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六零年代好家庭 > 第51节

第5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菜园里有菜,直接炖一大锅,快出锅的时候倒一勺花生油下去,上面就飘着一层油花喷香四溢。

另外就是秫秫面加南瓜、豆渣做的窝窝头和蒸地瓜干,这都是现在的主食。

就这样,对很多人家已经非常丰盛,毕竟可以吃饱!

一般都是吃个七分饱最多八分饱就成,没有跑人家就往死里吃的,毕竟谁家都不富裕,你要是一个人吃人家俩人的,就会被记住,到时候被人指点说笑话好长时间。

赵化民家帮人干活,一个人干活一大家子老小去吃,所以村里人都不敢用他们。但是他们脸皮厚,谁家有事,总是觍着脸去给人家硬要帮忙。

这一次绑笆子的时候,赵化民的老婆梁淑英就来了,虽然张翠花说不用麻烦她,可她还是躲在角落里充数。

按说绑笆子人多,女人是不吃饭的,只有上梁这天来帮忙上梁、盖屋顶的男人才会留下吃饭。

可梁淑英不管,她就是奔着吃来的。

吴美英的男人在帮忙盖顶,她又帮忙绑笆子的,自然也来跟着忙活。她看赵化民和梁淑英也去拿窝窝头吃饭,急了,“我说你俩干嘛来的?”

梁淑英立刻凶回去,“我们帮忙干活,当然要吃饭,又不是你家的,你急什么!”

吴美英刚要骂回去就被陈秀芳给拉了一下,“吴美英,二婶子家大喜事儿,你别骂架不好听。”吴美英瞪了她一眼,“你少碰我啊,我让你碰我了吗?”陈秀芳吓得赶紧松手。

吴美英倒是没再骂人,却也没让赵化民夫妻俩得手,就没见过这么懒这么馋还这么能占便宜的。

那天绑笆子的时候,梁淑英来帮忙?帮个屁!她是来嚼舌头的,唧唧歪歪,说话又酸又毒,当她吴美英没听见呢?

什么“这泥草屋子可不结实,别下大雨冲塌了。”“上面都盖草,要是起火可完蛋!”怎么别人有点什么事儿,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总是说膈应人的?不会说话就闭嘴!

这是吴美英最膈应赵化民一家子的地方。

那时候她婆婆何杏梅给人治病、算命的,很能贴补日子的,结果梁淑英这个臭嘴婆娘整天说什么,“整天装神弄鬼的,可别哪天自己见鬼了。”“又跳大神又给人家说媒,多不吉利啊!”

什么话都能她嘴里蹦出来,到后来果然破封建迷信不让弄了,还把何仙姑给关了一阵子。幸亏她在村里人缘不错,周诚志也为她说话,把他们一家子划在二队,这才没倒霉透顶。

“我二婶子家大喜事,不和你一般见识,少恶心人。”吴美英瞪了梁淑英一眼,端着笸箩去给干活的人发窝窝头。

梁淑英气得撇撇嘴,却也不敢说什么,她可没本事在周明愈家撒泼,二愣子就是二愣子,谁要是惹他,道理也不讲上来就揍的。

她还真怕周明愈打她。

尤其以前他对东子那么好,现在理也不理,她总觉得是不是周明愈嫉恨他们家?她甚至觉得肯定是因为儿子和张金乐好上了,嫉妒呢!所以她更得小心点,没敢再整幺蛾子,灰溜溜地走了。

