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 > 第32节

第3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适合小明彰,小明文的大翻领海魂衫,毛蓝色宽腿裤,小白鞋,买!

田春梅一眼便喜欢上的不同于这两年流行的黑,灰,蓝,属于前几年积压下,色彩鲜艳的红色带白点的布拉吉成衣。这个因为田春梅从来没穿过裙子,害羞着还在犹豫买不买时,许向华便手一挥,买!并悄悄的在她耳边说道:“媳妇,等生完孩子后,你晚上穿给我一个人看。”然后很荣幸的收获了两枚大大的白眼。

还有那些个不用布票的枕巾,大手绢。买!

糖票,点心票,肥皂票啥的,都换成了实物,统统都没放过。

一句话,但凡供销大楼里有的,只要是价格和票或工业券又比镇上偏宜,家里没有的,田春梅都没放过。

许向华瞧见田春梅高兴,再加上今天供销大楼里有好几家结婚置办东西的,买得比他们还多,显不出他们俩口子来,便不去阻止,随着媳妇高兴,虽然结婚七八年了,孩子也快四个了,可田春梅毕竟才二十五岁,也真委屈她了。

反正买的都是过日子和孩子们以后要用的东西,赶上这县城供销大楼的东西确实比乡下的样式多,种类全,有的还偏宜上那么几分一毛的,许向华便不阻止田春梅,由着她乐呵。

不论那个时代的女人在买东西方面都有同样疯狂的一面,许向华很自觉的进入了掏钱票和搬运工的角色。买到最后,许向华拎着大包小裹的,心里十分庆幸自己身上带的钱票充足。

东西都买好后,许向华把买的东西先放到驴车上,然后把还依依不舍的败家媳妇和儿子放到车上,赶半下午四五点钟回到了家里。

好在因为到快夏天了,白天的时间变长,生产队下午下工的时间延长到了六点半左右,这会巷子里除了些苗豆高的小娃娃,再没啥闲人了,要不就他们俩口子这一车东西,还不得引起全村轰动啊。

吃过晚饭后,许向华带了些适合孕妇吃的果子和零嘴先给许向斌和王美丽俩口子送了过去,人今天照顾了一天小明彰,也辛苦了。

然后提了瓶酒和拿了包点心给老宅送了过去,虽然许刘氏不待见他,但好歹十月怀胎生了他一场。在人家明知道他去了县城,回来也不去瞅一眼,这事怎么也说不过去。

许刘氏瞧见许向华过来,脸不是脸,鼻子不鼻子的“哼”了一声,絮叨了起来:“检查的怎么样?是不是怀了个金蛋?就她金贵……”

许向华不等许刘氏絮叨完,故意高兴的说道:“可不是咋的,春梅怀的可是双胞胎,这可比金蛋珍贵多了。”

&nbs--&gt&gt

p;“真的!县里的医生有没有说是男娃,女娃?”许满屯高兴的问道。这一下要添两个孙子辈,激动的老头黑红的脸膛显得越发黑红了。

许向华笑了笑说道:“这个人倒没说,不过男娃,女娃都一样。”

许向华话音刚落,许刘氏便撅着脸在一旁小声嘀咕着:“肯定是俩赔钱货,瞧瞧田春梅那怀了孕后的狐媚样,肯定是女娃,人都说男娃丑娘,肯定是俩赔钱货,一准没错!”

许向华装了个没听着,理都没理许刘氏,对着许满屯的说了声:“爹,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转身便出去了,连跟许刘氏打个招呼都没打,把一向注重老规距,喜欢拿这个拿捏人的许刘氏气了个仰倒,连声骂道:“逆子!逆子!天生便是克俺的!”

由于这两年饥,荒,村里的女人们许多身体都严重缺乏营养,怀不了孕,村里这两年新生婴儿特别少。田春梅怀着双胞胎的消息传开后,村里大多数人见了许向华都是笑着恭喜,打趣着要吃双份的红鸡蛋。

当然了也有那急着想生孩子,却怎么也怀不了孕,心里难免会酸溜溜的羡慕嫉妒恨 ,有的甚至起了歪心思,比如柳小满,这个便是后话了。

进了五月后,天气越来越热,许向华家中院的大石榴树已经开满了火红的石榴花,小麦也开始扬花了,再过段时候就要灌浆,这会正是田里关键的时侯,生产队队长许满红声嘶力竭的吼着一连开了好几场的动员会。

生产队每天上工的钟声也是越敲越急,村里家家户户除了老人和孩子,基本上能上工的都去上工了。

老话说“春争日,夏争时”,这个季节的水,肥和田间管理直接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夏天时保住一棵苗,秋天时便是一口饭,其实不用许满红来回说,连着饿了两年多的社员早都饿怕了,谁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偷懒懈怠,那是会让全村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

即便如此,许满红这会也是丝毫不敢放松,严格规定除了有特殊情况的,村里的青壮都得去上工,缺一天工扣三天的工分!

眼瞅村里快进入夏忙了,情况越来越紧张,许刘氏也很着急,城里的许英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参加劳动,好不容易村里有个进城办事的,连忙托人捎了口信,可是左等右盼,还是不见人回来。许刘氏急的满嘴燎泡,这会不回来参加劳动,分粮时可咋办啊?

