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祯娘传 > 第64节

第6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世泽其实也知道周世鑫是个甚样人,只是他坏水用不到自己身上,他也就不管。不过这时候祯娘说话了,他也不会有半个‘不’字。本来就是再寻常琐碎过的一件小事,随口就应下了。按着他有诺必践的性子,这件事也就定下来了。

只是应下来后他又立刻道:“你不用担心这个,你相公我从来正经老实。平常只在军营里做耍,等闲有假了哪回不是忙不迭赶回来?总之放在我身上,是决计不会让你‘犯傻’的。我真有个不好,你就打我罢——你不是早就这样想的了。”

祯娘一时说漏了嘴,倒是把自己肯定打周世泽一顿的话也说出来了,周世泽一点不生气,还在这时候说出来当玩笑一样承诺。虽然她没为了这个特意说话,心里却不一样了起来。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圆大奶奶家这事,周世泽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不过这就是他的极限了。说到底,周世鑫家关他什么事儿?祯娘是个女人,又和圆大奶奶相熟才有些兴趣。对周世泽来说,那就更是无聊了。

忍耐了一会儿,哈欠打了好几个,最后还是忍不住道:“说这个没意思,我不乐意听。不如我们说别的——我原有件好事儿告诉你,只是一回来就听你絮叨这些,倒是忘了与你说。话说,你听不听?”

祯娘一下脸红,才想起自己是自说自话了一些,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这样。赶紧掩饰一般地与周世泽倒茶,难得软声道:“有什么好事?定是你升官的文书下来了,是不是?”

周世泽十分得意的样子,毕竟是升官!虽说卫所武官不一定值钱。但到千户以上就不同了,权职再不是以前能比。况且这还不是他从祖宗那里得的,是他上战场自己捞的。他这年纪的年轻人,有这样成就,真是怎么得意也不算过分。

不过他还是做出了不以为然的样子道:“这也不算什么,虽然上头文书还要等些日子,安将军却和我说了。再等些日子罢,你等着做守备夫人。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还有别的事倒是更得我看重。”

祯娘倒不是真的十分官迷,只是看周世泽喜欢所以关注。这时候周世泽是真心放在其他事上,她也就不一直揪着这个。随了他的意思问道:“那又是什么事儿,倒是比你升官还重要?莫不是这一回发财了?”

升官发财是连着说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今日回家周世泽带了好大几口箱子,祯娘只顾和他说话,倒是还没开开检视。不过她心里清楚那些事什么——自然这次打仗的一些分润。

祯娘他们这些开头借钱了的还没见到好处,只因为官府算账太慢,不过周世泽他们的好处却到了。就在班师回来那一日就与祯娘带了两个大包袱,里头都是易于携带的好东西。

祯娘当时看了,多的是一些妇女的首饰细软,都是蒙古那边的风格——别把打仗的想的好心,秋毫无犯是没有的。要是能只抢劫贵族和官员,那就算得上是上上签了。也就是这样才说打仗赚钱,底下小兵都要分些好东西,更别提周世泽这样的先锋官了。

祯娘当即就让人把箱子搬过来,只开箱子查验。要说这世上纯粹的银钱已经很难让祯娘动容了,就算还有很多人会比祯娘有钱,但是单独拿出一笔金银能有多少?不过就算是这样,祯娘还是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这就是金银天然的魅力——一箱子全是堆的满当当的银子,难为这箱子没在路上坏了,也难为刚才把这箱子搬来搬去,知道这有多重?祯娘问周世泽,周世泽哪里知道,不过是像捞饺子一样捞进来罢了。只得让人点数入账,竟然是四五千两的数。

另一个大箱子则是更珍贵一些,打开来看都是些金银器,其中金器多些。这个倒是不好直接说值多少,毕竟讲究工艺。

祯娘有从小在当铺里练出来的眼力,如果一件件看倒也能估出个大概。只是现在她哪里耐烦做这个,只让人抬下去,按着名录一件件地录在册子上,然后锁在家里库房就是。

周世泽看着祯娘检视这些金银财宝也不说话,等到事情忘了才慢悠悠道:“我要说的才不是这个,升官都只是尔尔,这得些意外之财又算什么?更好的事儿当然是有别的,你猜一猜,看看你猜不猜得着!”