……

上梁起了屋,然后就盘炕、垒灶,这些周诚仁带着儿子侄子就能办了。

三四天后,东西间的炕和锅灶也垒好,只等门窗了。

莫茹按捺着激动,她对新家充满了期待,因为她相信周愈的设计。前世他们的婚房就是周明愈自己设计找人装修的,温馨又舒适,很多细节见功夫,让她觉得非常顺手。

她溜达着打量了一圈。

新家没有买大铁锅,买的是中等的双耳铁锅,小家口做饭烧水也足够用的。锅安在西间灶上,灶台和正常的一般大,就是留的锅框子小一些而已。

盖房子的时候周明愈已经在墙上留了很多楔子,可以放搁板、装棍子,用来挂勺子、铲子、筷篮、刀具等。灶台靠外墙的锅洞子上头也用土坯垒起简易橱柜,可以放碗盆等用具。

土坯屋很简陋,但是内里设计得井然有序科学又合理,相信住起来体验感会非常好。

所以虽然没有门窗,莫茹倒是很想早点搬过来,毕竟这里安静一些,晚上说个话也不用怕人听见。住在一起,隔壁打个呼噜说个梦话都听的清清楚楚的,而且男男女女的夏天要洗洗擦擦也不方便。

没有门可以先用木棍夹一个幛子,没有窗可以用蒲苇编两张席子挂着,炕上没有炕席就先铺上麦秸草再铺一个草帘子,等秋天高粱下来再用高粱秸破蔑子编一张篾席铺上。

篾席村里很多老头儿都会,这和编草鞋一样算农家日子的基本手艺,你要是不会就得买,没钱买就只能求人帮忙,猫冬的时候一张席两个人也得编一天,也不是那么好请人的。反正也不是多了不得的技术,去学人家还是乐意教的,熟能生巧,久了也能编得差不多。

周诚仁冬天都是和周诚志、周诚义等老头一起编席的,手艺一流,自家只要有高粱秸基本不会缺篾席铺。

不过要想炕干透再试试火道,哪里漏烟还得抹抹,怎么也得十天八日的。

周明愈忙着处理院子,把不利于植物成长的表层石头砂砾土铲掉,堆在一边留着垒茅房。虽然眼下不养猪可猪圈得垒起来,可以沤肥,肥料交给集体也算工分。尤其现在没有自留地,积肥都要全部交给集体。

他和莫茹趁着晚上又去拉了一次石头,堆在院外留着垒院墙和猪圈,这些他自己攒材料慢慢干就行,不需要麻烦别人。

房子起来等的就是木工活儿。

盖房子都是木匠活儿慢,因为需要先把木头处理成板子再加工成门窗、家具,很费时日。

如今都是周诚信和周玉忠带着周培基和周明愈做,周玉忠的那些兄弟们得空也来帮一下。

俩人依然不理周诚仁,更不去家里吃饭,周诚仁也习惯了,不理就不理吧。他悄悄张翠花讲,拿钱让周明愈去集上买点好烟叶回来。

这时候农民要抽烟一是去供销社里买纸烟,这个很贵,没人舍得买。另外就是去集上买烟末子,有人从卷烟厂倒腾出来的碎末,卷纸烟不合格就卖到乡下来。这样的一毛钱买一捧,节省一点可以抽半个月,差不多一天一分钱。

基本上大家抽的都是这种。

还有一种,是有种烟任务的人家,交了烟任务还能剩下一点烟叶,就自己简单烤烤,完了悄悄拿到集上去卖。

这种要贵,价格是碎烟末的三倍,一般都是大队干部或者是城里上班的人买。

在乡下,周诚仁家条件算好的他也舍不得买,宁愿省了钱让家里人吃次炖鸡蛋。

他让周明愈买这种烟叶回来切丝给木将们抽,不管饭管抽烟也是一种犒劳,好这一口的,吃喝穿都不重要,有袋旱烟抽就赛过活神仙!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困乏,反而更需要烟来刺激和获得一种无言的安慰。

周诚仁这一招明显取悦了那些木匠们,他们干活儿更起劲,做得又快又好,帮着周玉忠把板材都处理好,这样做门窗就快得多。

……

这时候省委下来文件,要求地委、县委大力组织合并大社运动,要求把之前的农业高级合作社合并为大社。因为河南省遂平县在4月20日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农业大社,后来学习巴黎公社更名为“卫星人民公社”,所以各地都学习榜样,也叫做人民公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