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参天 > 第268节

第26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离落雪当日说的是阴麓,阴麓多指背阴的后山,二人去到后山,果然发现天坑一处,位于荆棘和杂草丛中,周围还有几棵参天大树。

这处天坑很小,洞口不足一丈,定睛环视,周围不见异类气息。

二人落于天坑边缘,向下探望,下面果然是一处幽深水潭,与寻常死水不同,这处水潭非常清澈,底部想必有泉眼,泉水上涌,自距洞口五丈处透过四壁石缝流往别处。

在水潭正中生有异种荷花一株,这株荷花与寻常荷花不同,叶子不过铜钱大小,分为黑白两种,数十片荷叶围绕着中间的花苞环绕铺展,黑白各半,彷如一面天成地就的太极图,而太极图的阴阳双眼各有黑白莲花一朵,此时可能不到花期,花苞未展,尚未开放。

由于泉水清澈见底,水下和周围的情况一目了然,想象中的看护异类并不存在,之所以没有异类守护,想必与此处特殊的地势有关,这处天坑上窄下宽,如同瓶颈,进去容易,却不得出来。

“我自这里等它,你早些去吧。”元安宁催促。

南风远眺东南,“它距此不过百十里,等它一等。”

元安宁闻言疑惑歪头,此处离长安还有不短的距离,即便南风即刻动身,也不见得能在入夜之前赶过去。

“等等,等等。”南风抬了抬手。

元安宁虽然不明所以,却也没有再问,想了想,出言说道,“我长安故宅的东屋有处密室,密室的桌案上有个木盒,里面还有几枚震天铜雷。”

南风点了点头,震天铜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火器,威力有限。

“我会尽快赶去,若是去的晚了,就往当日你与我治伤的城南破庙。”元安宁又道。

南风又点了点头。

“对方以逸待劳,必有万全准备,你此去异常凶险,又无八爷接应,”元安宁说到此处深深吸气,不问可知是想叹气,可能是想到叹气会影响南风士气,便不曾长叹,而是轻轻呼出,与此同时出言说道,“好在他们不知道你已复明,想必会有所懈怠。”

南风摇了摇头,“李朝宗可不会轻敌大意,这老东西奸诈的很,便是狮子搏兔,也会用尽全力。”

“你有何打算?”元安宁轻声问道。

“现在情况尚不明朗,想太多也没用,去了再说吧。”南风随口说道,他此时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李朝宗,而是来自元安宁和诸葛婵娟,他在发愁救了诸葛婵娟出来,以后该如何与她们相处。

又等了半柱香,水虺终于到了。

水虺一到,南风立刻出手,俯冲而入,在落水之前抓住莲花叶柄,与此同时右掌发出灵气轰击水面,借力回掠,将那莲花一并带出。

异类的本能比人类要强上许多,知道什么东西对自己有用,眼见南风带了莲花上来,立刻蜿蜒上前。

待水虺靠近,南风扯下那段长约尺许的赤红莲藕,反手扔给了它。

水虺低头衔起,仰头吞咽,咽下之后又看南风。

南风又摘了那两朵尚未开放的荷花给它,水虺逐一捡食,转而高昂其首,缓缓抬垂,当是在冲二人道谢。

眼见水虺无心吞食莲花的剩余部分,南风转身元安宁说道,“我得走了,你放心,我不会乱了方寸。”

元安宁点了点头,原本她还疑惑南风为何迟迟不走,此番终于明白了,但凡灵物都有补气效果,南风是想拾点牙慧,补齐自己晋身太玄所需的那一成灵气。

“你与我的那枚还阳丹我留给了胞弟,我会往颍川寻他,若他不曾使用,我就带去给你。”元安宁说道。

“应该够了,别麻烦了,我走了。”南风摇头说道。

言罢,待元安宁点头,便纵身跃起,凌空西去……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喜之日

“多加小心。”元安宁高声呼喊。

南风闻声回头,“你别忙走,等它幻化蛟龙,许诺好处,尝试收它为坐骑。”

“好。”元安宁回应。

说话之间,南风已经去的远了,便不曾再与元安宁说话,提气加速,疾行向西。

此时已是申时,再过一个时辰就是黄昏,成亲又被称为昏礼,皆于黄昏时举行,此处位于东魏中部偏西,距长安有一千多里,一个时辰之内肯定无望赶到,只能竭尽全力,越快越好。

那簇荷叶还抓在手里,莲花和红藕已经被水虺吞食,但剩下的这些也并非糟粕,亦有补气之效,只是药力不如莲花和藕根那般强劲。

咬一口,又酸又涩,着实难以下咽,但难以下咽也得咽,此去长安不啻于自投罗网,只有晋身太玄才能扭转劣势,而眼下唯一能够补充灵气的就是这些酸涩的荷叶。

由于不曾立刻消化,便不知道荷叶蕴含有多少灵气,为策万全,只能全吃了,但这东西实在难吃,酸涩不说,还发苦。

眼下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至于这些荷叶能否补齐晋身太玄所缺的那一成灵气,只能靠运气了。

之前有八爷充当脚力,他便很少施展凌空飞渡,此番为求快速,灵气催到极致,也不等到五里气竭,掠出三里便落地借力,犹如疾风过境,风驰电掣,疾行向前。

疾速飞掠的同时,南风稳住心神,静心思虑,在此之前他一直在纠结如何与诸葛婵娟和元安宁相处,并未就李朝宗和诸葛婵娟的昏事细致推敲,正好趁着赶路的这段时间推敲揣摩一番,以免去到地头儿仓促应对。

首先能够确定的是李朝宗并不知道他已经回返中土,因为他才回来两天,而李朝宗纳娶诸葛婵娟的消息在此之前早就传扬出来了。

李朝宗将昏事早早的传扬出来,自然是为了让他听到风声赶过去阻止,他若是去了,等待他的自然是陷阱埋伏。

他若是不去,李朝宗也没有白忙一场,他不去就表明心里没有诸葛婵娟,届时李朝宗就有了挑拨离间的理由和说辞。

诸葛婵娟可能并不希望他以身涉险出现在那里,但他若是不去,诸葛婵娟也一定会非常失望,女人的心思就是这般奇怪。

再之,诸葛婵娟为什么肯嫁给李朝宗,当日诸葛婵娟去李朝宗的别院救他,虽然事后因为胖子请了元安宁过来而拂袖离去,却也不至于因此就与他彻底反目并答应嫁给李朝宗,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既然诸葛婵娟不是心甘情愿嫁给李朝宗的,那李朝宗是怎么让她同意这桩昏事的?

肯定不会是强迫,因为前往道贺的人太多,李朝宗不可能捆了诸葛婵娟拜堂,可是除了强迫,诸葛婵娟也没有嫁给李朝宗的理由。

想到此处,就成了死结,诸葛婵娟为什么肯嫁给李朝宗,得赶到地头儿才能搞清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