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祯娘传 > 第99节

第99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总之,再加上别的缘故,这些招人的写明了只要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正当年的健康男子和妇人。

不过对于这些流民来说,这也不算什么特别刁难的地方——本地遭灾了,头一批死的当然就是那些年老体弱的和幼儿。后来路上赶路、饿肚子等又能筛掉一批,如今能走到州城这边的,除了格外有运道的,也只有那些青壮了。

那同乡看了慢慢围拢排队的那些人一眼,同这对兄弟道:“若真是要去的话,就多多找些同乡一道去吧,到时候到了吕宋也好有个照顾,不只于被人欺负了去——而且也要和亲戚朋友说好。像我这个已经报了名的,当晚就要去码头那边临时的窝棚住着了,只有那边才管饭,也是怕咱们跑了的意思。”

听到管饭,头发乱蓬蓬的咽了一大口口水:“这难道是真的?就算是在码头上等船的时候,朝廷也是管饭的?我倒是听原先在码头上看过的兄弟说过,说是能吃干的,还能管饱!”

那同乡这时候总算脸色好看了起来,笑道:“这件事却是真的,不是官家这样说,而是底下见过的都这么说,想来也不是骗人的了。何况朝廷是要咱们这些人做事去的,若是饿垮了身体,也就不能做事了!这其中是有道理的。”

这句话却是说的真了,足够让人信服。实际上事实也是这样的,精细的面粉、稻米不一定能管多少,只能参杂着来,但玉米面、红薯面、土豆这些东西,却是结结实实管够的。

与此同时一些主管吕宋招人事务的官员也在商议了,其中一个在茶室中给同僚沏茶道:“这就是一项顶顶磨脾气的差事了,好处一文没有,琐事却是一大堆。中间但凡出了一些事,总是咱们两头不讨好。”

其实哪里有他说的那样不好,凡是差事总是有好处的,过手就是油,见者有份的事情都是知道的。譬如这次往吕宋招人,看着是没得好处,琐事确实多。但为了做成这件事,朝廷拨了银子的,吕宋也送了钱过来,落到手上的总能有一些。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这些人不知足罢了。

旁边一个穿青色直缀的老大人围着茶杯转了转,喝了一口茶才慢条斯理道:“这就是你的急切了,这种事就只看得到眼前这一些。现在这些百姓对去吕宋都有疑虑,自然没得什么好处了。再略等一等,后头有了榜样,他们就愿意出钱去了,到时候还不是两头抽水?”

凡是要现在下决定的,那就是真的穷的底掉,完全没得办法了,不管怎么说去吕宋不会比留在大明更没指望了。反之,还能够犹豫着去不去的,那都是多多少少还有一点微薄家底,至少一两月内饿不死的。

到时候他们有了榜样,再想要去的时候,就不是现在这样官府求着的姿态,非得花钱不可了。别看一个人压榨不出多少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都是老话了。一船船的人运出去,总是一笔不少的了。

更何况实在没得钱的就让它们签文书,抽出以后在吕宋金矿和铜矿做工的工钱就是了,这么多的法子,难道还发愁没得钱拿?这些在大明做老了官员的人精,哪个不是捞钱的个中好手,那真是油锅里的铜板都敢捞出来花的主儿!

大明这边是急切着捞钱,吕宋这边,周世泽也在为钱着恼。说过如今大明境内招人和吕宋开矿的前期花费都是靠着朝廷和吕宋自身筹措,而其实内里吕宋承担了更大的一部分,这也是莫奈之何了,谁让朝廷也两手一摊,实在没钱呢!

而吕宋这边有什么钱?之前打仗的战利品,一部分上缴给了朝廷,一部分给东南水师瓜分了,另有一部分则是大明的官员们各有分润。至于留下给吕宋的,也只有还没得及运送出去的那一部分了。

这些单看也是一笔大财了,但花到国计民生的事情上,那就是杯水车薪。眼看的快要用尽了,吕宋的各样事务却还远远没到落实的时候。周世泽作为主官只能叫来几个属官问话道:“朝廷说好的银子还没有下来?”

