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灵素入凡记 > 第232节

第23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几日一过,遇仙湖神迹毫无变化,倒是闹得本地百姓对神庙神侍之类的颇有些敬而远之之意了。只怕又要闹出什么太过辛苦的祈福之法,叫自己难做。

最后一日,不求观观主叫人偷偷往湖里又拴这长线丢了一回金银法器,照样有去无回。

便皱了眉头问道:“此间神迹,除了不溺之水外,可还有别的说法?”

就有人道:“还有说能……能保一方风调雨顺……”

观主挥了挥手,那人有些尴尬地停了嘴。毕竟这样的大话根本无法验证,尤其这德源县要说起来也一样闹过粮荒。哪个神庙说起来都保佑一方风调雨顺,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便是有人失德、出了什么冤情等话,自家用惯的套路来说给自家人听,不是太好笑了么。

说了半日都没个准话,观主道:“把长乐先生请来。”

一时就有人去了,过了一会儿,引来一人,也是一身大神侍的打扮,瞧着很有仙气的样儿。若是灵素在这里,就能认出来这位老熟人了,不是从前临阵脱逃的知县老爷又是哪个?!

观主就问起这遇仙湖的小神迹来,只是这位当日虽在湖边神庙里吃了不少茶,也只晓得一个入水不溺的话。至于旁的什么小神迹……“对了,还有个端阳梦。据说端阳节时候在此湖边住宿,就能得到神灵托梦启示,称作端阳梦。”

再另外的就是些神庙养的“遇仙茶”、“遇仙笋”之类的话了,都是拿湖水浇灌的,据说滋味别具一格。只是这样要算做神迹也有些太过勉强。

端阳节还有半年之久,更何况夜晚做梦又怎么能论定是同这湖有关?亦当不得真。

最后还是只能落在一个“不溺之水”上,还有就是他们自己心里知道的“神收”之事。

只管用这两样来验看的话,自家这许多人这么大阵仗忙了这么些日子,却是丁点功德也未见,——那两样神迹显现依旧。

等人都散了,长乐先生对观主道:“我总觉着你们这修法有些不对路。若是越修神迹越多,听着还像话,怎么反把神迹一样样给修没了,这叫个什么修法?我看你还是缓一缓,免得日后发现不对,铸成大错,无力回天。”

观主笑道:“就是因为世人多是这样的想法,才会不得真的修路。你想啊,这世上寻常人如蝼蚁,遍地而生。若是果然这神迹护佑是该当凡人享用的,那就该如日头云彩一般,无处不有、无地不到才对。可事实呢?这些神迹都藏得隐秘,多少人受其惠却并不知真相。

“那这些神迹是干嘛来的?嘿,若非我得了真传,或者也想不到这里去。这神迹原是神选之意。就如同高人著述,说一半留一半,留待有缘人的意思。且我们用的选信众的方法,都是神示而来,事实也证明,那样选出来的信众确实是最最虔诚的。

“因一知三,可见是没错的了。你总是两头想,却是典籍中所言‘疑心尚在’,还得自觉着些才好啊。”

长乐先生笑笑:“你这话也说过好几回了,我总觉着还不太能放心似的。其实想想也对,自在本在于放下,这神迹渐少确实合了这个‘放下’‘减损’的真意,确是向着自在去的。只是从前小打小闹也罢了,这回居然要在遇仙湖动作,我这心里就又不踏实起来,还是功夫没到家啊!”

观主含笑:“可算有两分自觉了。”

转日就没有再做祈福会了,一众人等把这两日的事情一归拢,就有几个大神侍十分震怒。

“这边的百姓真是太缺调/教了,比灵都等地的差了太多,连祈福动念的基本功夫都不会。头一天子夜会要紧时候,居然因为太冷了就跑去林子里偷摸煮锅子吃酒!哎呀,真是、真是气死我了!太也亵渎神明,简直该遭天打五雷轰才对!”

这边有人劝道:“师兄息怒,这动了火意可是要伤修行的,别气了,别气了。”

另一个道:“是啊师兄想是这几日太累了,这心境有些不稳呢。”

观主倒认真想起这事儿来了,缓缓道:“这湖边神庙不少,从前我来时候也带过来不少神侍,有些就留在了此处。不过这边的神庙多是管些周围百姓供奉祖先牌位、灾时赈济等事,祈福也是信众零散而来,确实少有宣教。”

有人就问:“这里土生的还罢了,怎么跟着观主过来、留下的几个,也不好好做做这些事务,就这么白呆着也算神侍?!”

一时无人接他这话。

最后还是个上了年纪的道:“这湖边百姓少,多是大户人家,且有来历者颇多。也有做过信众教诲的,来的人不多,且阵势大了还易遭官府弹压。咱们这回是因为有观主出面,小小县衙也不敢直面对上,才得清静。若非如此,换边上借神庙闹一个这样的试试,只怕当天晚上就叫人给驱散了。”

边上人都点头。其实还有一个,就是德源县地处山南道又临着运河,这两年是越发好了,从前也不差的。且乐善好施的大户人家极多,这些神庙每年都能收到不少各方供奉,躺着吃都吃不完,谁又耐烦去同什么百姓香火打交道?

