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红色帝国1924 > 第四百二十章 黄桥战役(二更)

第四百二十章 黄桥战役(二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这样的指示下,新四军就制定了‘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向南巩固’的发展方针。随着新四军的发展,就难免跟国民党军队发生冲突,特别是在39年之后,双方的矛盾也就愈发明显。

特别是跟韩德勤以及顾祝同等人率领的军队发生矛盾,摩擦也就难以避免。这个事情也不好说谁对谁错,那些游击区在国民党军队控制下,根本难以起到大作用,加上国民党军队又不会打游击,放在国民党军队手里也是白白浪费。

但毕竟那里是国民党地盘,新四军插进去,人家肯定不乐意。但是新四军如不去那些地方发展,迟早得被国民党逼死,所以中共领导层也就不管国民党反对,放任部队去发展。

黄桥战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虽然韩德勤出动了数倍于新四军的部队参战,但是有些部队实际上没有跟新四军交手,而是在看戏。这就造成韩德勤的部队实力下降,结果几天的战斗下来,韩德勤的部队被粟玉领导的新四军打的落花流水,近两万军队被击毙或俘虏。

其中韩德勤麾下的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还因意外淹死,其他师旅团级军官被击毙数人,被俘获40余人,其中还包括一个师长,几个旅长以及师级参谋。韩德勤这次战斗可算是元气大伤,这就让江北地区的新四军一下子无人敢欺了。

不过这件事虽然新四军大胜而归,不过却让老蒋抓住了把柄。就在黄桥战役结束没几天,国民党政府就跟李卫国、彭得淮、叶挺等人发布了‘皓电’。

在这封皓电里,国民党肯定是大肆污蔑中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不听中央政府命令,该如何如何。最后并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个月内开赴黄河(老黄河,就是现在黄河河道。但当时由于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河改道淮河入海)以北。

面对国民党的指责,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毫不客气地反驳,最后并表示为了顾及抗战大局,愿意把长江以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地区。

但对于中共的回复,国民党也不甚满意,并继续在自己的舆论阵地上大肆污蔑。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利用各自的渠道,大打口水战,私底下却是在展开不断的谈判、斗争。而此时国内的爱国人士则是非常担忧,现在国难当头,国内最大的两个党派现在却在大打口水仗,甚至有演变为冲突的可能。

面对此种情况,众多民主人士都纷纷致电国共双方的领导人,希望能暂缓矛盾,团结一致对外。但是这些民主人士说的话也没人听,包括中共也都是委婉的答应,但也不见做出太大的妥协。

国民党方面早就视中共为眼中钉,巴不得除之而后快;而中共现在也不是红军时期那样弱小,不可能任由国民党摆布。甚至有人还提议大不了分开抗日,没有国民党他们八路军和新四军照样打鬼子,不过有这个想法的人都被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顿。

由于国共双方在长江下游及地区存在巨大的矛盾,中共方面就命令华北的八路军除非日军大举来犯,否则不要进行大的作战行动,静候长江下游地区的情况进展。

。。。。。。

“稼祥,现在的局势,你怎么看?”

主席的家里,只见主席看了一下王家祥递过来的电报,然后就递给了李卫国,他则是询问着王家祥的看法。

“我觉得以现在的局势,我们最好是尽快渡过长江,即便是按照国民党所说的那样从繁昌、铜陵渡江也行,现在就是不能让国民党抓住我们的把柄,以免对方趁机发难。”

王家祥最先看的电报,所以很快就把他的看法说了出来。

原来在这封电报是新四军那边传来的,是国民党政府催促他们的北上的电文,并附了现在新四军军部的内部分歧。

“卫国,你呢?”此时的李卫国也看完了电报,不过他的眉头一直紧锁着,主席在王家祥那里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就问向了他。

“新四军北渡,这是必然的,而且速度越快越好,不然我担心迟则生变。”李卫国担忧地说道。

这个时空,所谓的曹甸战役并没有出现,但由于粟玉在黄桥把韩德勤打疼了,让老蒋等人已经下了解决江南新四军的决心,已经下令顾祝同调动军队了。

“你是担心国民党方面会对新四军动手?”主席不确定的问道。

“这是军情局早上递给我的情报,第三战区的顾祝同正在频繁地调集军队,用途不明,我担心他们会趁着新四军北渡之际,发起进攻。”

李卫国拿出一封军情局的电报,递给了主席,他的脸上也很担忧,难道皖南事变要提前到来了吗?这倒是让他有点惊讶,这才七月份,不会这么早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