许刘氏着急,许家大房和四房那是更着急,许英这一走,就没了音信,这年头,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队里两个壮劳力一年的工分,刨除领口粮和其它杂七杂八的,一年到头也就领个百八拾块,这点钱还得管家里一大家子一年的油盐酱醋茶,衣服布料,人情往来,二三拾块真不是啥少数,绝对算是家中的巨款了!

许向华这段时间也忙的黑瘦了不少,田春梅看的心疼,想跟着去生产队干些轻松活,好歹也能挣几个工分不是。可是由于肚子里的俩个小娃儿,许向华是坚决不同意,去队里上工也只能是个想法。

好在去年抓的几只鸡鸭,大鹅都开始慢慢开档产蛋了,再加上许向华时不时抓回来的鱼,野物啥的,田春梅便换着法的给许向华做好吃的,让他补补。

转眼就到了六月四号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三,再过个两天便是端午节了,生产队便组织人手去河套子里,水泡子边割了不少包粽子的芦苇叶子,准备去城里卖。

许满红把卖苇叶子的活交给了许向华,让他挑几个机灵的社员明天去城里卖苇叶和过端午用的菖蒲草,好给队里提些现钱回来。

这年月虽然不允许个人出来卖东西,但是是以生产队的名义还是可以的。如果卖东西时有人来查,没有生产队或是大队开的证明,那就惨了,不光东西没收,连人也得带走,数量大或是情节严重的,进学习班,批,斗,游,街都是小意思,弄不好还得进监狱。

所以,即使是有介绍信,代表村里去卖东西,许满红和许向华也是慎重的挑机灵,踏实的社员,要不到时被人一吓唬,抱着头,蹲在地上连个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被缉查队那帮小崽子带走,又得招惹一些没必要的的麻烦。

许向华心知他明天领队去城里卖苇叶,许刘氏肯得又得来纠缠给许英捎东西,捎口信,反正烦的很,为了避免麻烦,许向华便假公济私了一把,把许向荣和许向民也招到了不算他在内的八人卖苇叶小队里。

许刘氏想咋折腾也有这俩个顶着,况且许老大和许老四这会也是心急如焚的想找许英问个明白。许向华暗搓搓的想,他这也算是帮了老大和老四一把不是,说不定许英的那些钱粮还没浪逛完,这哥俩的损伤还能少点。。

第64章

果不其然, 许刘氏在知道许向荣和许向民也去城里后,就没有去碰许向华的冷脸, 这母子俩是互看都生厌,谁也不想搭理谁。

许刘氏一早便把菜园里搜刮了一遍, 这个季节黄瓜, 西红柿,茄子啥的都还没下来, 只有一些叶子菜,像小白菜, 油菜,小葱, 旱莴苣, 菠菜,韭菜,野菜啥的,许刘氏把这些都摘了点,用草绳一捆一捆的捆好, 等许向荣和许向民出发时好带给许英。

五月初四凌晨三四点钟, 许向华便带着许向荣, 许向民, 许向斌, 许向勇, 许向飞, 许向渠, 许向东,许向南八个每人背着五六十斤的芦苇叶子和菖蒲草朝县城进发。

这些芦苇叶子一斤也就六七分钱,菖蒲草一把三到五分钱,每个人背的这点东西全卖完,到手也就三五块钱。

许向华带着八个人赶天刚蒙蒙亮时,到了进县城的立交桥边。许向华抓紧时间边咬着干粮,边把正吃干粮八个人按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一个方向两个人分开,检查了一下身上带着的介绍信,便吩咐他们下午三四点时,不管卖没卖完都统一到立交桥这集合。

当然了,许向荣和许向民被分到了许英家所在的西城。大家都分头行动后,许向华便背着他苇子叶,去了银杏巷马四彪那,顺便还带了一麻袋的黄豆。

马四彪现在可是把许向华当”财神爷”一样供着,看见他过来,连忙泡了杯茶水端过来说道:“向华,喝水,喝水,桌上有烟,自己拿的抽。” 然后打开旁边的麻袋一瞅,发现里面全是颗粒饱满的黄豆,立马满脸喜色,这会由于缺吃少喝,黄豆可算是营养品一类的,稀缺啊。

许向华喝了两口水,顺了顺气,拿了根烟点了上后问马四彪:“四哥,上次我让你帮我弄的毕叽布,华达呢有了吗?”

“有了,有了,有一匹染好的军绿的毕叽布,华达呢没有好颜色,只有灰色的,还有刚弄的一些灯芯呢,你过来瞅瞅看行不行?”马四彪边说着边把许向华领到了里屋的放布料的地方。

许向华进去一看,嗬!这马四彪还真是个人才,一间小里屋竟然存了大大小小十五六匹布。许向华毫不客气的把那匹军绿的毕叽布,还有半匹灯芯呢全都留了起来。临走时许向华瞧着那些苇叶,也懒的走街窜巷的去卖,笑着说道:“四哥,这些苇叶和菖蒲草给我留一半,剩下的全留给你包粽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