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惜春是个佛修[红楼] > 第121节

第12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男人啊,没有那么可靠的。”贾惜春道,“去乡下的时候,不就看到他们打骂妻子,妻子打不能还手骂不能还口,就只能任由夫君欺辱。回不去娘家,就只能待在夫家受罪。”

“郡主不用担心,您不可能遇见这样的情况。”谢嬷嬷劝慰,“无人敢对您如此。”

“要真有,跑了就是。”贾惜春回答。

“……”谢嬷嬷真想说:郡主,您还不了解谢世子吗?

“女部那边,二姐姐不大适合。”贾惜春又想,“探春姐姐那边……虽然庶出的也能考,可也得有能力。”

贾惜春认为贾探春可以试一试,但是贾探春太小了,只怕处理不好那些事情。倒是早已经生了儿女的贾元春可以去,生了儿女之后,孩子又几岁了,那么贾元春就更能做得更好,不用总是操心自己的亲事,操心家里的事情。

就跟现代的职场差不多,说男女平等,说不歧视女性,但是大多数公司还是喜欢用已婚已育的女子。而刚刚毕业就已经结婚的,可能有点难度,要是没有男朋友的女的工作几年,想再换工作也有难度,因为年纪大了,家里必定催婚,然后很快就结婚生子。

这个古代就更是如此,女子本来就是待在内宅,要是在外头做事,必定不能时不时请假回去照顾孩子。那些保守派也能借此攻击女子,所以没有成亲,没有生儿育女的女子,很难在女部当女官,顶多就是当学生。

谢嬷嬷听了贾惜春的话,笑了笑,心想:没及笄的多半考不上。

第131章 贾探春不甘心啊

贾府, 贾探春确实想考女部, 可女部哪里有那么容易考的。赵姨娘得知她的想法后, 立即就阻止了她。

“你还没及笄,也没成亲,更没生孩子, 考什么女部。”赵姨娘阻止贾探春, 认为女儿就去考了, 也不可能有结果。与其浪费时间做这些,倒不如想想怎么找一个好人家。

因为她是妾室, 无法带贾探春出去,府里也就是周姨娘能出去参加宴会几下。可是周姨娘到底是妾室,也不能常去, 有时候就是李纨去。

可李纨和周姨娘是一个战队的,根本就不可能多关心贾探春。贾政到时候要是问周姨娘, 周姨娘还能说自己是妾室,不好再带一个庶女出去,而李纨本身就很少出去,又是寡妇,贾政就更不可能多问李纨了。

这就导致贾探春几乎都是待在府里, 很少有人送帖子给她, 贾惜春和林黛玉,那是当她是自家姐妹,才跟她走近一些。要是换成旁人,必定不可能如此。

因此, 贾探春根本就很难出去参加什么宴会,人家家里基本都是嫡女举办宴会,那些庶女可不能随意举办宴会。嫡女举办宴会,又怎么可能邀请贾探春这个庶女呢,贾迎春是记名嫡女,还有可能受到邀请。

这就倒是贾探春去的基本都是自家姐妹举办的宴会,还有就是自家姐妹有帖子,然后让她去。

贾探春一直都不是很喜欢自己的身份,想成为一名嫡女。然而,他们这一房本身就有贾元春这个正经的嫡女在,根本就不需要记名嫡女。而且王夫人的名声不好,也没必要记名。

“没有规定未及笄不能考。”贾探春道,就跟科考一样,没有规定男子一定得弱冠之后才能参加科考。

贾探春知道她的希望不大,但是她还是想努力一下。哪怕没有考上,自己去参考了,便也是一个好表现。兴许有的人家也看这一点呢,贾探春认为自己可以试一试,哪怕考不上,她也没有损失。

那么多女子去考,她去考,也不可能损毁名声。贾探春想着要是她能考上,那么她就是女部的女官,庶女的身份也就会被人慢慢忽略。

他们这一房的名声不好,主母放印子钱,其他人的名声都被带累了。贾探春不认为自己能说到一门好亲事,只怕是别人不要了,又或者是身份不好的,挑挑拣拣到最后,才选择她的。

贾探春不甘心,她也想好一些,不想跟自己的亲娘一样,一个姨娘就只是一个姨娘,妾室不是正室。她也不想给庶出的子弟当正妻,那还算是庶出的,庶出媳妇也不好做。

即便贾探春跟赵姨娘比原著里的亲近,但她到底在贾老夫人身边受教育的,多多少少都受到贾老夫人的影响。她没有多瞧不起赵姨娘,却也不希望自己成为赵姨娘这样的。

“你傻了不成,外头的男子多么瞧不上女子,你不知道吗?”赵姨娘道,“男人,就要温柔体贴的女子,不需要女子抛头露面做那么多事情。”

“温柔体贴?”贾探春嗤笑,“您说的是您自己吧。”

“怎么,要说你亲娘的不是?”赵姨娘皱眉。

“不是。”贾探春摇头,“只是不想跟您一样,曲意逢迎,温柔似水。”

赵姨娘听到贾探春的话,就冷下了脸,“说什么呢?”

