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惜春是个佛修[红楼] > 第201节

第20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14章 南安郡王战败

宣平侯府, 老夫人回到自己的院子, 只有丫鬟陪伴,倍感凄凉。老人家站在门口, 看着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一个人看着就算了, 那些侍妾庶女的,没有必要。

她想要是她再跟那些庶出的亲近,是不是孙子就更不可能亲近她了?还有曾孙子曾孙女, 她以前真的没有觉得他们如何, 没有感觉多疏远,就是觉得他们也有过来请安,有见到人,认为他们都被宣平侯夫人带坏的。

而现在,老夫人不知道怎么说, 当柳氏东窗事发后。她才发现原来府上其他的侍妾没有那么嚣张,一个个都那么安静, 她们也没有跟宣平侯夫人做对,反而比较亲近。

那些侍妾曾经也想挑衅宣平侯夫人, 也有的曾经跟柳氏站一队, 可后来她们很快就发现问题了, 柳氏在府里跟一家独大似的, 根本就瞧不起其他侍妾。她们这些侍妾去捧着柳氏,只会被轻视,宣平侯夫人掌管中馈, 也不多管她们。

于是她们就多站在宣平侯夫人这边,站在掌管中馈的主母这边,至少能过得好一点,没有那么凄惨。她们不求过得有多好,就是不想被柳氏设计,不想流产,不想护不住孩子。

柳氏根本就不想她们生下孩子,而宣平侯夫人则不会不允许她们生。可惜她们生的是女儿,不是没有儿子,就是早夭,以及没生下来,这里面就有柳氏的手笔。

曾经还有人傻傻地听柳氏说是宣平侯夫人的手笔,真是可笑,柳氏就是把她们玩得团团转,就是要谋害她们,还把罪责推到别人的头上。

那些侍妾之所以还那么安静地站着,那是因为她们只是侍妾,不是良妾的话,有卖身契的妾,还担心被发卖掉。所以她们安安静静地,她们只是妾室,没有资格怨怼侯爷和老夫人。

老夫人当然知道那些妾室不敢怨怼什么,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不想跟那些侍妾站在一处。一个个那么安静,实际上,她们的内心不见得就喜欢她。

这个家,早就已经不成家了。

当年,儿子还未成亲的时候,老夫人觉得自己管家管得很好,后来……者已经没有必要去说了,老夫人静静地看着天空中的月亮。

贾惜春和谢长云来宣平侯府给老夫人拜年的时候,就发现老夫人安静许多,脸上的表情跟以前也不一样。以前的老夫人不喜欢贾惜春他们,面上的表情就十分不好看,而老夫人现在的表情没有那么冷,倒是有些凄凉。

“阳光好的时候,多到院子里走走,有利于身心健康。”贾惜春只能这么说了。

她跟宣平侯老夫人的关系一直都不好,从她给宣平侯夫人的嫡幼女佛珠手串那时候开始的,现在就更不可能一下子变好。

“嗯。”老夫人点点头,没有说‘年纪大了,也就只能再院子里走走’,她的话很少。许是知道自己跟泰安郡主合不来,现在说那么多话,也无用。

她那些年也就只和柳氏合得来,柳氏是一个厉害的人,就让老夫人多看重她,渐渐地忽略别人,觉得别人都没有柳氏好。

如今,老夫人看明白柳氏的真面目,可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弥补不了。就只能少说话,至少关系不再恶化下去。

老夫人现在的模样倒是有些可怜,却没有人去同情她,也没有想要原谅她,只是做好表面的孝顺而已。这些孝顺的事情都做了,老夫人也不能说他们不孝。

从宣平侯府走出来后,贾惜春才跟谢长云道,“老夫人挺落寞的。”

“身体好就行。”谢长云,宣平侯老夫人只是他这一世的祖母,他也没有亏欠她,该孝顺的时候也孝顺了,“人少一点,她也能坚强地活下来。”

毕竟老夫人当年年轻的时候失去丈夫,后来还是坚强地活下来,带大了两个儿子。

谢长云认为老夫人不是那等想不开的人,就是再落寞,这日子都得过下去。

要是老夫人坚持不下去,这也没什么,就说老太太被柳氏气成那样的,郁结心中,闷闷不乐,终究是垮了。

“都是这么认为吧。”贾惜春感慨,这一个个都没去想着老太太的身体好不好,要不要多陪陪她,而是想老太太也就是那样了。

二月,南安郡王打了败仗。

贾惜春得知之后,皱起了眉头,皇帝不是已经安排了其他将领一块儿过去了么,这南安郡王怎么还打了败仗。她本以为有了优秀将领在,南安郡王过去蹭一蹭经验,攒一波军功,也就回来了,却没有想到南安郡王还能打败仗。

