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祯娘传 > 第34节

第3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再加上顾周氏有意多留祯娘几年,最后说定了两年后择日完婚。事情完了,两位妈妈这才又返回太原。

顾家上下因为这件下聘的大事忙忙碌碌有一个多月,真是人仰马翻——真以为让周妈妈钱妈妈高看一眼很容易么。顾家虽然本来就算得家风井然,但也没到那些百年世家的份上,自然是有些‘装样子’了!

现如今事情水到渠成,顾周氏立刻给家里仆人都多发了一个月月钱。得了这样的好处,这一个多月就不算白干了,于是上上下下都赞起太太大方体恤的‘恩德’。

至于事情的主人公祯娘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每日也能安心读书写字之类了。这里要说,今岁起她是真的悠闲,只因为学堂不用她再去读书了。

随着她们这一批女孩子年纪越来越大,一个个都要定亲后,读书自然就要少了。这时候正是跟着母亲学习后宅管家事情的时候,自然心思就不能多多放在学堂里。道今岁开学,所有定亲的女孩子都不用去上学了,不过学堂里的女孩子可不会减少。

玉浣她们还有些更小的堂妹甚至侄女儿,早前因为年纪相差并不在一处念书。如今年纪最大的几个既然不上学了,这样看来也就差不了多少了——盛国公府子孙繁盛,‘兴旺’着呢!

不过就算是在家里了,大家也不算断了往来,或者赏花会宴,或者办诗会,又或者就是一个盒子会。她们这些人还是常有往来的,这也是闺阁里无聊,要各种寻些事情找趣味了。

祯娘就是有时与朋友消遣,有时在家专心读书,不止日子过得悠闲,就连学问长进也十分快了——读书越是到后头就越是艰难,但是迈过一道坎后又会有顿时通明之感。祯娘大觉满足,倒是越发沉迷了。

顾周氏原先是不管祯娘读书如何的,在她看来如今名门女孩子爱个读书有什么的,将来嫁人了还能帮助交际呢。不然其他夫人聚会,行个风雅就领都不行,可不是丢人了。

但是祯娘如今沉迷于此,竟是别的一概不管的样子依旧让她觉得不好。凡是过犹不及,譬如读书是好事,但是成了书呆子就不是好事了。因此叫来祯娘,多多教导她后宅事务,这也是让她有些别的事情可做的意思。

祯娘书读的好,做生意也十分厉害,但是管家的事儿就是大姑娘上花轿了。这也不稀奇,家里本来就只有顾周氏和祯娘两个正经主子,事情再多也有限。顾周氏是当家主母随手就处置了,祯娘没沾过手,自然不晓得里头的门道。

说是全然不晓得那又不对了,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祯娘就算没做过这些,好歹日常所见耳濡目染,大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顾周氏正经来教她,也能很快上手。

顾周氏最先教她后宅账目的管理,她指着家里的账本子道:“这个是最要紧的大事,又因为你是常常见外头账目的,所以拿给你先学这个,算是触类旁通的意思。等到明白这个,再说别的。”

顾周氏把家用账本上的种种开销列出来,先让祯娘熟记,道:“这些明目大抵就把咱们这样人家所有的开销包进去了,将来你去太原也是大差不离的。只是不同人家数额会有不同,譬如咱们家和盛国公府,固然是一样的明目,但是数目却是不同的。,这些你心里要有个底。”

一家人的开销自然由一家人的进账决定——这是理想的最好的样子,一般人家都是这样。即是大部分用于日常开销,小部分还能存起来,以备一些大事。譬如置宅、儿女婚嫁等,这些都是要耗费大宗银子的。

只是也有很多人家是不能这样的,譬如盛国公府就是常常入不敷出——盛国公府如今是实权派的勋贵,论理不该这样。只是当年老国公遗言不许这一辈分家可是坑惨了如今的国公爷,可别小看了只是多了几十口人吃饭!

