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祯娘传 > 第45节

第45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顾周氏却是笑吟吟道:“你只自己选就是了,这原是为了你来的——要知道薛嫂找来这些女孩子可不容易,她们都是山西来的,你先在身边有几个那边的,多少有用。”

祯娘怔了一下才明白意思,再看这些女孩子果然不同于自家买人都是七八岁上下的,大都是在十岁以上,这就是打着来之能用的意思,毕竟祯娘明年年初可就要出嫁了。况且那些年纪小时早早就远离家乡的也不记得什么,和金陵这边的人没什么不同。

祯娘心思一软,点点头道:“既然是这样,我便挑过罢——也是又让母亲烦心了。”

祯娘去看这些女孩子,看来都是一些早就有些□□的,明白一些规矩,就算祯娘走过来也没有乱瞟乱看。

祯娘自己对这些是没有多少心思,于是不过对着这七八个女孩子问了籍贯,又问平常做些什么。最后选定了两个表现十分大方的,一个是太原人,另一个是大同人。

顾周氏对祯娘所选十分满意的样子,当即让红衣去称银子,又封了一个红封给薛嫂,道:“倒是劳烦你了,我倒是知道为这个你只怕要忙,只是两个丫鬟连个茶水钱还赚不回。”

都知道这是在金陵,买丫鬟之类最多是周边,或者苏杭那边。再不然也是近一些的鲁南那边——那边灾多,每年过不下去卖儿卖女的也就多了。

顾周氏冷不防点明要山西的,特别是山西太原的,可不是为难——说到山西女孩子也不是没有,不过问薛嫂可是难得到。至于这次送来的七八个女孩子还是薛嫂管人‘借’的呢!

薛嫂算是格外正经的牙婆——就算是下九流的行当,里头还有个高低贵贱,譬如薛嫂就算是高贵些的。有那些更低贱一些的,往往是和青楼门子里交往。甚至一头拴着一些拐人的拐子,另一头套着那些腌臜地方。

薛嫂手上没得山西女孩子,这些人手上是有的?——花界里头有几处的女孩子极其有名气,山西大同的可不是就算一个,但凡多了一个大同籍贯,在这一行里买卖也要抬高价格的。

当然也不止是大同,这行里水深着,还有拿山西别处的女孩子冒充大同的,反正也不会随时有人看卖身契户籍书这些不是。

总之薛嫂是找些同行‘借’了七八个女孩子——要是眼神清正,容貌没有那么出挑的。毕竟顾家是买个丫头,虽说愿意出一般小丫头没有的价钱,但也不会到买粉头一般。也用不着,除了一些用来固宠的,丫鬟只要生的端正也就不错了。

被选中的两个女孩子立刻得到同来女孩子羡慕,就连薛嫂也道:“你们两个算是有福了,顾太太顾小姐都是好人,你们只要自己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再没有不好的——自此之后也算是脱离苦海。”

女孩子们都明白她们以后要到什么地方去,对于顾家这个机会可谓是格外重视——这可是逃出生天的最后机会了。同样是卖身,做好人家丫鬟,和去那些地方自然的天上地下,然而这机会终归不是人人都有的......

第79章

“那些瓜果点心的自然不用多说, 临到时候了才能采买。不过原先准备后头再备的脂粉头油之类已经可以准备起来了——这些东西虽然耐不住常年存放,却也不是几个月都不能的。再说东西虽少, 也是实实在在繁琐, 类别众多。现下不赶紧打点好, 到时候可不是措手不及?”

“你说的也是, 只是这几日我又去了杭州看过那边的两座大茶山,一时竟忘记了,还好有你提醒着!我明日就带着几个小厮出门张罗, 这也不是什么大手笔的,好容易!”

说话议论两人正式顾家第一等有体面的父亲金孝管家和她媳妇金孝家的。要说时光也过得快呢, 之前买山西丫头的时候,还只能说眼看的一日一日近了, 然而如今却可以说触手可及!