与其闹得天天人山人海惹得周边人家不喜,还不如闷声发财,靠着他们每年的供奉过舒坦日子。

只是这话要说出来,不免比得好像他们是因为穷才不得不打信众们的主意似的,自然谁也不会说出口的。

观主想得长远,点点头道:“看来我们的信众筛选之法也得在这里用起来才好,此间的神迹还不知何时才能满愿。那些高阶的信众,愿求和忏悔的都是大事,去不求观他们乐意,要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只怕也就一回两回。还是得把本地的百姓们唤醒了向神之心才好。”

众人听了都点头,忙着商议起来。

有人不怎么看好:“我瞧着悬。这地方的人实在心愚得厉害,连这样的子夜会都会说出怕冷回家的话,且第二天、第三天竟然不见更多的人来,反而越来越少了。从前我们在灵都、在北地做这样的祈福会,人都坐不下了,多少人辗转托情来想要往里圈凑、想见一见观主真容。这里的人真是太不识好歹了。

“璞玉堪雕,可烂泥却是扶不上墙的。我看这地方要想教出虔诚信众,再选出高阶的来,估计同在沙子里榨油差不多。”

几个这些日子同当地信众和百姓们有接触的也纷纷附和此话,说了许多这里人亵渎神明、叫人苦笑不得的故事。

观主却缓缓摇头道:“去一地卖履,是去人人都穿鞋的地方卖好,还是去人人都不知道鞋是何物的地方好?他们如今这般情形,是因为他们还不曾醒来。

“一来还不知道神力的广大,不晓得虔诚侍神能得的诸般好处;二来还不知道自己一直一来犯的神戒,不晓得自己做错的事情有多厉害的神罚。

“只要把这两样细细给他们说明白了,叫他们见了‘真’,他们自然就醒过来了。这里的百姓愚昧如此,我们修行人想的应该是如何去救,而不是如何去笑,是不是?”

方才说得热闹的几个听了这话有些汗颜,立时都拱手行礼,连道“罪过”。观主也只一笑罢了。

如此众人心都捋顺了,便又聚在一处,开始商议如何在此地培养信众、长养神信的话来。

又说灵素昨日发觉自己神灵受困,晓得了厉害,终于顾不上什么神侍观主的话,专心想起自己的事儿来了。

从前有神识在,自己所见同凡人所见大相径庭,因自知是“仙”,与凡人不同本是应当之事,也不曾多想。如今再细想来,自己虽有神识是凡人所无,可自己的神识本就根源于自己的神灵,而凡人头上光团虽不能同自己的相比,却也照样顶着一个,无非大小强弱之别,且神识还可以减弱了入凡人之梦,如此说来,岂非凡人自身之架构亦留着长养神识之路?

再一个就是那些护阵的存亡了。遇仙湖的护阵可以叫人做上端阳梦,神隐庙、莽北、不求观的小护阵纷纷死在凡人集结的祈愿和忏悔之事上。这中间来往的没有她们修界用惯的灵力神识,只有凡人的心念而已。可见这凡人的心念却是自带灵能的,且能同阵法上的灵能相感应,这一点自己从前却也不曾深思过。

到如今自己的神识也难成倚仗了,也跟着凡人动起心念之力时,才猛然发现,这心念之力不仅能外放灵能,还能内络神灵。自己因错犯此间法则,以致神灵被缚,连着心念也同从前大不相同。虽此时还未见到效果,但想必心念亦会对神灵有流转影响。

想来也是,若说心念聚集时候能把修者所布护阵都损毁了,那若是没有一个吸收此等心念的护阵时,这些心念之能又流转何处,结出何样果子来呢?

静坐冥思时候,她哥哥当日以神识相传的那段识念就浮了上来,这回儿也体会到了自家哥哥的良苦用心。若是用言语传来,自己心念已乱,一样的话只怕也要读出不一样的意思来了。

现在她才算懂了她哥说的“苦在何处”的话。

自神识被锁以来,自己照样筹备过年,同从前一样酿酒做酱备办年货,只是一样的事情在自己心里却全不是一样的滋味了。事情并不曾变化,原是自己的心念因着别的事情起了变化,转而再看待这件不曾改变的事情时亦生出了变化来。

外物入心时候,都先经了自己的心念,自己尝到的滋味,原是心念对外物的解读所得。外物如一时候,心念已改,则心中所尝滋味亦改。

人所认的“常”,贫病为苦,但是若有人的心力达到某一阶层,心念观照贫病,并不以为苦,此人便在贫病中亦不觉苦。人又常以富贵为乐,若人心念无力,虽珍馐汇聚亦不觉美味,便亦无从自“富贵”中得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