“这不都是真的吗?”贾探春道,“您在父亲面前不就是这样,以前在嫡母面前,您也得低头。女儿敬着您,可不代表女儿也想过这样的生活。”

贾探春真的不想过这种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主的生活,想着得有点能耐,得当能说得上话的正室,也不能在婆婆的面前就只能低头的正室。可是她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多么高贵,除非她低嫁。

“你……”赵姨娘无法,女儿跟她确实不一样,比自己当年的身份好。而自己当年,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不是官家之女,而贾探春还是官家之女,“你要考就去考吧。”

可女儿必定不可能考上,没有规定说没有及笄的姑娘不能考,可他们稍微仔细一想,就知道没有及笄的姑娘不适合去女部。就算去了,也只是坐边缘事情,不可能做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样的女官可能就没有什么地位,甚至比丫鬟都还不如。

赵姨娘没有去过女部,但不妨碍她思考这些问题。她这些年来,看似得贾政宠爱,实际上,她也有心酸的时候,她不是不想过得更好,可她就是一个妾室,哪里来的理由过得那么好。

若是她是官家之女,她也想给人当正妻,也想能厉害一点,能管着家。赵姨娘知道女儿心里生了那样的想法,就不可能熄灭。

女儿有那样的想法好,就怕事实不尽如人意。赵姨娘便想,贾探春要去考就去考,没考上之后,再等着及笄嫁人。赵姨娘现在比较担心贾探春要说什么样的人家,因为贾政还在停职中,又没人带贾探春出去走走,等女儿及笄之后,再来说那些,就不好挑选了。

大多数人家都喜欢带着儿女出去走走,为的就是早一点给儿女定下亲事,等女子及笄之后,就能很快的去办理婚事。

贾政得知贾探春要参加女部的考试之后,没有反对,女儿要考就去考呗,考上了再说。但他依旧更关心贾宝玉和贾兰,贾探春是女子,没考上,就回家等着嫁人呗,多简单的一件事情啊。

很多人家都跟贾政拥有一样的想法,想着女儿、儿媳妇要考就去考,毕竟这一种事情也不是她们去考就能考上的。所以着实没有必要跟她们计较那么多,太伤感情。

薛家,薛宝钗没想着去参加女部的考试。她想得很明白,自己这个年龄,很快就要嫁人了,随后就得怀孕生子,不能一直在衙门上班。既然不能一直待着,那她必定做不了什么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女部那边也不愿意要一个不能做事的人,而她也没脸待着。

所以现在不是去考女部的时候,至于不是女部第一批女官,不能名垂千史,这不重要。因为她去考了,不一定就考上,人家也不一定要。不如等几年,等她生活稳定了,又有了孩子,那她就可以去考女部。

“明白就好。”薛夫人得知薛宝钗的想法后,拉着女儿到怀里,轻拍她的手背,“还是先稳定生活,嫁人生子才重要。”

他们薛家经不起折腾,既然已经定了亲事,那就成亲生子,等过几年再去考女部。女部也是权力的逐角之地,薛宝钗这样的进去,不见得就能好。王子腾不在女部,也帮衬不了薛宝钗,而薛宝钗一个人在里面,也不容易。

倒不如等女部的情况稳定之后,再去参考,情况就好很多了。到时候,也就不用担心那些势力争得有多厉害,至少会好很多。

薛夫人不忍心看着女儿受苦,便想着怎么的情况对女儿好一些。他们不是官宦人家,着实没有必要跟人家官家之女去比,他们得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

“是,您也不用担心女儿觉得委屈,女儿明白。”薛宝钗看得明白,就算她现在勉强考进去,也站不稳脚跟。

林黛玉那边倒是简单多,因为皇帝派林海去女部那边,也允许他带林黛玉过去。为什么是林黛玉,而不是贾敏呢,那是因为贾敏是荣国府出来的,林海年纪又老了一些,还是得让贾敏在家里,而林黛玉也有林黛玉的好处,小姑娘年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