这几十口是主子,多了他们自然就要多出几百口下人。也不说什么奢侈靡费的事情,只说这几十口主子和几百口下人每个月的月钱就不是儿戏了——那些太太老爷们每个月要拿五十两,少爷奶奶们则是三十两,还有小爷小姐的五两银子,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再有其他人,姨娘是三两一月,丫头婆子是五百钱到一两银子不等,小厮也差不多。零零总总一个月光是月钱也要多派一千多,一年就是一万五千两上下。可别觉得这点子钱对底子厚实的盛国公府不算什么,要知道这只是月钱而已,吃饭穿衣、生病吃药、读书识字,哪一样不要钱?与这些相比,月钱也就是小巫见大巫。

顾周氏一样样地同祯娘说清楚,往下钻研,还有如何能看出账目上的虚假,如何与一些刁奴斗智斗勇——至于具体的惩罚管理,那是另一课御下之术里头要学习的了。

这一日顾周氏正与祯娘说清楚家里每日发放对牌、条子,然后下头人只能凭着这些自账房领取银子,中间如何规范的事儿。为了说的更清楚一些,祯娘特特被叫起了一个大早,天不亮就起来了。

然后就只见顾周氏端坐在大厅,这时候底下已经站了黑压压一片仆妇。顾周氏在上头发号施令,把一日要做的事情都吩咐下去,又把底下不能决的事情做决定,最后是勾兑账目,发放对牌和条子。

祯娘在一旁看着,倒是觉得受益匪浅,之后就多多与顾周氏学习这些实务了。这一日顾周氏正教祯娘如何处罚下人,只道:“这个事情你原来也知道一些,你院子里也有不少人,犯了错的你也是有处置的说法。只是一个院子的人何其简单,真的到了整个家里又不同了。”

顾周氏正准备说清楚,这时候金孝家的急匆匆进来道:“太太,我家当家的会来了,只说事情办好了,要来禀告太太。”

顾周氏眼里精光一闪而过,立刻笑道:“哦,那件事情竟是就办好,真是不错,你快快让她进来。”

这时候祯娘也在一旁,丝毫没有因为这件事就要退出去的意思,话说这家里又有什么事情是她不能知道的呢!显然顾周氏也是这个意思,根本没有对祯娘还在这儿有话说。

祯娘心里也是真的有些好奇,毕竟最近跟着顾周氏学习管家,家里的事务哪一件她不晓得?金孝是家里的管事,自然不会是帮忙外头生意,若是做和内宅有关的,祯娘又怎会毫无头绪。偏偏这一回祯娘是真的一点蛛丝马迹都不知道的,可不是奇了。

之后祯娘就只在一边听,这才晓得顾周氏是有意让人置些田地来——金陵周围的好田地难得,都被一些开国就有的权贵占据了,但是周围远些的地方总还是有的。

至于远不远的,这本就顾周氏打算给祯娘做嫁妆的,她是要嫁到太原去的,那么这田庄是在金陵,还是在下头的县里,这又要什么分别。甚至说在两湖、两广,只怕也是一样的。

但是祯娘不知啊,祯娘越听越不解,等到金孝告退后就问道:“娘亲怎么有了置地的念头?如今除了传家,也是少有商贾置地了。压着这样多的银子,偏偏利润并不怎么可观。”

顾周氏笑道:“傻孩子,你哪里知道这都是为你买的!你如今再等两年就要嫁人了,既然是这样,嫁妆什么就该十分紧张起来。你的嫁妆本来就是从小积攒过的,只是这几年家里变化颇大,原来预备的嫁妆已经全不够了,这时候正要着急再多多添置。”

说到这里顾周氏又有些发愁道:“这样看来时候也很是不够的,就说打算给你嫁妆单子上添些田产罢。如今江南的田地价儿不是贵,而是有钱也没处买去!那些小门小户,卖地都是十分零散,咱们也不会买。那些成片的都是某某大户的祖产,轻易不能卖的,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凑够。”