几个属官也只得苦笑,其中一个留着八字胡是这几人里面打头的,沉吟了一会儿也是他先开口道:“大人以前在行伍里打转的多,咱们这些官场里的事儿并不很清楚,凡是指望找上头要钱的,上头说的再好,不到手上也不能信。”

听到有这样一茬,周世泽皱着眉头道:“还有这种道理?这也太不讲究了一些——我是说大把的事等着咱们去做,要是没得钱怎么做?难道朝廷的官员连这个都想不清楚?”

周世泽原本都是做纯粹的武官,往朝廷要军饷的事儿没有他一肩挑的道理。实际上朝廷也不敢轻易短了军营里的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换了一帮军油子,那可就真不好说了。一但闹起饷来,哪一回不是震动朝野!

至于现在这些属官说的事情他还真是一点不知道,等到散了也没商议出一个条陈,等到回到总督府还和祯娘道:“我以前竟不知还有这许多门道,这也罢了。只是最后他们话里话外竟是让我与你商议一番,这是什么道理?”

周世泽现在是满脸不解,按理说男子汉在外面的事业也常有和妻子商议着来的,毕竟是‘贤内助’么。但是也没有事事都说的道理,一个是显得无能,另一个他可是朝廷命官,办的事有许多都是要保密着来的,哪能和祯娘一秃噜都兜了出来!

祯娘倒是明白了那些人的用意,她是真的比周世泽更解这里面的门道,只是略微想了想就与周世泽斟酌着道:“你知道这样的情形都是怎么解决的——要知道事情还是要办的,特别是那些要紧的,总不能黄了罢。”

祯娘说的有条有理,缓缓把两种不同的解决路子道来:“其中第一种是上头有人,那些要紧位置上有能说话肯说话的自然不用发愁。每年朝廷花钱都是有数的,他们只管把你的条陈放在计划内,自然就有钱了。至于哪个的条陈被挤了出来,那就是别个的事情了。”

周世泽做官也许多年了,说是没有认得的同僚那就是笑话了。但是那些在银钱上说得上话的人,要么就是专管银钱。要么就是权倾朝野,指使得动那些管银钱的。前者都是文官的营生,周世泽这里并没有什么人脉,后者倒是能联系地上几个。

——但是么,一则周世泽觉得这才是第一件事就这样运作起来,心中不乐。二则这样的大人情该用在最要紧的情形上,这时候用,说实在的,有些杀鸡用牛刀了。要知道,周世泽自己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还是有些算计在肚内的。

祯娘知道周世泽的心思,弯了弯嘴角道:“我知道你,若是你那里不方便,我这里倒是有一些恰恰好的人情寻的着,正合这里使——只是我也用不着说,你定是更喜欢第二种主意来解决就是了。”

第二种主意其实比第一种主意还要来的好一些,托人情找关系,到底成不成其实是没有定数的。十个手指捏田螺这样十拿九稳的事情还有跑脱的,更遑论其他了。更何况还有那许多没得人脉人情的,难道他们就不做事了么?

祯娘一边把丫头们新做的针线活展开了看,一边与周世泽道:“其实这时候上一年定下来的开支早就各有着落了,就连预备计划之外的,到了这年中又能有什么剩的?寻人情要的钱来,只怕也要比往常更加艰难。”

说着针线活也都检查了一遍,抽空与管着这些的红豆道:“你去吩咐下去,最近这些日子除了不能劳累太过,都尽快把这些东西做出来——说起来也就是忙过这一阵而已。吕宋这边只一个气候,雨季其实也不冷,竟似不用准备换季一样。”

初来吕宋,虽然顾周氏之前已经准备了许多这边用得上的针线活儿,但也不可能做到真的面面俱到。有些东西是非得自己亲身体会才知道真用得上的,这时候祯娘就是这样,才有了丫头媳妇们赶着做针线的事情。

至于说不用准备换季这样的玩笑,只能说听听就好了。确实没有以前换季时候拿许多事,但总没有一年到头几件衣裳换干洗湿的道理罢。要说是那样,不要说祯娘了,就是周家这些下人也也是没得的。所以还是要勤勉着做针线,只是没有卡着换季的规矩了而已。

按下了这件事,这才与周世泽接着道:“这第二种主意说来也简单,你们问朝廷要钱,朝廷是真没得钱了,银库里空地能饿死耗子。但是朝廷就是朝廷,实在穷的狠了,就连官位都能卖,何况其他。只消一道诏书,几样上意,咱们自己来钱就行了。”

祯娘说的法子,说白了就是问朝廷要一些‘准许’,通过这些‘准许’的权力往外头换钱。这种事其实她也做过差不多的,之前要泉州上下为福建水师捐银子,不是就用了一些东西来换?