在南安郡王打败仗被俘虏之后,主帅无法,只好写奏折给皇帝。本来主帅已经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但是南安郡王偏偏就不听,认为他自己很厉害,想要抢夺军功,这才不听调令。

主要也是因为两边兵力悬殊,朝廷有压倒性的优势,然而,就是因为这样,让南安郡王有了错觉,那就是他随随便便就能大胜仗。结果没打赢胜仗,他被俘虏了。

主帅不是不可以打过去,但要是打过去,南安郡王可能就不保。所以还是得请奏皇帝,是不是要救下南安郡王,反正主帅是主战的,不主和,有什么好和的,顶多就是让敌军杀了南安郡王而已。

皇帝看到奏折后大怒,他确实想找机会削了南安郡王这些人。但绝对不是牺牲那些士兵,就为了解决一个南安郡王,不懂得打仗,就站在一边听指挥就是了,怎么就好大喜功,要去抢功劳呢,认为人家大将军有错,不冲去打敌军,真真是让人无语。

“仗着先祖那点情分,就尽情挥霍。”皇帝愤怒。

可再愤怒又如何,就因为那些先辈的情分,开国功勋的情分,皇帝还就只能让大将军他们想办法救回南安郡王,却绝对不能和谈,也别想什么和亲。

要是朝廷国库没有那么多银钱,要是朝廷还有其他战事麻烦,那么皇帝就可能考虑和亲,而朝廷现在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要是现在退一步,周边的国家是不是就想上来咬一口,当他们是肥肉。

皇帝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初让南安郡王过去,只是想能揪到他一些错事,就是没有想到南安郡王这么没有智谋。即使朝廷的兵力强,那也不能轻敌啊。

南安太妃得知南安郡王出事之后,就想着要搭救儿子,哪里能让儿子一直待在那些贼人的手里。她就想着要不让人去和亲好了,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和亲公主,皇帝不舍得嫁女儿,可以找其他女子嘛。

于是南安太妃就开始物色人,同时也找人到皇帝的面前说主和。

因为得稳住海南那边的战事,让主将有机会去救人,皇帝就任由那些人说,拖着,没有说要不要战,也没有说要不要和。

贾探春早已经嫁人,南安太妃自然不可能再认她为义女。放眼京城,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身份高一点,哪里可能任由她选择,身份低一点的又太低了。

南安郡王打败仗,这在京城又不是秘密,当有人听说南安太妃想认义女,除非那等落魄的侯府伯府之类的,否则谁上啊。就是落魄的侯府伯府,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上,皇帝都没说和,他们就兴致冲冲地准备和亲人选,分明就是要命。

一个两个都拒绝了南安太妃,这种认义女的,那些人基本都知道南安太妃的意思,就是没有人明着戳破而已。

当然,也有人想着南安郡王是老牌勋贵,到时候回到京城,皇帝也不可能罚得太狠,就算罚狠一点,那也没有关系。可以牺牲一个庶女,获得一大笔银钱,私底下那些银钱,明面上没有。

皇帝得知南安太妃的举动之后,皱起了眉头,认义女就认义女,但是他绝对不可能让人去和亲,必须得打。要是实在救不出南安郡王,那南安郡王就去死吧。

朝廷表面上没有做出抉择,实际上,皇帝早已经让人通知主帅了,务必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一定得收复失地,不能让那些贼人在岛上作威作福。

南安郡王府,有侍妾嘲讽尤二姐,这时候怎么不说尤三姐了,之前南安太妃的侄子要说亲,尤二姐怎么就说尤三姐,是觉得南安太妃的侄子比不上那些贼人吗?

尤二姐不是没有想过尤三姐,可惜尤三姐身份太低,南安太妃不可能认尤三姐当义女。

要是她再跑到南安太妃面前说这些话,南安太妃又该说她了。

南安郡王妃不着急,心想自己有儿子有女儿,幸好女儿还小,没有到嫁人的年纪,否则真的可能被南安太妃送出去。她想的是要是南安郡王战死,那还好一些,皇帝估计就不计较南安郡王打败仗,还被俘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