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民国俏厨娘 > 第65节

第6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阿俏不依,上前咯吱寇珍,两个女孩嬉笑成一团。阿俏这才发觉,昔年那位古板严苛的“训导主任”,性情已经开朗得多了。

“对了,阿俏,你回省城之后,有什么打算?想不想将你在静观大师那里学到的在省城好好露一手。”玩闹之后,寇珍顺手捋了捋耳边的几绺散发,换了一张严肃脸。

“我正有此意。”阿俏点点头,将回城之前,她与张老板所商量的一切事宜向寇珍和盘托出,“这样我可以摆一道以‘云林菜’为主的席面,或者,干脆在省城里摆一次‘辋川图小样’。摆席面的场地和材料费用我都可以请张老板帮帮忙。”

“辋川图小样?”寇珍惊讶地问,“你竟然能做辋川图小样?”她随即由惊转喜,拉起阿俏的手,大声说:“这太好了。不如,不如我俩一起……我现在能做‘素蒸声音部’了,我俩干脆一道摆一席仿唐五代的‘烧尾宴’吧!”

素蒸音声部?

阿俏闻言也愣了一下。

这“素蒸音声部”与她的“辋川图小样”一样,乃是一道天下驰名的“看菜”,几乎就是专门用来看的菜不是中看不中吃,而是叫人一见了就不忍心下口。唐代有十部乐,唱歌伴奏的人就叫“音声人”。而“素蒸音声部”就是用素菜和面,蒸出七十个模拟蓬莱仙境音声人的面人。这七十个面人的服饰、姿态、面部表情,全都各不相同:有弹琵琶的、有鼓瑟吹笙的、有翩翩起舞的,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由七十人组成的,盛大的仙乐歌舞场面。

这道“菜”,本是唐代“烧尾宴”一道最重要的大菜。这道菜能做出来,相当于将唐代饮宴的巅峰“烧尾宴”复原了一半。

“我有‘素蒸音声部’,而你能做‘辋川图小样’,这样我们两人的技艺加起来,正好在席面上呈现盛唐气象。”寇珍越说越兴奋。

“我还有个主意,早先剩我一个人在省城的时候,就有那好事之徒想要撺掇我寇家和你阮家比试一次,看看这私房菜谁家能做得更胜一筹。不如这样,我们干脆借比试的名义,把人都请过来,然后联手摆这一席‘烧尾宴’,这样既替你打响了名号,我也跟着沾光,也好教那些闲人晓得,我寇珍,和你阿俏,我们两个是情谊不容旁人挑拨的好朋友!”

“好啊!”阿俏望着寇珍,也觉这是个绝妙的主意。她听寇珍说得恳切,心里颇为感动。须知她两年不在省城,这个地方是人一走茶就凉的,所以如今她的人望远远不及寇珍。寇珍此举,乃是真心实意地提携阿俏。

接下来两人便商量了摆“烧尾宴”的细节,彼此分派了任务,各自去忙。

按照寇珍的主意,两人是打了“比试”的旗号向外宣传,实际上则是联手摆一出大席面,期望达到震撼世人的效果。

于是阿俏通过阮清瑶去寻一名记者。阮清瑶别的不行,但是在“黎明沙龙”里混得久了,人脉很广。她很快就给阿俏联系上了一名省城报社的年轻记者,名叫上官文栋的,两人约在一间咖啡馆里见面。

上官文栋听了阿俏的想法,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问:“所以你们两人名义上是打擂台,可实际上却是联手演出。我若是文章写得天花乱坠的,回头旁人问起来,你们该怎么解释?”

阿俏见对方问得犀利,点点头说:“这个您尽可以放心,我们准保宾客前来,一见了这席面就能彻底忘了‘打擂台’这回事儿。”

上官文栋想了想,说:“你们的故事很有意思,到了你们比试……嗯,不对,是联手表演的那一天,我也能来,写一篇后续报道么?不用坐在席面上,能让我看见席面,把这场面和氛围都能写出来就行。”

阿俏当然没问题。两人将诸事谈妥,从咖啡馆作别,上官文栋就回报社去了。

阿俏则从鼓楼闹市往阮家大院那边慢慢走过去。她两年没回省城,城中已有不少变化。阿俏一抬眼,远远地见到上次她与姜曼容比试切磋的那间“醉仙居”,记起母亲宁淑曾经提起过,“醉仙居”现在已经易主,原主凌老板回乡养老去了。

然而眼前的“醉仙居”看起来依旧富丽堂皇,巨大的金字招牌高悬楼上,一楼大堂里人来人往,生意兴隆。这新主人将此处经营得不错。

阿俏信步往前,在一间橱窗跟前停住了脚步。

橱窗里陈列着日常用的青瓷碗碟,用聚光灯照着其中最精美的一两件,叫人自然而然地将视线投在那两件上。青瓷表面泛着质朴而柔和的光线,这提醒了阿俏:是了,初回省城,她想要凭借一道“辋川图小样”扬名立万,光有美食还不够,还需要美器。

