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 第35节

第3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是,三姐,你这人,唉,多的我也不想说了,我和二哥的意思一致。”许向民也跟着许向华后面赶紧说道。

许向荣和王秀芬都知道老太太手里有私货,不想太得罪许刘氏,本来还指着许向华和许向民两个出头,他俩口子躲在后面,不得罪人,结果一眨眼这哥俩都把自己个拆利索了,就剩他了,这那能成?

两口子也顾不得耍小心眼了,再说老太太手里的东西能不能到他们手里还不一定的,想到这,许向荣连忙说道:“娘,你说的这事,我不同意,你和爹现在是和我过呢,你要是再这的,咱们也分家,分了后你和爹那怕全贴给许英,我们也管不着!”

许刘氏又惊又气的大骂道:“老大,你个混帐!你这是不想管俺和你爹了?!你就不怕被村里人戳脊梁骨!”

“我宁愿被村里人戳背梁骨,也不供着许英,你和爹再逼我,我就去举报许英剥削人!”许向荣被逼的口不择言的大声喊道。

许向荣这一声嗓子喊出来后,屋 里先是一片诡异的安静,然后紧接着就听见许刘氏妥协后,低低的哭声。

许满屯叹了口气说道:“英子,不是爹娘不帮你,家里这情况你也看到了,俺和你娘老了,把你们兄弟姐妹五个都交待了,俺们的任务就算完了,以后的路,你自己看着走吧。”

许英不敢相信的看着许刘氏和许满屯,喊道:“爹!娘!”

屋里的大人们之间的交锋,屋外稍大些的明亮,张军平和明彰都看在眼里,张军平见他妈哭了,不敢惹比他大的许明亮,瞪着眼睛朝和他年龄差不多的明彰冲了过去,抬手便要打明彰:“小泥腿子,你爸居然敢欺负我妈,老子揍死你!”

明彰才不怵空有架子的张军平,他从过完年就开始跟着许向华开始习武了,将的像个小牛犊子似,两个年一年二的小子顿时打了起来。

许明亮可比他那怂爹强多了,瞧见张军平打自己堂弟,顿时新仇旧帐一起算,于是小堂兄弟俩个伙起来把小表弟给揍了一顿。

屋里的气氛正尴尬着呢,张军平便鼻青脸肿的哭着进来,一下扑到了许英怀里,开始告状:“妈,许明亮和许明彰那俩个小乡下泥腿子打我!”

许英正气的找不见出气的呢,这下便炸了:“许老大,许老二,有你们这样当亲人的吗?欺负我就算了,连个孩子也不放过!”

后面进来的明亮和明彰,分辩道:“是你家军平先动手的!”

气急败坏的许英伸手便要打明亮和明彰:“小,逼崽子,有你们这么和长辈说话的吗?!我今非替你爸妈教育一下你们!”

许向华不等许英冲过来,先将两个孩子护到身后,然后抓住发疯的许英,反扭住她的两个胳膊,将她制住后说道:“你瞅瞅你这泼妇样,有个当长辈的样子吗?姓许的男人们都还活着呢,轮不到你一个出嫁女教育我们家的孩子!许英,你今闹破天去,这粮食你也拿不走,看在爹娘的面上,我再跟你多说句话,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晚上睡觉的时侯,你把你做过的事都好好想想!”

许向华说完后,便松开了许英,许英搂着吓的不敢吭声的张军平扑到了许刘氏怀里,母女俩都哀哀的哭了起来,看起来确实有些可怜了,只是现在这种做法却再也不会让老许家三个兄弟心软了。

第二天一早,许英便红着眼睛带着张军平和张红花空着手走了。不过,好在走之前倒还知道让许满屯带着她去找了一趟许满红,跟人承诺,秋收一定回来干活。

当然了,这个干活的机会也是求来的。说实话,生产队干活的人多着呢,别人还巴不得她不回来,人少了还能多分点粮食呢。

可是许英这边不成了啊,娘家兄弟全厌了她,如果再不回来干活,到秋天分粮食的时候就更没有她啥事了。

第70章

分了麦子以后, 社员们的伙食终于有了改善,虽然只是比先前吃不饱时强一些, 但好歹能时不时的吃上顿菜饽饽或是擀面条了。

这年头,人们也没有啥大的追求, 能吃上顿饱饭, 这比喊什么口号都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麦子收完后,便是翻麦地, 种秋白菜啥的,这会可没有什么机械化, 除了那几头牛和骡子,剩下的全是人力。虽然还是很累, 但社员们的精神状态却前所未有的好。

所以说, 希望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词语,人只要有了希望,便有了奔头,那怕现在生活还是很苦,但到底还是不一样了。

七月二十六号, 许萍生了个儿子, 母子平安。马江海骑着马家屯支书家的一辆自行车来许家庄给报喜了, 老马家这下可高兴了, 由于大儿媳生大孙女时坏了身子, 这传宗接代的事可不就落到了许萍身上, 许萍靠着这个小子也算是在老马家站稳脚跟了。

马江海报完喜回去后, 许家哥仨和许刘氏, 许满屯便开始寻思着给许萍弄些啥营养品,好在孩子满三天,看望的时侯带上。

许家庄这一带对新生儿可是很重视的,像小宝宝出生的当天,宝爸一定得亲自去岳父母家告知,而岳父母家在得知女儿生下孩子后,便得准备东西,待产后三天,上门去看望“坐月子”的女儿(姐妹)。随后还有吃红鸡蛋的满月酒,接女儿外孙出窝回娘家小住等等。

