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珠重生在六零 > 第74节

第7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田兆明在一旁却道,“妈,阿珠这段时间累坏了,后面还得复健,去医院。腿能不能完全好,还得看以后的。”

姚明珠疑惑地看向田兆明,兆明哥的腿更本没有问题,他只是长时间的睡觉导致肌肉韧带没有张力,这个只要锻炼就能好的。但倒是大哥田兆亮腿才是留下终身的残疾。姚明珠心里正不解时,田兆明却对她眨了眨眼睛。

秦小梅闻言,原本准备拿捏姚明珠的心思放开。自己儿子若是治疗不好,家里倒是全都要靠着姚明珠的,顿时止住了话语。

姚明珠租的地方不大,在医院边上的一个平方,两个房间。晚上睡觉时,姚明珠就让男的睡一个屋子,女的睡一个屋子,当然这样也避免不了打地铺。

田梗生第二日就带着秦小梅回了村里。姚耀荣跟跟着一起回去了。

如今村里也忙起来,张卫华跟县里申请,在村子里办了一个副食品加工厂,专门加工姚家村的东西。这个厂子是挂在姚家村村社名义下的,也是属于国家,因此可以收购和买卖农作物了。

因此姚家村附近的几个村都把剩余的东西拿到了姚家村副食品加工厂卖,然后换一些成品回去。姚耀荣因为会计算,在厂子里担任着会计的名头。如今正是忙着育苗的时间,很多东西要安排和规划,姚耀荣对自己这份工作也很上心的,于是就跟着田梗生一起回了姚家村。

秦云芳安排好了田心入学,帮姚明珠打理好租来的屋子后才回了村里。

接下来,姚明珠开始两点一线的工作,接孩子,帮助兆明哥做复健,五天进一次医院。两个月后,田兆明完全好了起来。而此时,田兆亮的工作也落实了下来,分在了市里的路政局。

想要富,先修路。

路政局还算个很吃香的部门,毕竟如今上面很重视这一块。

只是安市财政紧缺,每次修路基本就是寻找义务工,这样一来,在路政局里工作也比较辛苦。

田兆亮工作落实后就带着李秀秀和三个孩子到了市区。姚明珠帮忙把孩子弄到了附件的学校后,李秀秀进了工厂做活。而田兆亮则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只是没想到第一份竟然是安市到奎县这一段公路的修建。

田兆亮拿到一堆图纸却是懵了,让他指挥一群兵蛋子冲锋陷阵还没问题,可要他看这些图纸却是有些困难了。但田兆亮一时也怕被人忽悠,于是亲自上门找了姚明珠。

第102章

姚明珠拿着图纸看了一遍,看着看着却是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田兆亮见状问,“是不是有问题?”

“不是。”姚明珠连忙说,“大哥,规划上设计了两条道六米宽是不是窄了,这毕竟是县道,不是乡里的。以后车子多了,想扩也没有地方。”

田兆亮在部队开过车的,知道姚明珠说的是事实,“确实有这个问题,只是如今县里也没有多少车子,只是一些运送东西的卡车。咱们这边有奎江,轮船运输比较发达。陆地上这一块运输也不多。”

“大哥,咱们要以发展来看。”姚明珠回应,“你看,咱们安市到奎县的路在解放的时候扩修了一次,如今十年又要修了,这还是咱们国家发展缓慢的原因。如今你看,去年恢复高考,今年年初上面又再提倡发展经济,咱们国家若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那如今咱们修的路能满足需求么?不说别的,就说姚家村,如今咱们村里都建立了加工厂,即使有附近村子的购买,可那购买力也是微不足道。还得求外部的发展。要不然咱们村的厂肯定存活不下去。可朝外发展,那交通就是一大事儿了。”

田兆亮很是吃惊,“阿珠,厉害啊!我们回家这两个月,卫华就是在愁这个事情。如今幸好他有一个同学下乡到咱们市,后来通过工农兵大学安排到了安市的一个制衣厂。这么多年当了后勤的主任,负责采买这一块。卫华开了这个食品加工厂第一时间就联系了这个同学。咱们村里原材料便宜,成品价格也不是高,在加上路途不远。所以村里加工厂靠着这个厂子还能存活。不过,他在计划明年再开一个粮食加工厂,这样一来就愁销路了。"