祯娘自然不喜欢这些把戏,只是他周少爷的兴致在这里,她也只能哄哄他。沉思了一会儿道:“我想不出来,人都说升官发财死老婆,世上最好的事儿就是这个了。既不是升官也不是发财,难不成是死老婆?我可不信,我还好好的我不知道?”

周世泽听到祯娘开口没得一个忌讳,脸色一时变了,赶紧呸呸两声去晦气。恨恨看了祯娘两眼才道:“可别说这种话了,我不乐意听到,要我说你定然比我活的长久!人都说妇人活的比男子长的。我又是刀头舔血的勾当,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折在——”

还不待说完祯娘就捂了他的嘴,抿抿嘴道:“还说我呢,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罢了罢了,这一次我们一人一次就算扯平了。到此为止,再不说这个,不然又是心里不乐。”

周世泽点点头,转而又高兴起来,揭开了刚才的谜底,凑在祯娘耳边道:“等到升官的文书下来我就有一回假了,这也是为了战后给咱们松缓松缓。到时候我陪你去山西别的地方游玩,这是早就答应你的。”

第107章

山西自古就是中原之地, 古城名景多不胜数,若是单单找个游玩之地似乎没有更容易的了。原来在周世泽初初迎娶祯娘的时候就许诺带她游玩的, 这时候拿出来说也没什么不对——祯娘倒是真对这个有意思。

虽然不说, 但是她自己也明白, 同周世泽出门她当然乐意。周世泽晓得她喜欢, 笑着揽住她道:“你要去哪儿?我这回好有个把月的悠闲,哪里都去得!山西我差不多都去过了,就拣着你爱的来就是。”

祯娘心里盘算, 让将离拿出山西的行路图来与周世泽一同研究。周世泽既然到处都去过,那自然是个好向导。祯娘问他哪里好哪里不好, 都能说出个一二三。靠着他的解释,祯娘就把那些中意的画了圈圈。

定下两三座城都是这么来的, 唯独最后一个圈圈,她一句也没问周世泽,自顾自地就画下了。周世泽瞥了一眼没在意——只看地名他就清楚祯娘想去那儿是必然的。那里不是别处, 正是平遥。

平遥也是古城了, 细数历史十分悠久。虽然很比不上太原、大同, 也是十分出挑的——看他周遭是汾阳、祁县就知道了。而且他还有一样和别处不同的, 这里是山西钱庄的老巢, 就是所谓的钱庄窝儿。

晋商最有名的两桩生意,一个是北地边贸,另一个就是钱庄了。若是论天下知名, 只怕钱庄还要更胜一筹——这项业务本来就是晋商开创,全天下的商人都在学。而晋商做钱庄最多最大的却不在太原, 而是在这平遥。

祯娘见周世泽不说话,还与他解释道:“平遥我是一定要去的,我如今自然想不到钱庄生意,但是两个大作坊就够吃了。不过如今在山西,不见时一番这山西名产似乎说不过去。况且平遥那边无人不做生意,家家户户的子弟都是要学经商上的本事,我看看有没有几颗‘遗珠’能被收拢,也好手下多几个得力的。”

有了这样一段,其余的游玩所在如何比得上平遥?不过是玩玩走走一样走过,单单留了十多日放在平遥一处——这就是周世泽的主意了,他本来就不在意这些,自然是祯娘觉得哪样好,他就做着哪样了。

平遥也确实不负祯娘的打算就是了,才到平遥就该知道不同——这座大城自周代起就有了形制,到本朝更是不同之前,有过好几次扩建。如今已经形成了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有二,形如‘乌龟’头南尾北的格局和大小,站在城门前就知道这是数一数二的大城了。

祯娘不进城就笑道:“人都说‘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如今只看城门这边就知道了,何等繁华!货物进出这一会儿就不知多少了,切实把太原给比下去了!”

