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灵素入凡记 > 第217节

第21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如今倒是不用在家里同人斗智斗勇了,只是一个人的日子也未见的好过。从前齐翠儿虽嘴碎又喜欢瞒骗自己,好歹该她做的事情都踏实做了。自己换下的衣裳有人洗,回来就能吃上热饭,该换袄换袍了也有人张罗。现在倒是耳朵清净了,可这些全没人管了。

德源城还不是府城,可没有那么些洗衣娘子,自己的衣裳也只好自己对付着洗了。有心跟从前黄源朗似的雇个小童在身边帮着做这些杂事,可这价儿也有些压手,毕竟自己一门心思读书,没什么旁的出息,在旁人身上多用掉一分,自己身上就少一分,不上算。

省了银钱就得多受罪了,尤其冬天洗衣裳,那真不是人干的活儿!手都给冻得没知觉了。后来他就索性烧热水洗,只是这么一来,要漂几回还得等着水热,一盆衣服能洗大半天,也叫人恼火得很。

他也想着要不要再另娶一个,回家同爹娘商议了,家里的意思,都是叫他再等等。等考上了科考,得了功名,到时候有的是富家千金想嫁过来做官太太的,不是人财两得的好事儿?现在这时候这身份,能说什么人家?毕竟不是头婚了,难免遭人挑拣。

只要当了官,就没这个了,看之前那位去京里当官的,不是还为了换门好亲事特地和离了么?他这里倒省事儿了。若是半中间说一个来,没准到时候反费手脚。闵子清听了也觉有理,他可不想再娶一个齐翠儿那样目不识丁只晓得听戏的人物了。

可是这功名又哪儿是那么容易考的呢?想想接下来二三年还要这么过,闵子清觉着这日子都没什么盼头了。

方伯丰知道这回的考试结果,替人叹息之余又不禁有些恍惚。自己真正进农务司其实也没多少时候,可一回想起来好像过了许久许久,也不晓得是事情太多了还是主官换得太多了……

晚上同灵素说起,灵素笑道:“这一年年都是一样的,过了一年又一年,哪有特别长、特别短的说法?”

方伯丰道:“那怎么能一样。我想起小时候,总觉得那时候一年好像很长很长似的。可到了如今,却总是一不小心就又过了一月,一不小心就半年没了。加上看两个娃儿一天天长大,更有日月如梭之感了。”

说起两个娃儿,今天都没有回来,明日燕先生要去书楼里讲课,他们便也索性赖在了山上,只等明日一起回城。

灵素道:“今日我去山上,发现又多了几个不认识的人。好似都是燕先生请来的医道高手,正推敲我们弄出来的法子呢。谷大夫都说过,这人生气了,把脉能摸出异常来。我想着这些当大夫的肯定都晓得此事,应该会好好保养自己吧?结果好嚒!一吵起来恨不得比码头上喝醉了打架的还热闹!几个老爷子一大把年纪了,中气倒足得很……嗯,这么一说,大概平日还是保养得不错的……”

方伯丰听灵素在那里学人家说的话。她向来有这个毛病,你问她人家讲什么了?她不会给你几句话说出来,就在那儿给你演一个来回。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好的记性。

自从鲁夫子他们几路人马联手占了灵素家的山头,本以为不过是去散散心的,没想到却大有长居久安之势。尤其本来最“没法子”,只好跟着去的鲁夫子,如今却最觉得这样好。

他道:“从前虽也毗邻而居,到底隔着偌大的院子,没有如今说话方便。且你们整日闹的这些东西,我听着深里头也有许多共通的道理,竟同我这头也能连上。这些日子我这脑筋转得可厉害!没想到还有这样好处!”

尤其灵素同谷大夫琢磨的人情志与康健的关联,鲁夫子竟从他的书里头也翻了好些零碎记载出来。闹得灵素心里直叹,果然这些事情,其实人自己都早有觉察啊……只是如何把这些东西串起来,还得能说明白其中的流转变化,这可又是一个大难题了。

灵素早发现人喜欢具象的东西。比方有个什么机关设计,你给他们讲半天里头的构造,还不如直接给他们一图来得便当。因你说的什么上下左右里外等话,他们多半没那么快能反应出来。

可她如今捋明白的人身巧妙,都是神识探看出来的,就算她想叫人瞧,他们也瞧不见啊!

这些光流和小光团流转变化,若是用神识看,一眼就能瞧出来是什么地方不对。可人瞧不见这个“本”,那就只能从“象”上来了。这里头就多了好几层需人领会体悟的东西,且这言语字句又只能说个大概,这一道道传下去,灵素真有点担心最后的效果如何。

只是再难,做总比不做好。一万个人学了,有两个学会的,这两个就能救许多人了。所以她是知道这个难的,只是该费的劲儿还得费。

说完了山上的事情,方伯分又给灵素说起这回考试的结果来。

灵素听说迟遇安和闵子清都没中,想起陈月娘说迟遇安又要来回犹豫的事情,不禁失笑。

方伯丰问她为何发笑,听她说了理由,却叹道:“你莫要笑人。实在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己性子里的一个范式在。偏偏这世上事务繁杂,还真没哪个范式是都好或者都不好的。遇着合适自己性子范式的事情还罢了,若是遇着不合的,甚至为害的,这时候要挣脱自己寻常想事情做事情的老路子,那可就难了!”