“若是再开,那就得跑出去了。不仅限于咱们县里,还得看其他的县,甚至外市外省,还有那些水路不便的地方,所以公路和铁路运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阿珠,说是这个理,但财政预算不够啊。我手里这点钱,买原材料都不够,更别提付工资了。”

“那就收过路费呗。”姚明珠随口一来。

“过路费?”田兆亮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拍手叫,“好,好,这主意好。”

姚明珠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连忙补充,“大哥,收费也不能收这小县城的过路费啊。起码也是市与市之间啊。否则老百姓也承受不起的。”

田兆亮想想觉得有道理,点了点,“你说的对。我回去上报下,看能不能提高款项的问题。”

姚明珠摆了摆手。

田兆亮离开后,田兆民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见姚明珠在准备晚饭,于是上前帮忙。

“兆明哥,是王老师的电报么,电报说了什么?”姚明珠见状随口问道。田兆民身体好后就给王自成发了电报,想着询问工作的事情。

田兆民点点头,“是老师的。”顿了顿,又道,“阿珠,我们可能要去京都定居,你愿意去么?”

“愿意啊。”姚明珠立刻就回答,“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可想到了刚上小学的女儿,姚明珠犹豫片刻又问,“兆明哥,那田心上学怎么办?”

“那边有学校的,可以直接入读。”田兆民时候,“阿珠,我担心田心去那边不适应?”

“田心上学没有多久,跟小朋友感情还不是太深,应该能习惯的。”姚明珠应道,“要不问问她也行。若是她不同意,我就陪着她在这边把这一学期上完再说,你看如何?”

田兆民应了下来。

晚上田心知道自己要去京都读书时,小丫头竟然无比兴奋和激动,拉着田兆民不停地问,“爸爸,爸爸,我们去京都能见到主席么?爸爸,爸爸,我们去京都能看到□□广场么?能看到五星国旗么?”

田兆民无比耐心地解释着。

姚明珠看着父女俩温馨的场面,心里一片柔软,这一辈子真好,真幸福啊!

田兆民很快办理了田心转学的申请和证明,一家人收拾了东西,回姚家村道别后就起程上京都。只是离开时,姚奶奶拉着田心的手,满是不舍,眼泪都流了下来。

姚传崧心里的滋味更加难受,他过了半百才找回了家人,找回了孙女。老天对他还是不薄的,能跟孙女和曾孙整整相处七年多时间,他应该知足了。阿珠还有自己的人生要走的。想到这里,姚传崧就释怀了。不过却打算给阿珠安排安排的。心里忍不住琢磨着,京都还有那些人脉可以帮阿珠的。

秦云芳和姚耀荣更是心里也是无比难过。姚耀荣还好些,有村里厂子的事情忙碌着,分散了心。秦云芳其实很想跟女儿孙女一起生活,只是却又不能把老公放在一边,最后只能忍着不舍,抹泪让姚明珠和孙女离开。

姚明珠哭笑不得,“奶奶,爷爷,爸妈,咱们又不是生离死别,等我们在京都安定下来,你们也可以来的。反正爷爷知道怎么到京都。”

一句话说得姚奶奶满面微笑地点头,“好好好。”

跟姚家道别后,姚明珠和田兆明去了田家道别后,一家人从安市上了前往京都的火车。

从京都的火车站出来,看着街头穿着灰色衣服的人骑着自行车川流不息。姚明珠深深吸了一口气,自己要扎根京都了,这座未来让人充满向往,又充满压力的城市。

田兆民即将工作的地方是京都武器研究实验室,这所实验室是依托在京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自成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也是这所大学的老师。这个项目是国家重点保护项目,所以实验室的人都有一个外在的身份。王自成是大学老师,田兆民也如此,不过却是工程地质学分析老师。这是新的开的课程,是田兆民在攀市建设快三年累计的经验和实践问题分享。

因为田兆民的关系,田心上了这所大学今年刚成立的附属小学,原本就是为职工成立的,班级和人数都不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