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红色帝国1924 > 第五百四十章 太原光复(一)(一更)

第五百四十章 太原光复(一)(一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斯诺,全名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1928年就来到中国,并担任过燕大两年的新闻系讲师,著名的《西行漫记》(原名本叫红星照耀中国)就出自他手。认识中共大部分高层,包括主席、周恩莱、李卫国等人。

不过跟史沫特莱不同,斯诺每一次来西北都只待几个月就离去,在这之前一共来过三次西北,前面两次去的兰州,上次则是西安,这一次,是他第四次来西北地区。本来他打算去苏联的,不过因为美国政府现在跟中共开始加强联系,他所在的报社就让他来采访中共的根据地,不过不能局限于根据地建设等情况,还得有军事方面的。

对于这位老朋友,中共高层自然没有拒绝,便让宣传部的人负责带领对方这些人前往前线。跟随他的是一个波兰男子以及一个英国女子,波兰男子全名叫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英国女子叫邱茉莉,两人是夫妻,也是宋庆龄在香港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的成员,这次就跟随美国军事观察团一起到的西北。

本来中共打算用飞机把这些人一起送到前线的,但是斯诺三人觉得他们不赶时间,一路乘车过去更好。

“真的吗?中共居然有着一定的工业实力?”邱茉莉吃惊道。

“肯定是真的,不然你以为他们为什么能打胜仗,除了他们的士兵优秀之外,足够的武器弹药也是一个原因。我们在机场看到飞机,也大多是他们自己生产的,所以我一直很看好中共的未来,这里未来注定属于红星。”斯诺坚定地说道。

就在两人在这交谈的时候,旁边的爱泼斯坦也从随行的八路军翻译口中得知了这座桥的一些事。当他得知这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时候,还很疑惑,询问要是这座桥被日军利用来进攻八路军怎么办?不过这个翻译给他的话让他很惊讶,对方说,日军在几年前都不能打到陕西来,以后更不会,而且在这座桥修好后,铁路会继续往东修,目的地是太原。

爱泼斯坦问了不止一个人,但都对战争看的很乐观,认为他们一定会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看到这些充满希望的八路军士兵,他心里觉得自己或许来晚了,要是早几年来就好了。

后面几人亲自去吴堡黄河大桥的建造现场去看了一下,并留了几张照片作为纪念,而斯诺则是在他的笔记里面再添加了这个细节,这将成为他的新书内容之一。

。。。。。。

山西交城的战役指挥部,这里暂时是整个山西八路军的心脏和大脑,目前的山西战局,都在这个大脑的指挥下不断运行。中央已经决定了把八路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由长治撤出,随着八路军在山西战局逐渐明朗化,前线指挥部设立在长治已经不合适,太原才是彭得淮的心仪之地。

不过局势虽然开始明朗,不过指挥部的气氛还是很紧张,外面那像密林般竖立着的天线,把几个战场的最新情况,不断地发送到这个指挥部里,由指挥部的指挥人员做出决定后又把消息再传递出去。

“截止今天中午,独7和独30两个师在贾恩溢师长的率领下,已经突破寿阳城防,日军虽然还有抵抗,不过贾师长说保证在一天之内肃清城内敌军。

晋中战场,孙蔚如军长率领两个师也突进了晋中城,不过日军第36师团抵抗顽强,跟孙军长的部队爆发了巷战,战斗比较焦灼,不过孙军长部已经控制了城内四分之一的城区。

娘子关战场比较激烈,独6师和独32师死伤较大,陈伯均师长说他的部队已经死了3个旅级干部、7个团级干部、19个营级干部,战斗减员已超过一半。有些营现在都是连长带领士兵作战,最少的营,人数已经不足150人。32师那边也同样惨重,减员也超过了三分之一,而且日军好像有了援兵。

。。。。。。”

在场的指挥员听到前面的时候还觉得不错,不过听到娘子关前线的战斗后,顿时心情有点沉重。太原这边的战斗这么激烈,几个师的战斗减员也才堪堪四分之一,而东线的娘子关整个都快减员一半了,也就意味着伤亡超过了两万。

他们能做到这个位置,自然猜到娘子关外的日军应该是接到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打通正太线。

虽然彭得淮也有点心疼这个损失,特别是陈伯钧的独六师。这可是王尔琢手下最强的一个师了,现在损失一半,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元气呢。本来第十纵队就没换完装,不少人才从冀中撤回来,对于这种大仗并没有适应过来,就参加了这次战役。

虽然伤亡有点大,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彭得淮沉思了一会儿吩咐道,“命令贾恩溢的留一个旅在阳泉、寿阳等地,另外两个旅增援娘子关前线,务必把敌人给我挡住。许是友的30师即刻开拔至晋中,暂归孙蔚如军长指挥,配合孙军长拿下晋中。

对了北面的战况是什么情况?”

彭得淮这才想起来北面还有日军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