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世子家养臣 > 第33节

第3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年,在朝野中如果说谁最忠心赤胆,那镇南大将军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从无战败之绩,手下胡人尸骸成山,守得边疆数十年安稳,我也曾佩服过他。”

从潘志遥的语气里,叶知昀没有听出一丝惋惜。

他一时没有接话。

潘志遥继续道:“即使是罪名加身,现如今依然有很多人推崇备至,这对于他的后人你,是福也是祸。探花郎,你与其等着皇上的旨意,不如自己争一争。”

叶知昀道:“如何争?”

“你觉得尚书左丞这个职业如何?”

“我记得尚书左丞是周越周大人。”

潘志遥淡淡道:“很快就不是了。”

叶知昀怔住了,周越是晋原帝一手培植的心腹,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就等着他接手尚书令袁丛仁的职位。

潘志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难道朝周越下手了?

潘志遥又朝他道:“如果你愿意的话,尚书左丞就是你的囊中之物。”

尚书左丞是尚书令的候选人,待个几年就可以位居尚书台之首,掌握朝堂重权,等同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叶知昀一阵头皮发麻,对方对朝局的控制比他想象中还要深,难怪晋原帝以前不愿意直接跟他撕破脸,想以软刀子废了他。

这朝堂之中,到底有多少潘家的党羽……

若是潘志遥知道,他的侄子和弟弟的死和他有关,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

叶知昀此刻的心境,无异于是在悬崖边行走。

他清楚对方为什么会选择他,以皇上对他的扶持,他是新科探花郎,是叶朔烽之子,今后朝野寒门一系将在他这里聚拢,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原本状元是最好的人选,赵安更不可能与权贵为伍,他被王孙贵胄排挤,经过袁家那档子事,已经完全成了皇帝的人,成了是潘家的敌人。

至于新科第二的榜眼潘怀,还是皇上为了稳住潘家做出的选择。

潘志遥的眼睛盯着他,“如何?”

在朝堂之上,权力和钱财面前,敌我之间的关系没有界限,仿佛杀父灭族之仇,也可以轻易泯灭。

“此事……我还需考虑……”叶知昀思绪混杂,他无法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陷阱,还是可以借此浑水摸鱼,让潘家和皇上斗得鱼死网破。

“嗯。”他的回答潘志遥并不意外,“走吧,这会筵席该结束了,我也该准备启程去雁门整顿军队,清剿匪患了,到时回来,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答复。”

边关一带匪患不断,侵扰村庄商队,皇上下令派太傅领兵清剿。

潘志遥虽然应下了,但同时要求御史大夫蒋老先生去做监军,蒋老先生是皇帝的恩师,太傅的意思再明白不过,皇上倘若背地里使手脚,雁门一行出差池,那么御史的身家性命也就丢在那了。

晋原帝花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还要担忧蒋老先生的性命,才把潘志遥调离出长安。

筵席结束,叶知昀跟司灵打了招呼,和潘志遥一行人一起出宫,正逢皇上他们围猎归来。

他面前的这一幕,真是诠释了冤家路窄。

巍峨高耸的宫道一眼望下去,人影如同蝼蚁,偏偏是这些蝼蚁,有着俯瞰天下的权力,晋原帝端坐在步辇之上,身后仪仗队伍延绵,左右两边是兵部尚书燕王、尚书令袁丛仁、新科状元赵安,金吾卫将军严恒和张孟。

李琛牵着黑鬃毛骏马,肩上停着海东青,迈着漫不经意的步伐走步辇旁边,众人浩浩荡荡的往里进。

肃杀的寒风穿过狭窄的宫墙中,吹得仪仗队伍中华盖流苏飒飒作响,起势大作,凛冽的卷向对面。

皇上张皇榜赐筵,按礼诸多朝臣也进宫来贺,潘志遥随行十几位武将,清一色贯甲提兵,威风凛凛,潘家嫡系几个官员俱是一派不拘言笑,神色肃穆,像是锐利的出鞘刀刃。

两方人一进一出,朝对面而去,叶知昀走在潘家其中,感到四周的气氛都几乎凝固了。

潘志遥在前面一抬手,身后众人乌压压停下,等到皇帝的步辇行到跟前,才纡尊降贵一般拱手施礼。

这举动实在太过嚣张,叶知昀看得心惊肉跳,晋原帝脸上怒色一闪而过,变得阴晴不定,沉声道:“太傅此行前去雁门奔途跋涉辛苦,待除去匪患归来,朕必有重赏。”

叶知昀心想皇上动怒的日子还在后面呢,待尚书左丞张越事发,他只怕是要暴跳如雷。

潘志遥道:“谢陛下。”

话刚落音,李琛朝潘家众人走来,潘志遥朝他投去目光,李琛视若无睹,直接走到后方少年面前,揽过他的肩膀,“怎么急着出宫?不是让你等着我吗?”

叶知昀被他一揽,踉跄几步,跟着他的脚步往前走,“没想到世子正午就回来了,我是打算去围场找你。”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他们身上,燕王咳了一声,对皇上道:“陛下,今日狩猎太过匆忙,朝中还有要事没有解决,该回御书房处理奏本了。”

晋原帝看了一眼潘志遥,吩咐道:“嗯,郑柏,把那些野味分给太傅,探花郎,今晚也留下来用膳吧。”

第46章

在宫里和一众新科进士用完饭, 回到府里已经更深露重,叶知昀想了想,把尚书左丞的事情告诉世子。

李琛正躺在树下的藤椅里, 晃荡着一条腿, 手里拿着雁门附近一带数个关隘的驻军卷宗,慢悠悠地翻上一页, 从嗓子里模糊应声:“尚书左丞周越是个战战兢兢的老顽固,潘志遥要拿捏他, 势必招来周家的反抗。”

叶知昀看他没有放在心上的样子, 依然在翻那册卷宗, 便问:“世子是在担心太傅前去雁门剿匪一事吗?”

李琛把头向后一仰,望着残星几点的夜空,长长吐出一口气, 道:“雁门异动,背后估计有胡人在作乱,他们的手已经从西域伸过来了。”

他那副神情已经表明了心里在想什么:朝中这些武将,不滚去边疆待着, 一个两个都赖在长安滋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