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将军家的小夫郎 > 第74节

第7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兄弟有慧根!”中年男子赞道,正欲再说,坐在他左手边那个一直闷不做声的男子暗地里扯了下他的袖角,于是中年男子冲孟泽笑笑,不再说什么了。

既已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孟泽这边也消了疑虑,将托盘收起,快步下楼去。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三人吃完粉,从楼上下来了。孟泽正在收拾碗筷,中年男子冲孟泽点点头,跟着同伴一道走了。

这事儿原本不起眼,孟泽没几天便忘了,直到严县令兴致勃勃跑来吃粉,顺便告知平遥县石碑的事情要结案了。

“这么快就结案了,背后的主使到底什么人呢?”

“这事儿说起来有些乌龙。“严县令叹道,“自从得了你的提示,上头就换了个侦查方向。大伙儿从石碑开始查,人手多,加上这石碑也有人在研究了,所以线索很快就显露出来。这石碑,其实是前朝的东西,埋在江底很多年了。这点,从石碑本身的冲刷痕迹和上面的字迹可以辨别出来。确定是前朝的东西后,平遥县衙有个老吏,也想起了一些事情,还找出了一本县志。大伙儿把县志翻了一遍,再次确认了。”

“前朝的东西?”孟泽有些疑惑。

“不错,是前朝的。县志里面记载,前朝末代皇帝宠爱一个妃子,十几年没上朝,政务都荒废了,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坏,陆续有人揭竿而起。为了名正言顺,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神迹’,平遥县也有一个,当时的县令怕惹祸,命人将这东西丢到江里去了。”

“既然是前朝的东西,为什么会传播得这么快呢?”

“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另一件事了。石碑是前朝的没错,但弄出这么大传言的,却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个“混元教弄的。

“混元教?这是个什么教派?”

“在平民百姓当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教派,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严县令神情严肃。显然,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役夫当中就有信这个教的,回去便把这事告诉教派里的先锋,先锋又请示坛主。坛主开坛占卜,随即宣布占卜结果,说这是天意,是天道安排他们来拯救国运。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传开了!”

严县令这么一说,孟泽突然想起前些日子碰到的几个吃粉的客人,难不成他们也是这个混元教派的不成。

“这可真是凑巧!”

“谁说不是啊,本来以为是个大阴谋,朝廷如临大敌,派了要员来查案,查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个结果,真是出人意料。”严县令叹道。

“那个什么坛主抓到了没?”

“没有!”严县令摇头,“听信徒说,混元教的坛主四海为家,漂泊不定,发展一批信徒之后,就去辗转去另一个地方!”

“朝廷来的钦差大人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么?”孟泽问道。

“不能接受也能接受,大伙儿都看着呢。不过,这对我们来说,确实很好的结果。若是这案子真是别有用心的人弄出来的,到时候可真会闹得山河变色。”

严县令说得隐晦,孟泽却品出了他的意思。钦差大人是梁贵妃一派的人,若是查到这事儿跟支持太子的人有关,那太子的麻烦可就大了。

“如此说来,在店铺里刻字的也是这个教派的人干的罗。”

“应该是的,朝廷派人来查案也不是什么秘密,混元教派的人耳目众多,知道这个消息也不奇怪,他们就是想把更多人拉下水而已,好搅乱视线!”

“如此看来,这个教派也并不纯粹!”孟泽评论道。

若是纯粹的教派,就不会掺和到政治事件里面来,更不会为了保存自己,把更多无辜的人卷进来。

严县令点头,正色道:“你说得没错。这混元教盗用佛道经文,生搬硬套,蛊惑人心,就是一个下九流的教派。”

第137章 吉祥热卤

平遥县石碑的案件结了,朝廷派的钦差大人动身返京,惊惶了一个多月的人们终于可以歇一口气,随心所欲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孟泽也把制作热卤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还新招了一个老师傅。

这个老师傅姓胡,叫胡有德,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因为在家排行老二,人称胡二。

胡老师傅并非大酒楼的厨师,而是一名普通的掌勺人。早些年,胡老师傅带着两个儿子,在不同的城镇和乡村里奔波,给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做菜,办酒席。

一晃几十年过去,两个儿子相继娶妻生子,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安了家。胡老师傅在大儿子家住了些日子,又在二儿子家住了些日子,觉得不习惯,最后跑出来自己找事做。

“年轻时跑惯了,老在一个地方待着,总觉得这人没劲得很。“这是当时胡老师傅来应聘时说的话。

孟泽尝了胡老师傅做的菜,比普通的家常菜味道还要好上几分,便将人留下了。

粉面铺的生意越来越好,王哥的手艺有限,店里确实需要一位专业的掌勺师傅。再者,胡老师傅的刀工着实了得,比起酒楼的大师傅来也毫不逊色。

师傅招到了,孟泽就开始定卤菜的品种。

素菜好弄,光是豆制品,就能弄出好几样。香干、千张、捆鸡、腐竹皮等等,另外还有木耳、韭菜、藕片、毛豆可搭配。

然而,荤菜却没素菜那么好定。

其一,是这个时代生产力低下,食品工业链极其不发达,导致肉类的品种少。

譬如,孟泽想卖卤鸡爪。这想法好,但上哪儿去找那么多鸡爪去?想卖卤猪蹄,一家人吃就行,想大量买,对不起,没有!想卖牛肚,这年头牛都不能随意杀,还想卖,简直嫌日子过得太舒坦,得找个衙差给你松松筋骨!

其二,甭管什么品种,只要是肉,价格都贵,能放开肚皮吃的人家可不多。

孟泽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胡老师傅知道后,笑道:“这有什么为难的。鸡爪难凑,就从猪身上下手!猪肉是贵,但猪耳朵、猪尾巴、猪鼻子、猪舌头,这些都是便宜又好吃的肉菜,做成卤菜正合适!你若是嫌弃分量少,多找几个屠户,长期订不就成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孟泽大手一挥,干脆将这事儿交给了胡老师傅去办。

胡老师傅也没让孟泽失望,往外面跑了几趟后,就跟三个屠户打好了关系,让他们每日定期送肉来。

“你瞧,这样每日至少有六对耳朵、六条尾巴、六条鼻子、六条舌头。猪蹄不定期,这样凑起来,你每日的荤菜也就够了。”

孟泽点头,刚开张么,这些肉确实是够了。

荤菜、肉菜的种类都定好了,孟泽就开始配置卤料,熬制卤水,为卖热卤做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