这一回金孝急匆匆的出门也是因为怕稍稍迟了,这块肉就落在别人嘴里了——这是顾周氏收到的一个消息,苏州那边有个一千亩左右的田庄要发卖,这不是赶紧就让人去拿下。

祯娘听过后颇有些无语,道:“母亲这是为了什么?原来不也是没有什么置地的心思?抱怨田地上头没得钱赚。既然是这样,我的嫁妆上又何苦有这些。真想着稳妥保值,不如卖些店面铺子,到时候不论是自己做生意,还是租出去赚瓦片钱都是好的。”

顾周氏却道:“本就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嫁妆里多些田产显得十分好看,这不也是原来的规矩。不然也不会土块放在嫁妆的顶前头了,这是炫耀财势的第一样呢!”

在十里红妆的送嫁队伍中,代表田产的土块确实排在很前头——嫁妆的本意是为了保证女儿在夫家依旧是经济独立,由着娘家养活。土地出产的粮食正是第一要紧的东西,因此摆在第一位。当然,这也是因为土地本就一宗极大的能够炫耀而增光添彩的财产。

说着顾周氏又道:“至于店面铺子自然是有的,金陵、苏州、扬州、杭州等都已经派人去打听了,只是我还是最想在太原给你准备一些铺子,这就不简单了。且天南地北的去一趟也不容易,咱们家在太原也没得根基,只能慢慢筹谋了。”

祯娘听着顾周氏的絮絮叨语,自然是感动的,但是也忍不住劝道:“这田地买下一个一千亩的田庄也就够了,实在不要再多靡费了,毕竟银子压在这上头见不到多少利。若是放到生意上,则是能够生出更多了。”

顾周氏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么,她是知道的。但是家里生意正好,因为珍珠生意的关系,如今家里现银多的罕见——这才出手两批珠子,累积的银子还不算惊人。但是这都是白花花的现银。就算是世家大族,家里产业比这值钱多了,但是直接拿出这样多的现银,也要多方筹措,十分困难。

有这样多的银子,又是女儿一生只有一次的大事,顾周氏自然想的是越完满越好,最好是没有一点瑕疵。有些事情不可求,但凡是钱能够做到的,顾周氏如今都想一一做到,祯娘的劝说真的很难有什么作用。

祯娘只能改了话头,另外道:“若真要买了田地,也不要总想着水田这些,其中也有算是生意的。像是鱼塘、果园、茶山、山地、桑田,哪怕比水田更贵更难得,却是不错的生意。与其买些水田,还不如买这些,然后再从家里找懂这些农事的做庄头,经营这些,倒也不错。”

顾周氏心里也盘算,她本身也是个极好的商人。这样做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了。当即拍板,打算就这样做。

其实从古至今置产都是一件麻烦事,不只是花钱的事儿。譬如买下田地,一般人只怕都听不到哪里有大宗田地要买卖的讯息。真的要卖地的人,也不会在牙行里说话,人都是联系亲朋好友互相告知就是了。

但是当有钱到一个份上事情就不同了,生意会上门找你。就算外头人不知顾家有珍珠生意这个大杀器,但是从顾家最近大肆的买买买,和一些存钱的钱庄流出的信息,也该知道她家的财力了。

因此祯娘提议的要鱼塘、果园、茶山、山地、桑田等,一般人难得遇到好的,还要费心打探。但是顾家却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些要卖掉这些的人家自然想找个有名声、有银子的下家,既是能够信任,免去许多忧虑。又是谈生意爽快,付钱干脆,事情少了许多麻烦琐碎。

果然不过两三月,这些东西都陆陆续续有人送来讯息。顾周氏每看到不错的就让管事去看一回,真的是如中间人所说,那就拿下。一时之间倒是顾家豪富的名声流出周边了,都晓得顾家是为了唯一的大小姐置办嫁妆。

那些家里有适龄子弟的免不得捶胸顿足一回,听到许下的夫婿竟是九边一个千户人家就更后悔了——只恨这财神娘娘没进自己家。

第64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