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惜春是个佛修[红楼] > 第170节

第17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着她原本比较柔弱,周姨娘又特意让她养了一个月。她和她弟弟,算是周姨娘从她兄嫂那边买过来的,不过周姨娘只收着她的卖身契,没有让她弟弟摁卖身契,说是她得养弟弟,她弟弟以后还能科考,就别弄什么卖身契。

孔二丫听到这话,自然是感激涕零。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周姨娘又让人教导她一些房中术,学识什么的不重要,一个妾室就得懂得伺候好男人。

她弟弟不过才七八岁,孔二丫想着养弟弟,就得有银钱。贾家有银钱,她当了妾室之后,有份例能养弟弟,周姨娘还想办法让她弟弟也进了府,没有卖身契,却又当贾兰身边的书童,好歹也能跟着读书。

“是老爷有本事。”孔姨娘娇羞道。

贾政看着新得的姨娘那么羞涩,便想着她昨晚伺候他的小模样,更是喜欢她。人都有些迷信,昨儿才得新姨娘,今儿就官复原职,他便觉得这个新姨娘确实是带福气的。因此,他也愿意多宠着孔姨娘一些。

周姨娘看着贾政那么喜欢孔姨娘,心里也欢喜。那个赵姨娘年纪都那么大了,就是昨日黄花,哪里比得过鲜嫩多汁的小女人呢。

若是赵姨娘安分一些还好,偏偏赵姨娘总想着让贾环上位,还总是在她的面前说一些风凉话。说她这个没有孩子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事情,不知道当母亲的艰辛。

赵姨娘踩到周姨娘的痛处,周姨娘又怎么可能任由赵姨娘掀风作浪呢,自然得找人压着她。

当赵姨娘得知贾政得了一个新姨娘之后,整个人都懵了,她就没有想过贾政在这个时候还会纳新姨娘。等她看到新姨娘的时候,便发现新姨娘非常年轻,只怕也是刚及笄不久的女子。

“自然是老爷有本事。”赵姨娘瞥了一眼孔姨娘,“你又能帮上什么帮。”

“妹妹是帮不上什么忙。”孔姨娘面露尴尬。

贾政刚刚得的新人,正欢喜着呢,见新宠面露尴尬,便不大喜欢赵姨娘,“她还年轻,你说这些做什么。”

赵姨娘咬唇,新姨娘比贾环大不了多少啊。

周姨娘见此,心情不错,难得看见赵姨娘如此不开心。赵姨娘必定还想着争宠,只是赵姨娘年纪已经大了,除非让身边的丫鬟上。但贾政又不是那等随意往院子拉女人的人,若是赵姨娘敢那么做,那贾政必定十分不高兴。

贾宝玉根本就不知道他爹的后院快起火了,他正送贾探春一些笔墨纸砚呢。

“探春妹妹明日就要去考学堂了吧。”贾宝玉早早就知道贾探春要去考女子学堂,由于他不知道女子学堂都考些什么,又没有先例,他之前只能拿一些其他书籍送给贾探春,“别紧张,放轻松些,以探春妹妹的学识,想来是能考上的。”

“我不过就是在家中读书,看的书籍也没有那么广。”贾探春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阅历不够,年纪又不大,现在只能想着能考上,到时候就能在女子学堂读书了。

听说皇后之前说的那些贵女已经进女子学堂了,也不知学堂的风气如何,又是哪些夫子。

她现在去思考这些也无用,还是得先考上。贾探春羡慕那些能直接进女子学堂的人,那些人的身份高,有她们在,也能让她们背后的势力支持。

贾探春没有傻到认为那些女子不应该进去,也没认为那些女子不如自己。身份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好比她的父亲,若不是父亲是国公之子,又怎么能轻易谋得官职。

“多数女子都是如此。”贾宝玉道,“也就没有多大的差别,考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多难题,就是有难题,你不会,别人也不会。”

贾宝玉不是为了劝慰贾探春才这么说的,而是真的有很多贵女都是二门不出大门不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众多贵女去参加女子学堂的招考,就意味着很多人都可能不会那么多。

女子学堂的招考人员必定也意识到,这些女子不懂得那么多的东西,但又考那些东西。实际上,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人突出一些。

因为女子学堂还没有多少学生,这一次招考,必定招收不少女学生。招的人多,考上的几率也就大。再者,女子学堂才刚刚开,有的人还处于观望之中,没有让家中的女孩去参加招考。