就因为十分繁忙的缘故,大家都是排着队进城的,祯娘在马车上看热闹,倒是有心数多少货物进城。

这平遥城也确实是一个热闹繁华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凑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不过更多的是各色生意,城内大小街巷商铺鳞次栉比,繁华异常,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道街等主要街道的商铺以经营大批量,大宗项的中转业为主,各种南北货物源源不断地载进平遥,再发往其他各县以至各省。

这些祯娘是进了平遥城才看到的,比肩自己在太仓看到的市舶司,苏州看到的票券所,又是一种不同的繁华厉害了。

这平遥城既有历史遗迹可看,也有祯娘大为属意的钱庄票号,或者说与名胜古迹相较,还是钱庄这些更让祯娘有意。说起来名胜古迹哪里没有,但是这钱庄窝儿就只有这一处了。

为此祯娘和周世泽这一行定下的住店就在票号街后头,这一带票号钱庄林立,真是一伸腿就掉到了银子海里。往常住这周围的都是来平遥办货的生意人,或者到平遥总号报账的分号掌柜伙计这些,祯娘在其中倒是特别。

不过这是她的本意,她就是想看看这边生意的一些特色,别的倒是靠后——也不管他们一行住进这里人人侧目。毕竟谁都看得出来祯娘一行和他们不是一伙的!不过也就是这样了,人家有钱住店谁会管来着?

实际上因祯娘一行的大方,一来就几乎包下了半个客栈,每日好用度也是流水价儿一样送到住房里,人家店主人可以说百般奉承了。只恨人只包下了十来日,不能多多赚些银子。

这一日正是傍晚时候,外头见得一点天黑,祯娘与周世泽两个逛了一日回来。周世泽没得所谓,祯娘却是脚酸体乏,只摆了手早早回了客店,打算今日晚上是不去看夜市的了。

难得晚间还能接到这两位贵客,店主人遣了跑堂的专门问道:“掌柜让来问周少爷周少奶奶一声,晚饭有什么差遣。是点了店里厨子做几样好的,还是让外头酒楼里做了送过来,只消说一声就有小的去办。”

平遥既然是这样有钱,不说酒楼手艺如何,只是这等客店做的吃食已经相当看的了。祯娘也懒得麻烦,只问了店里有什么拿手的,便让这上头有造诣的周世泽应对。

周世泽听跑堂的舌头也不打等地报菜名心里已经有数,径直道:“别管什么旁的花俏,先给上来四碟果子,四碟小菜,按着你们拿手的就是了。再有四碟案酒,要的是一碟头鱼、一碟糟鸭、一碟乌皮鸡、一碟舞鲈公。后拿上四样下饭来,一碟羊角葱火川炒的核桃肉,一碟细切的样子肉、一碟肥肥的羊贯肠、一碟光溜溜的滑鳅。”

听周世泽这样要饭菜,跑堂的才知道是遇到行家了。这些菜色虽然说的上是大鱼大肉,但是放在豪富人家十分不够看了,总之口味并不高贵,从头到尾也没一样难得食材。

不过相比那些几十两上百两一桌的名席,这些菜色反而更受些老饕餮的推崇,能这么要菜的才是真正晓得行情的。

跑堂小哥笑着应了一声就往后厨点菜——也是该欢喜,平常在平遥客店里有的是身家丰厚的客人,习惯吝啬的大有人在,出手豪爽的也不是没得,但是遇到个大方客人谁不欣喜。

厨房里的一个配菜小工就与这跑堂小哥向来相契,见她面带喜色,便问道:“今日只怕是遇到好客人了,不然你哪里这样欢喜!不过从客人那里得的好处是不是该分润咱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