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理工学院 > 大唐理工学院 第325节

大唐理工学院 第32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后又道,“而且,父皇也看到了雉奴批阅的那些奏章了吧,只要培养两年,雉奴绝对能够胜任那个位置,而且雉奴最近不是做得也非常好吗?刚一上朝,就为大唐抓到那么多贪官污吏。”

李世民没好气的道,“做得是好啊,要不是你们在背后帮衬,他早就被那群老狐狸弄得臭名远扬了,哪还有如今贤王的称号。”

李泰一笑,“雉奴毕竟还小,父皇又是鼎盛时期,不正是培养的大好时机?”

李世民正要说什么,李泰继续道,“最近青雀老是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青雀天天跑去东宫趁吃趁喝,那时候的太子也如同一位兄长一样,儿臣越来越觉的那时候的时光是最美好最不可多得的,儿臣……实在不想有一天和自己的同胞兄长刀剑相向,要同时保全儿臣和太子,其他皇子任何人上去那位置我们都不放心,唯有雉奴心性平和,和我和太子也没有直接冲突,稍加引导,终归不会出现手足同室操戈的悲剧。”、

李世民张了张嘴,他何尝又想自己的儿子重蹈他的覆辙,他曾经多少个夜晚是在噩梦中度过的,那种折磨,他比如何人都清楚。

李泰继续道,“儿臣是大唐的皇子,如论如何也不会忘记为大唐做出贡献,还请父皇成全儿臣,让儿臣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为我大唐努力吧。”

李世民一叹,“一个二个皆是如此。”

李世民如同老了好几岁一样,背影孤寂的向外面走去,但不知道为何,心中又有些自豪,他的儿子为了手足之情,甚至宁可放弃那个位置,至少比他强。

李泰远远的躬身,“恕儿臣不孝,以后大唐还得父皇劳心劳力。”

李世民走了,走的时候正好遇到得了消息赶过来的徐长生。

只是李世民黑着个脸,冷哼了一声,话都没说,就这么离开了。

徐长生疑惑的抓抓脑袋,陛下这是怎么了?怎么看上去对他很有意见的样子?他好像什么也没有做啊,还有,也不知道陛下这次突然到访到底是所为何事?

他都还没弄清楚,陛下居然就走了。

李世民气冲冲的走到门口,然后就看到让他更生气的一件事。

只见一个小短腿,背着个小书箱,一个劲的抱住书院的大门,“你们让我进去,我要进学院,我再也不去那个可怕的金殿了。”

不是李治这个小逗比是谁,他可是想尽办法,费劲心思才逃出来的。

李君羡正带着人拦在那里,“晋王殿下,太子和魏王有令,不许你踏入学院一步,你还是安心的回去吧,臣这就让人送你回宫。”

李治都傻眼了,他们两个自己在学院逍遥,还不让他进去简直岂有此理,“你们休想,今天谁来我也要赖在这里,那个可怕的金殿谁爱去谁去,反正打死我也不去了。”

小短腿正赌咒发誓,死死的抱住大门,任谁也将他从大门上拉不下来。

李世民越看脸越黑,这苗头可不好,已经有两个儿子在他不注意的情况下走偏了,这个可不能再走偏了。

李世民上前,一把将李治捞了起来。

李治一怒,哎呀,谁敢捞他,难道不知道他现在可是监国贤王,可牛逼了,他现在胆儿可大了。

只是回头一看,吓得跟小虾米一样,太……太可怕了,父皇居然专门来抓他了。

李世民说道,“跟我回去,还有很多奏章等着你批。”

李治傻眼了,但他怂,他不敢反抗。

两只脚悬在空中,眼睛泪汪汪地看向学院,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他就就进去学院了啊。

还有太子哥哥和青雀,怎么回事啊,居然派人挡在门口,不让他进去,他这监国得监国到什么时候,太子哥哥和青雀什么时候回来顶替他啊。

呜呜呜,小短腿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他现在是个什么处境。

李世民回到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封李治为贤王,而李治天天都盼着李承乾和李泰回长安,心道,他们还能一辈子不回来了,等他们回来他就解放了。

李承乾和李泰的确不可能一辈子不回长安,只是回去了,某人也是解脱不了的。

学院内,徐长生正收到传信,说太子找他。

徐长生心道,他也正好找太子问问,到底刚才陛下来学院干什么。

徐长生走到李承乾居住的小楼,就看到李承乾站在一颗梅花树下,手里拿着一副卷起来的画,正在那里等着他。

第131章

学院中, 梅花树下,徐长生和李承乾站在那里, 好一幅俊美的画面。

徐长生总觉得李承乾似乎有什么事情一样, 但对方没有开口, 他也不好问。

看了看李承乾手上卷起来的画卷,徐长生手上其实也拿着好大一个本子, 是今年报读他们学院的学生名册。

作为院长,对招生他还是比较上心的, 所以专门将名册拿来仔细看看。

如今大唐理工学院的名气算是彻底打出去了,这次科举考试结果传出去后,整个大唐整个文坛都震惊了,科举高中的考生中, 百分之八十都是来自徐家子的大唐理工学院。

用一句遍地开花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可以说等这批科举高中的学生分配到各地去当官的时候,徐长生都有种学生遍天下的感觉。

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它就是发生了, 其中连学校的小孩子都能高中,还能在金殿问策上,得到朝廷百官的一致认同。

除了长安经常口口声声说徐家子的大唐理工学院是大唐第一学院,现在连其他地方的人也这么说, 以前有些人或许是故意捧高等着看笑话,但现在, 徐长生的学校确是实至名归。

有人想反驳?那请先让科举高中的名额达到百分之八十,让书院的小孩子也能高中再说。

徐长生将手中的名册打开, 今年报名的女生比以往多了好几倍,学校估计会迎来一个新的景象,等这些女学生毕业,朝堂之上恐怕也会是另外一个景象。

徐长生面带微笑,有些兴奋地对李承乾说,“你也帮我参考参考,我觉得这几个报名的学生不错,就是这几个,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徐长生这么关注招生名册,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他可以提前将某些人一网打尽。

谁还敢说教授科学知识,又拥有这些注定青史留名的学生的大唐理工学院不是大唐第一学院?他自己都不信。

以后,按照这个进程,学校将陆陆续续为大唐输送人才,传播他的理念,大唐才能真正昌盛,不是以前,修一条路,盖一间超市能比得了的。

影响大唐的,最终还是科学和思想,而学院正是在大唐的体制下,传播思想教授科学的地方,整个学校虽然教授着现代知识,但它又一点不显得突兀,完全融入了大唐这个大环境之中,这也是徐长生的最终目的,他达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