原来不过有时一番忙碌,这就到了年关之前。原来每年这个时候该是家里忙着过年的大小事情,再不然还有生意。但是今年, 这些一应事体全都靠后, 过年也就是应景——为了祯娘出嫁的最后准备, 全都忙的脚跟打后脑勺, 哪里还能兼顾过年呢。

既然满府上下是这样, 那么金孝夫妻自然就不用提了。自从年中起这还是夫妻两个第一回晚上同歇息,之前他都是派出去寻访料理给祯娘陪嫁的田宅铺子之类。好容易完成,于是回家汇总。

只是到了家里也不能轻易得闲的, 金孝家的心里有算计,立刻就提醒了丈夫——最后自然会有顾周氏来提醒, 但是他们可不能真等到主家开口才办事不是,那就是显得不会做事了。

然而听过丈夫的话,金孝家的又有些别的担心:“你可别这样把话说满了!到时候依旧要拿出十分心思来。虽然这些零碎比不得你在外头打理的那些手笔大,但是却更加精细了,中间不妥的对太太一样是生气。”

金孝是办老了事儿的,哪里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对自家老婆一再啰嗦也有些厌烦了。要知道他今日可是刚归家,可是劳累,再懒得应付,呶了几句‘知道了’,就想要睡过去。

偏偏老婆并不放过他,只拉着他说话:“也不是我抱怨,这些日子我和另外几个嫂子可是快连轴转死了。这个不像你们在外头,就算太太突然有个想头,也因为不便罢了。咱们就真的只能是太太一句话,跑断半条腿。”

金孝随意回道:“这不是应当的么,这就是在主家当差——这话本来就不该说,多少人想要你这办事的体面也不能得呢!”

金孝家的拍了老公背上一下,道:“你当咱们有多少闲工夫抱怨?这个道理也是懂的,只是这样显得每个头儿啊!你该知道做事的要是知道到底做到哪儿算完,往往拼尽最后也能完成。但是似咱们这样一件不做完太太就有一个新主意,真是遥遥无期,可不是难挨!”

金孝嗤之以鼻:“你就安安生生睡觉罢,怎么没得个头儿?太太再是爱重大小姐,不停地忙碌,到了明年年初大小姐也是要出嫁的!难道到时候你们还不能停?”

这个倒是无可辩驳的,不过金孝家的本来也不是为了和丈夫争论。听到这儿就顺着感叹道:“太太真是把小姐当作眼珠子了,这些日子办嫁妆,咱们手上流水一般过着银子和东西。看太太的样子,真是要把满天下的好东西都送来了!一张张那银子的条子和对牌,咱们取的心慌,太太却手稳稳的。”

金孝只觉得自家妇人越来越蠢了:“这些不是早知道的?何况太太只得大小姐一个,这顾家都是大小姐的。如今不过是把本来要给小姐的银子换成东西罢了,做什么好惊讶?”

金孝家的却道:“你们这些男子哪里明白了,虽然事实是你说的那样,但是真个准备起来,花钱如流水,那又是另一种体会了——说到这个,咱们家瑶儿眼见得也要看人家了,咱们的嫁妆如何准备?”

天底下真个能在女儿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攒嫁妆,十几年后有尽善尽美的十里红妆的毕竟是少数。像是金孝夫妻两个,在女儿快要开始看人家的时候就能开始打点的已经算是不错了。

说到自家女儿,金孝自然精神一些,当下合计道:“这些年咱们给太太办事太太都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不敢说廉洁如水,一分不取,但是说兢兢业业是有的,就算捞钱也很有分寸。因此到时候给瑶儿陪的厚些也无妨,太太又不是那等没得人情味的。”

按理说金孝夫妻都是顾家的奴仆,奴仆不能有私产,不然主家可以抄没,这是规矩。不过这时候大家族下人也多,平常当差攒下银钱的多了去了,很少见为这个正经起来的。当然了解主家性子,也是金孝敢说这话的原因。

金孝家的听着这话连连点头,笑着道:“到时候我就与太太说项,让放过瑶儿身契。别说什么赎身的银子了,只怕太太还有赏钱有添妆呢!”

