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综]技高一筹 > 第63节

第6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祯从那扎细香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了三支,插在装满细沙的香炉里,“当日父皇仙逝之前曾经给儿臣留下一句话:‘如若有难,点燃此香。’”

他说话间已经用一个透着点点红光的火折子凑到香头处,“今日儿臣正值两难之际,只能恭请父皇圣裁了!”

堂上肃立的包拯与太师、丞相诸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莫非皇帝是被辽人气糊涂了不成,否则青天白日的又怎么说出这么一段堪称胡言乱语的怪话?”

冷不丁瞧见皇帝此番作为,别说三位重臣如同被人敲了一记闷棍般浑噩不知,就连刘太后也跟着焦心起来,唯有宋辞依然面色不改地笑看着那一柱已然飘散出徐徐青烟的细香。

这三支香也不知道是何种材料所制,外貌虽是平淡无奇,却能散发出一股好似具备勾魂夺魄之力的迷魂香气,只稍稍一闻就让人前尘尽忘、无骇无忧,恨不得生生世世沉浸在它勾画的曼妙仙境中。

不过片刻,恰在众人飘飘然如坠云端的当口,紧闭的大殿内突然出现了一道直窜云霄的清唳。

赵祯只觉得眼前猛然闪过一道黑白相间的影子,目光紧随之处,但见一只红首墨尾的大鸟缓缓在大殿上空盘旋飞行,时不时发出一声尖锐的鸣叫。

“好神骏……”

此物一出,赵祯忽然觉得自己的胸膛好像再也包裹不住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脏,只能用掌心死死压在胸口之上。

包括先前把皇帝所为当做笑谈的三位臣子也立时变得目瞪口呆宛若痴人,连同陈林在内,大殿上所有能够转动的眼珠子全都紧紧地贴在那只大鸟身上,恨不能脱框而出。

在众目睽睽之下,发出了最后一声鹤唳的大鸟徐徐落在宽敞的宫墙之前,又在歪头理了理翅尖的羽毛后乖巧地伏在地面。

不等赵祯想要上前去摸摸那只疑似先帝真身的仙鹤,在那洁白的墙壁上又缓缓浮出了一道莹白的影子,含笑立于飞禽身畔。

因着之前差点将先帝错认为一只仙鹤,此时赵祯也不敢再轻下结论了,只得朝对面那位不染尘埃、恍若谪仙的来客含糊其辞地问道:“不知这位仙者……”

来人轻轻一笑,“吾本是三清道尊手中的一柄拂尘,因受千年教化烟火熏染得以化为人形,后为寻机缘堪情关,特将万缕繁丝投入界下三千境以求修得正果。十八年前,本有最后一缕缠丝合该回还此身,吾莫名有感掐指一算,此物却与赵氏王朝有缘。而陛下身后的天佑帝姬,就是融合吾一抹分神的那位有缘人。”

“啊!”

因为对面的仙人一直被笼罩在神光中看不清面容,赵祯也只能从飘荡在空气中的回音里得出了一个往常想都不敢想的结论,“仙者是说,朕的皇妹竟是神仙投身而成?”

待对面的仙人颔首应是,赵祯不由得喃喃自语道:“难怪,难怪父皇在得知母后有孕后会那般欣喜若狂,又特特为皇妹取了天佑两个字,如今看来,果真是承天庇佑!”

贸然得知皇家秘辛,包拯四人都如同听奇谈话本一般神游天外,只有惊喜交叠的刘太后紧紧抓住女儿的手臂,生怕她被那位无人可及的神仙抢了回去。

“混沌初分吾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伴着一曲宛若仙音的金石之声,仍旧云里雾里、恍若梦中的赵祯及一干臣子只看见对面的仙人弹手一指,就有一道莹润欲滴的光泽随着他的动作没入天佑帝姬体内,又在游走全身后幻化出重重七彩宝光。

“此番因果已了,吾去矣。”

不及话音落下,众人但见这位始终不曾留下道号的仙人挥手一招便驾鹤腾空而起,在刹那间悄然远遁。

稍待仙音已渺,空荡荡的宫墙上只余下一缕清晖久久不曾散去,长泽于这巍然肃穆的殿阁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封神演义》

宋辞:女主又要祭出最拿手的老本行了,装神棍。=、=

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

以下是欢乐小剧场

――――诸位大人被下了封口令之后的焦躁日常。

包大人:“展护卫,你那媳妇,唉,本府真是一言难尽。”

王丞相:“柔儿,你可知,唉,爹没事,你去花园扑蝶玩吧。”

庞太师:“女儿啊!呜呜呜呜呜!!”

庞贵妃:“爹,你这是怎么了?难道那包黑子又在朝上与你作对了不曾?”

庞太师:“……为父心里苦,可为父不能说啊。”

第72章 9、

紫宸殿内, 高坐于皇位之上的赵祯惬意地舒展着眉眼, 静候那位自辽国而来的耶律王子入宫觐见。

而御阶之下肃穆而立的诸位文武大臣俱都神情古怪地暗中打量着那位突然冒出来、且三生有幸伺候在陛下身边的白脸道人。

只有熟知内情的包拯、王延龄和庞吉三人不免摇头苦笑, 虽然公主身份尊贵今非昔比, 可是让一介妇人女扮男装参加接见契丹使臣的大朝会也太过儿戏了些。

万一公主一时不慎在那耶律昊面前露出马脚, 再由使臣将此事传回辽国岂不是贻笑大方。

偏偏最该操心此事的皇帝反倒是一派来者不拒、斗志昂扬的作态,好像随时要下场与那契丹人角斗一番似的。

朝野内外, 多少获悉辽使来意的文武大臣亦是难免在心中抱怨皇帝不务正业, 眼看火烧眉毛了, 竟然还在紫宸殿里叫上了一位瞒神弄鬼的道人。

再联想到那位又是在大内设道场、又是督促道人著书, 甚至开宗立派沉迷不可自拔的先帝,更加觉得社稷堪忧。

“唉,皇帝如此胡闹,太后身为一国之母竟然都不曾过问,长此以往恐生不测啊。”

在一位位老大人愁肠百结的窃窃私语中,不改嚣张本色的耶律昊带着三位贴身侍从在小太监的唱名声中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耶律昊只是象征性地颔首致意之后, 便让随从递上了一本奏折,“这是我大辽国主让小王代呈的国书,愿辽宋两国永结万世之好。”

“哼!”

不满于小小辽国竟然将我大宋这等幅员辽阔的礼仪之邦安放在后, 大臣们全都不屑地瞪了那四位化外蛮族一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