周世泽是聪明人,听了后哪有不通透的,当即就盘算道:“这当然是个更好的主意,我是最不耐烦求人的,自然看中这个。只是如今吕宋有什么能立时就能换到钱的?土地、生意特许、港口租赁、劳力、好木材......”

周世泽到底是做吕宋总督的人了,倒是把吕宋的东西放在了心里。只是列出来的东西,要么是吕宋自己如今要十分要紧的;要么就是吸引力不够,不能立时换钱的;要么就是价值不够,怎么算也换不到如今吕宋需要的数字。

祯娘一边听他说,一边笑着点头,等到周世泽盘算完了都是微笑不语。这时候周世泽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站起身来朗声安排晚饭,打理茶水点心。最后拿了身后丫头使的一把绢扇,殷勤地在祯娘身边扇了起来。

见祯娘总算赞许地看了过来,他才嘿嘿笑道:“我们周太太心中向来有计较,我有你一个比那些有一大堆幕僚的还要强呢!太太与我来说一说,到底拿个什么主意,先把事情顺顺利利做下来再说。”

伏低做小一番,祯娘也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实在撑不住了,从他手上抽出了那把绢扇,自己扇了几下才道:“这也简单,你只管说说看,这吕宋最有名气的,也是最值钱的是什么?”

周世泽今日都是在围着吕宋的事情打转,这种问题,根本不用想,脱口而出:“当然是黄金和铜料——而且真论价值的话,铜料多,价值只怕不下于黄金。不过么,世人重黄金,最先看到的应该还是这些金子。”

他自己是这样说的,祯娘也点了头,但他很快就道:“可这样是不能够的,似金矿、铜矿这些,从来都是朝廷占有。况且这些东西都是朝廷点名要的,难道还能买卖出去?”

祯娘拿指尖戳了戳他的额头,似乎是很久没有这样的亲昵了,周世泽还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样子。祯娘当然不管他什么反应,直接与他道:“谁说不能?铜料是能铸造铜钱的,想来不容易,当时黄金却是更简单的。”

虽然民间把金银直接当钱使用,但实际上朝廷真正承认的钱只有铜钱和宝钞而已。其余的银子金子,其实都只是民间自发,而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真的认真起来,洪武年间不是就禁用白银做钱?

所以占据铜矿简直是不可能,即使只是一个小铜矿,也不能开这个口子。而相对更加值钱,更加引人注目的金矿却没有完全把门关上,也不是没有运作的余地的。

祯娘也不是卖关子的人,支着下颌道:“吕宋这里有极好的金矿,但除了主脉上矿藏丰富,还有许多没那么多油水的支脉,以及没有彻底探明过的小金矿。这些真等着朝廷开出来,也不知道哪一年哪一月了。交给商人竞标,先提前收回一笔款子,有什么不好?”

吕宋这边金矿储量大,但除了那些大金矿之外,还有许多有金子,却存量不多的。这些真让朝廷去运作,中间一层层下来,只怕根本说不好是赔还是赚。但是按照祯娘的说法来,包给那些个人,他们都是惯于经营的,当然有很大的赚头。

如此一来,朝廷落袋为安,竞标金矿的也能赚得到钱,当然是极好的——其实也不能说朝廷落袋为安了,应该说吕宋这边落袋为安。反正朝廷如今拖着给吕宋的钱,总不能好容易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回,还不成罢!

第163章

黄金, 当然是好东西。自古以来黄金都是财富的象征——妇女们乐意使用黄金的首饰,沉甸甸、黄霜霜的金饰不仅仅是展示美丽, 也是展示财力。而家族则是将黄金熔铸成块, 深深地窖藏起来, 作为家族留存的一部分, 在家族遇到危机之后还能帮助家族东山再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