金孝夫妻两个虽然都是顾家奴仆里的头面人物,却没有借职务之便把自家女儿送到顾周氏和祯娘身边。这是实实在在爱女儿的,自家做着下人就不愿女儿再受这份罪了——再得体面,当做下人就有的是辛酸!

金孝家的还计较道:“我想着咱们给女儿嫁妆厚一些,这样也能嫁个好些的人家——毕竟咱们是这个出身。”

金孝原本还听着,这里却不以为然:“什么叫咱们这样的出身?难道外头那些碎嘴子媒婆怂恿你一些不中听的了?你可别听她们瞎说,再如和也比那些穷酸强。到时候瑶儿一份厚厚嫁妆,哪家不上门求娶?市井人家又不像有那些讲究。”

是这样金孝家的自然也心里妥帖一些,只是道:“这样自然是最好,只是一定要给瑶儿好些准备嫁妆,毕竟咱们是为奴为婢的,比人家就是矮了一头。真有个强些的,自然就是家里还有几两银子。给了瑶儿,她将来在婆家才有尊重。”

金孝只能沉默着点头:“我知了,你也别多想,我原来已经计较好了。咱们家瑶儿办嫁妆自然不可能似太太与大小姐办嫁妆一般,但是两三百两还是有准备的。这几年家计又越发好了,这就再添上一百两。配着太太小姐和满府里人的添妆,那边来的聘礼,保证体体面面,一般小门小户的小姐也比不上!”

听过丈夫打算,金孝家的果然放下心来。她心里算计出来道:“按着上上等的准备,那也能数出二三十抬的嫁妆了。到时候果然好看!”

这时候不说那些十里红妆,也不说那些穷的备不起嫁妆的。就是普通市民给家里女孩儿备嫁妆,上户就是三十六抬,中户就是二十四抬或者十二抬,下户则是六抬八抬九抬这样。

不过同样抬数也有许多猫腻,东西又不能保证是一样多一样好的。不过按着金孝的准备,就是上上等来,也能凑出二三十台——若是宽松些来四十八抬也不是出不来的,不过没得那个必要罢了。

金孝就直言道:“就照着三十二抬准备就是了,正好是半副嫁妆,说出去敞亮好听!到时候什么绫罗绸缎、金银首饰、压箱银子,瑶儿都是有的!绝不差什么!”

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能说是人同此心罢。金孝夫妇此时为女儿准备,虽然不可能有顾周氏那样大的力量,但是父母心思是一样的——这两个在这里费尽心思,顾周氏也是在家里殚精竭虑啊。

明明夜已经深了,安乐堂里依旧两者灯火。顾周氏心里焦虑,旁边的文妈妈却劝说道:“你这些日子也太心急了,也不晓得怎么发愁到这样。你只想着万事都已经齐备,再没有什么多想的了——话说你这个母亲还能做什么呢?该做的都做了,以后自然是祯娘自己的日子。”

文妈妈因为与顾周氏年轻时候有旧,偶尔这些点醒她的时候会直呼其名,或者就是你啊你的。顾周氏原本混沌的脑子总算清醒了一些,不过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全然放下。

她只抓着文妈妈的手道:“文姐姐,这话的道理我如何不知,只是生儿育女,到了这时候心绪不是能够按着道理来的,该是焦躁的,我依然焦躁——话说昨日我才想起来忘记这个大事,可见我这些日子混乱了。”

顾周氏说的大事是自家女儿不通人事,按着道理这该由做母亲的自己或者哪个嬷嬷亲自去教导的。不晓得是不是祯娘一惯显得不像个少女,顾周氏竟是险些忘记了。要不是金孝家的今日提了一句‘避火图什么时候准备’,她真是就能丢到脑后——然而明明这些日子就是围着祯娘婚事准备打转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