有些说不通。

他们又走了一段路,发现远处还有水,这一段和那一段中间有一条土垄隔住水流,不知道是为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