这话闹得灵素想了一晚上自己行事的范式是什么,却也没摸着头脑。

没想到第二天燕先生上课讲的也与此相类。

他说给那些来书楼里听课的学生们:“你们如今走的这条路,是一条你们从前没走过,也不晓得该如何走的路,所以难免艰难。我们人过日子的点点滴滴,都不是自生的,都是同人学来的。越是打小就学在心里的,越难更改。

“尤其这读书,读这些将学问技艺的书,很费脑子。因这里头好多道理,不是糖糕、烧鸡、新衣裳这样眼见得着手摸得着,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东西的。道理都藏在事情里头,听的时候得费脑子去想,听懂了要用的时候更得费脑子衡量。这恐怕同大多数人寻常拍脑袋做事情的路子都大不相同。

“因和走惯的老路不同,所以就容易累。这一累了,又不关着立时的好处坏处的,就容易放弃。有句话叫做,‘老路好走’,说的就是这个了。

“你从前想事情、说话行事的路子,本来是给你造就了一个‘命’的。如今你们正努力读书、修正言行,能走上另一条不一样的路子,这很好。不过你们得时刻当心,那就是从前的那个‘命’,会一直想把你往回拽。要想真的跳出去,不是靠一两天的拼劲就成的,得靠长力。许多时候,许多人,也努力过,也尝试过,也发誓要如何如何过,可最终都还不知不觉退回到老路上了!逃‘命’,可没那么容易呀……”

灵素听着这话,忽然就想起迟遇安的情形来,再想想方伯丰昨日的话,只觉着后背阵阵发凉。

第385章 所图

一课已毕,各有所得。

毛哥同良子的煤饼炉子买卖很不错,不过那炉子都是在窑场里定的。这炉子卖得好了,窑场自己也做了卖去,毛哥一早料到会如此,倒是良子愤愤不平说了几句。

如今他们又雇了两个人来负责拌料,这煤末和土的配比是之前毛哥已经试好的,雇来的人只管出力气,毛哥和良子两个会事先把料都预备好。只是到了做煤饼的时候,还只能靠他们俩自己。

这日毛哥同良子商议,说要不要另外再雇几个人来做这个。他们两个虽是熟手了,可这东西做熟了也快不了多少,且有一天的时辰管着,再多也多不上去了。若想要出量,只能靠添人手。

良子便道:“咱们一共五副模具,还能再雇三个人来。只是……只是他们会不会回头就把咱们这东西学走了?”

毛哥也犹豫在这个事儿上。说了一阵,就没能定下来。

结果却是外头的事儿替他们拿了主意。

毛哥原先想着大概到了年底会有人仿出来,没想到才几个月,就有人也开始卖这带孔的煤饼了。只是模具大概不知道拿什么凑合的,上头的孔道也不整齐。不过不管怎么说,也有个六七成的意思了。

当机立断,毛哥就决定另外雇人。——横竖这东西仿制的立马就出来,还是趁着他们没做纯熟,自己这里多卖些出去才上算。

这时候良子给出了主意,他道:“要不我去我们村里寻几个人来。知根知底的,不用担心有什么鬼心思。且我们村里人老实,只要先说好了这东西万不能透露出去,他们就绝不会出去乱说的。”

毛哥觉着这主意挺好,等下一回良子家去回来,果然带了三个大叔一起来了这里。

棚子是现成的,索性几人齐动手,做了些土坯凑合搭了两间屋子住。毛哥又置办了些家伙什,之后做饭也方便。这么一来,这几个人就吃住都在了一处。晚上毛哥同良子要出去读书,还问他们去不去,把三位大叔乐得够呛:“得了,我们哪是读书的料!等我们认得那几个字,也差不多能进土了,还是趁早别费那功夫!”

后来混熟了,姚瓦匠经常过来给拿几条鱼几把菜的,他们听说姚瓦匠就常去上夜课读书,都挺惊讶,笑道:“你们外乡人真是心劲儿足,脑子灵便!那一点一划的,亏你怎么记住的!”

姚瓦匠笑笑:“小时候没那福气读书,现在好不容易有地方不要钱就能学认字,这便宜怎么好不赚?!”

结果过了几日,其中一个大叔就跟毛哥商量,他道:“小兄弟,我家大儿今年十四了,也有把子力气。你看他能不能也来你这里做活儿?”

毛哥手里一共就五副模具,听了大叔这话就有些犹豫,大叔不大好意思地道:“我这也是瞎琢磨……这不是你们都在读书认字么,我就想叫他也跟着学学。你放心,我管着他,绝不叫他偷懒。再有我们农忙时候要回家时,还叫他留你这里干活儿,他要不好,你就直告诉我!”

这话听得毛哥心里一动,毕竟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便老实道:“也成。不过您得稍等几日,不瞒您说,我们这干活儿的家伙什就这么些,要加人手我还得另外订做去,要不然干不了活儿。”

如此说定,另外两个大叔的孩子都大了,孙儿又还没出世,这读书不读书的同他们没干系。毛哥算了一回账,就决定另外再定五副模子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