这年头也没啥高级营养品啥的,最好的便是村外河里摸的鱼和家里鸡下的蛋。这些可都是了不得的好东西,咱先不说鱼难抓,盯着的人也多了,就单说这个鸡蛋,这会的农村,虽然家家户户都养鸡,可真正能吃上鸡蛋的,全村估计也没几家。

村里代销员那和镇上的供销社都是二分钱一个,长年论个收购鸡蛋,村里的人都是把攒下来的鸡蛋卖了换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火柴啥的这些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孩子没个铅笔,本子,小糖豆啥的,也是从鸡窝里摸个鸡蛋,直接拿去换。

不光是这会甚至是到后来的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基本都这样,这个现象,老农民们还自嘲的给起了个非常贴切和形象的名称,那就是“鸡屁股银行”,意思就是说家里这一年的花费基本都是从鸡屁股里出来的。

这年头,家家基本都是如此,许向华家由于有许向华这个作弊利器在,家中的鸡,鸭,鹅,产蛋率都很高,还真不缺这个,不光吃不完,田春梅还腌了好几坛子的双黄咸鸭蛋和五香的咸鸡蛋呢。

因着田春梅现在身子也是越来越重,离预产期也就两个来月了,所以许萍家马大强三天时,许向华家就他全全代表了。

许向华提了篮鸡蛋,拿了五斤小米,跟拿着红枣,红糖,鸡蛋,猪蹄的许向荣,许刘氏,许满屯,王秀芬,还有提着几条活鱼的许向民,柳小满,带着一帮孩崽子,赶着辆牛车,浩浩荡荡的去了马家屯。

马六斤俩口子瞧见老许家带来的这么些东西,高兴的都笑眯了眼,热情的招待着老许家的一众大人和孩子。

虽说老马家有马六斤这个生产队长,可那也得养着一大家子啊,生活也仅限于吃喝不愁,至于像小米,红糖,红枣,猪蹄这些个金贵东西,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弄到这么多。这下好了,有老许家这些东西在,二儿媳月子是亏不了嘴了,大孙子的奶也是有保证了。

老许家这家亲看来是结对了,亲家办事敝亮,不拖儿子后腿。心里高兴的马六斤婆娘笑的都合不拢嘴,在灶房指挥着大儿媳妇和还没出嫁的小闺女,忙里忙外的,想给老许家一众大人孩子做顿像模像样的饭菜,好给自家二儿子在岳家面前长长脸。

马六斤家大儿媳妇看着婆婆,公公招待老许家人的样子,想起了对待她娘家人时的样子,心里虽然有些泛酸,可也想得通,谁让自己命--&gt&gt

苦,没有得力的娘家和娘家兄弟。

她也只得了一个宝贝闺女,将来孩子出嫁了,还得靠着娘家兄弟撑腰,再加上公婆并没有因为有了孙子便冷落自家闺女,其他的还强求个啥。

所以啊,这做人有时就是难的糊涂,形式比人强,便由不得太拔尖好强了,看不清形式,非得争强好胜,凡事斤斤计较,比着来,最后受苦出憋气的就只能是自个了。

日子一天一天,慢慢的滑过,到了八月上旬,地里的农活便能先告一段落了,庄稼地里都锄过三遍草了,庄稼也都封垅了,高梁,玉米啥的现在也都长的一人来高,开始开花结穗了,不用人太费心伺候了,生产队也宣布挂锄,开始休扒炕抹墙假。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着这会村子里的房屋大多都还是土坯茅草房,生产队便会挑这段雨水比较少,气侯又干燥,而且又处在农闲的阶段,放上几天扒坑抹墙假。

这段时间,村里勤快的男人们都会趁着天气晴好,去土崖那边,拉上车干净的黄土,和巴和巴,把家里的土坑,裂缝的墙面,甚至是快露顶的芧草屋顶都拾掇,拾掇,收拾立整,省得冬天时,家里的老人,孩崽子们受冻。等干完了这些话计,辛苦了一个夏天的社员们,终于能喘口气,歇一歇了。

八月的中下旬,正是上山拾蘑菇的好时节。头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天又阴了小半天,半中午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许向斌和许向勇两个便背着竹筐,来寻许向华一起进山采蘑菇。

刚好许向华也有这个打算,这个季节正是山里出蘑菇,木耳的时侯,进山多采些蘑菇,木耳啥的,不光能丰富家里饭桌上的菜色,晒干后冬天炖个小鸡,整个猪肉粉条啥的,放上些也能给媳妇,孩子们换换口味。

村里面勤快的人可不少,许向华,许向斌,许向勇哥仨进山时,外围山梁子上,已经被村里人搜刮过好几遍了,大些的蘑菇基本都看不见了,净剩下些樱桃大小的小磨菇扭儿,都不值当的弯回腰。

许向斌有些失望的瞧了瞧周围,着急的对许向华和许向勇说道:“九哥,勇子被人抢先了,咱们赶紧去趟前面那道榛柴岗子转转吧,要不晚了又赶不上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