当然,也有人把这当场女学,那种教导出优秀正室的女学。但是这个女子学堂,显然不是培养女子做人妻子的地方,更多的是培养她们在政务上的能力。

贾宝玉认为贾探春早早去考比较合适,别想着等定下亲事之后再去。等到那时候,女部又朝前发展了,必定有更多人想进女子学堂,各州府都有人来,到时候想进女子学堂就更难了。

贾探春只是一个庶女,在家中的地位也没有那么高。贾宝玉也知道贾探春的亲事难一些,十分支持她去考女子学堂。

“多谢二哥。”贾探春看着贾宝玉就想到了贾环,贾环根本就不管她好不好的,只会说她一个女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考什么女子学堂,还不如安安稳稳等着嫁人。

贾环的态度跟赵姨娘的态度没有多大的差别,根本就没有为贾探春考虑过,就是想他自己过得舒服不舒服。

贾探春已经知道贾政纳妾的事情,说是纳妾,其实那个姨娘属于那种没有到官府备案的姨娘。本朝没有特意规定官员和百姓能纳几个妾室,但是大多数官员也就是纳一两个妾室,其余的虽然也称为姨娘,实则根本就没有备案。

那些人之所以不去备案,就是不想让人觉得他们有那么多有名有分的姨娘,这种事情还可能影响到吏部考核。

在贾政走后,孔姨娘就去看她弟弟,只不过不是去贾兰那边。贾兰年纪也大了,孔姨娘得避嫌,就跟着去周姨娘那边。

孔姨娘的弟弟原本瘦弱得很,七八岁了,还跟五六岁似的,这一个多月以来,倒是养了一些肉起来。若不是周姨娘找上她,她可能被兄嫂打死了吧,而这个弟弟也可能被扔到荒郊野岭。

兄嫂占了家里的房屋,却不想养她和弟弟,还想卖她给人做妾室。孔姨娘哪里愿意啊,要是她被卖了,怎么照顾弟弟,弟弟是男孩,本应该分得一些家产的,兄嫂不愿意,必定会对弟弟下手。

她在家里的时候,就看到兄嫂几次打骂弟弟。这让孔姨娘十分不忍心,经常护着弟弟,这也导致她经常挨打,即便这样,她还得经常干活,得到的食物也好。

既然要被兄嫂卖给人做妾,那她就想要好一点,周姨娘愿意让她养弟弟,让她带着弟弟走,她就想拼一拼。

“弟弟。”孔姨娘看着弟弟穿着新袄子,眼睛微红,弟弟以前在家里就只能冻着,大冬天的都要冻坏了。而自己只能多找一些稻草,再跟着弟弟一块儿睡,想着暖一暖弟弟,把那些衣服都拿出来,还盖着破被子。

到了冬天,孔姨娘不敢轻易洗衣服,就怕衣服干不了,没衣服穿。

如今,弟弟能穿着新袄子,厚衣服,这个冬天也就好过了吧。至于给差不多能给自己做祖父的人做妾室,孔姨娘不后悔,那赵姨娘的儿子也就比她小一些,她还能说贾政顶多跟他父亲差不多的年纪。

官家人,吃的好,住的好,年纪大,看上去却也年轻一些。

孔姨娘没有更多的选择,她在村子里,也没有人愿意娶她,就怕她兄嫂多要银钱,也怕成亲之后,她还得照顾弟弟,担心她把银钱都贴补娘家。

这世上有很多像孔姨娘这样的女子,只是她们很多都没有选择,有的还没有被卖给大户人家做妾室,就已经冻死了。还有的人被多要聘金,却又没有多少嫁妆,嫁出去后却被婆家刁难死的。甚至有的被至亲卖去青楼的,那些人就是为了有银钱给家里的儿子娶亲之类的。

很多女子都过得很不幸,可是父母却能卖女儿,长兄如父,兄长有时候也能卖妹妹。

“昨儿就跟老爷说了你家些许情况。”周姨娘道,“老爷会疼你的。”

一个小可怜的女子,只能依靠着男人的女子,非常容易引得男子同情,也能满足男人的保护欲。

周姨娘就是要贾政多同情同情孔姨娘,多同情孔姨娘,总比多跟赵姨娘在一块儿的好。

“多谢。”孔姨娘红着眼睛,搂着弟弟,就想着弟弟能过得好一些。爹娘没的太早,就只有她能照顾弟弟,村里的那些族亲靠不住,若是真的靠得住,弟弟也就不会几次三番差点被兄嫂弄死了。

那些人只会说让她忍着点,说什么兄嫂过得艰难,还得养着他们姐弟,说兄嫂还有孩子。

兄嫂经常是悄悄地做好吃的,悄悄地吃,根本就不给他们多吃粮食,哪怕是半个玉米棒子都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