她信步走进“知古斋”,一名伙计前来招呼。阿俏终于还是不敢提沈谦的名字,只向伙计说了要求,她想要釉面质朴大气,边长在一尺二寸以上的方形素白色瓷盘,而且一要就要二十个。

“这个……”轮到伙计挠头了,“这位小姐您请稍候一下,我得请示一下我们老板。”

阿俏赶紧摇手,“我也只是随意一问,若是贵店货不趁手,也不打紧。”

方形瓷盘本就极少,何况还是那么大尺寸的,烧制不易。不过若说做“辋川图小样”,却还是方形的瓷盘来得好。她早先在惠山做过的那一次,用的是圆形盘,虽说已能震住前来观赏的诸位香客,可到底还是缺了点什么。

那伙计赶紧留她:“您千万别走,要是错过了您这样的主顾,我们老板铁定要教训我。”说完那伙计转身就跑,咚咚咚地往楼上去。

阿俏独个儿留在知古斋一层的铺面里,满眼俱是书画文玩,可她却无心欣赏,心里既期盼又忐忑,不知沈谦是否会来见。

少时是那伙计眉花眼笑地下来,阿俏见到,稍稍舒了一口气,心头却有一点小失落。

“我们老板说了,这位小姐您什么时候要这样的物件儿,我们在那之前一定送到就是。”

阿俏说了日子,又问:“我该先付一点定金吧!”

伙计赶紧摇手:“这……您连东西样子都没看到,就能将这事儿交给我们‘知古斋’,我们哪里敢让您破费?自然是等东西到了,给您过目确实是您想要的,再说这价钱也不迟。”

阿俏“唔”了一声,点点头,谢过那伙计,转身出门。

她沿街走了几步,突然回头,往知古斋二楼亮着灯的办公室看过去。办公室窗前空无一人,阿俏便低下头,脚下蹬着的粗跟皮鞋在地面上磨了磨,随即转身,默默地沿着街道离开。

沈谦在二楼办公室窗前立着,避在窗内,正以手支颐,猜她已经离开了,才稍稍探出头来,远远望见她发上别着一只名贵的玳瑁发夹,免不了微微抬起唇角。

人说思念像酒,酿的时间越长便越醇厚。他盼着下一回见她的时候,能饮一盅又甜又醇的好酒。

出乎阿俏的意料,寇珍所在的寇家,将这次“烧尾宴”的地点,定在了已经易主的“醉仙居”。

“醉仙居”易主的全过程,瞒得住外人,却瞒不住寇家这样的人家。阿俏一问起,寇珍立即去帮她打听,不多时就得了消息,原来这“醉仙居”的新主人,不是别个,而是本省商会的会长,巨贾曾华池。

阿俏对这曾华池有些模模糊糊的印象,记得阮杜两家比试的时候他是首席评判来着。只是这人看着与人为善,总是笑脸迎人,可是阿俏总是不喜。

“这凌老板当时是犯了事儿,手上沾了人命,不得已,卖掉全部家财以求脱罪保命,所以才卖了‘醉仙居’的。知道这事儿的人都说曾华池占了个大便宜。那价格……啧啧啧,这么赚钱的产业,常人决计不会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的。”

阿俏听了,心中更有些烦乱这事儿听着就像是有猫腻。

可偏偏在这“醉仙居”摆宴,是寇家定下来的事,寇珍一片好心,阿俏自然也不能以自己的一片好恶来左右旁人的决定。

“唉,阿俏,你放心吧。曾华池与我义父是多年的好友,看在我义父的面子上,‘醉仙居’这次肯定会用心来帮我们的。”寇珍安慰阿俏。

“再说了,你上回也看到的,醉仙居三楼那么敞亮的大厅,省内独此一家,‘小蓬莱’什么的都是比不上的。那样开阔的地方,用来摆‘烧尾宴’,才是最好。”

阿俏听寇珍这话说得在理,不由点点头。须知“烧尾宴”乃是唐时名宴,讲究的是辉煌气象。若是场地逼仄,宾客前来,全挤着坐在一处,那就是“小家子宴”,与“烧尾”二字没什么关系了。

想到这里,阿俏就点了头,拉着寇珍的手,笑着说:“那感情好,一切全听你的。”

本省商会会长曾华池的私宅就在距离醉仙居不远的闹市之中,是一出清幽典雅、闹中取静的大宅院。宅院旁边还有一处小院,与曾家宅院有一道暗门相连。

曾华池入夜之后才从这道暗门过来,敲开小院最末一进的月洞门,有女仆引他进门,“老爷,您来得正好,三姨太正在等您。”

曾华池不禁一阵心痒,搓着手对那女仆说:“这里没你的事,你下去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