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犯罪心理:罪与罚 > 伤害OR救赎

伤害OR救赎(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不是在杀害孩子,而是救赎

有的时候,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比死亡还难受地活着。永无止境地活着。受苦受难地活着,没有未来地活着

这些孩子,在他眼中,活得痛苦无比。杀死他们。是给予他们他所未能得到过的解脱。

他童年很不幸。自杀这两个字也曾经划过他的脑海,但也许是他足够坚强,又或者他懦弱得连寻死也不能够。所以他活到了今天,但是早早埋下的心理阴影却越积越深,终于爆发,开始四处杀死那些他认为活得痛苦的孩子,自己未能得到救赎,他给予这些孩子。

怪不得警方在大人身上始终没能找到与凶手联系起来的强有力证据,那是因为凶手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都在孩子身上,他是通过这些孩子,才找到父母的。

警方的办案时,思维定势,肯定不会想到有人会与年龄还小的孩子结仇,而凶案现场太过惨烈,任何人第一时间看到都会认为凶手与男主人有仇。顺着仇杀的线往下查,当然一无所获。

三起案件,细节高度一致,这说明什么

文沫等到会议室里的争论告一段落,才终于第一次开口:“从作案手法上来分析,犯罪嫌疑人,应该就是一个。”

“文主任,刚才我们讨论的时候你出去了,是不是没听到后面同志们的案情分析两名成年人,再加上孩子老人,一名凶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时控制这么多人,如果现场一旦出现任何意外,这三起案件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样。第三凶案现场你也是亲身到过的,难道没有发现两名成年死者身上根本没有防御性伤痕吗谁会在生死关头让你老老实实绑起来杀”

“在坐的各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了,那么请大家告诉我,后两起案件的现场,你们当时进去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我们以为又到了萧泊源一家死亡的案发现场。”

“不错,后两起案件给人的感觉,与第一起案件具有高度一致性,哪怕第二起案件还有位老年死者。相信大家都知道,女死者董忆被凶手杀死在离门不远的客厅处,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凶手的眼里,她没有任何价值,不属于这个家庭的组成部分。”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凶手要的,就是餐桌里所有的细节。包括杀死几位死者的不同方法,包括一桌美味,包括坐在桌边对着尸体吃饭。这些对凶手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像刚才几位同志所说的那样,凶手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伙作案,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曾经破获过的案例。有没有哪个团伙在作案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细节一点偏差也没有的。”

众人沉默,似乎没有。

文沫停顿了几分钟,见大家都开始认真听她说,便也不矫情,将自己心中所想一五一十道出:“凶手的目的,在于解救自己,确切地说,是幼年的自己,这些小孩子,都是他的替代品。他憎恨自己的父母,对父亲,是完全彻底的恨,对母亲,则是爱恨交加。很可能凶手幼年时期,遭遇过父亲长时间的家暴,而且父亲有婚外情史,母亲虽然心疼他却没有作为,漠视这些事情的发生。”

“那为什么,要连孩子一起杀死孩子被父母忽视已经很惨,他连自己的替代品都要杀死”

“那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孩子活着比死去更悲惨。不论是被父母虐待忽视,还是失去父母孑然一身,都不是他希望这些孩子得到的又或者说,他自己得到的。”

众人再度沉默。原本以为,凶手是个十恶不赦之徒,连小孩子都不放过,现在文沫所讲的一切,实在颠覆他们对凶手的认知。

“从现在开始,我建议先将调查重点,放到几个孩子身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我想,那样的话,我们离凶手也就不远了。等几个现场搜集到的餐具上的dna结果出来,就是铁证如山。”

“等一下,刚才你说凶手是一个人,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制服几名受害者的”

“很简单。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这个凶手,与几个遇害的小孩子都有些关联,是不是说明他从事的工作,是与教育有关的因为孩子的接触范围要窄得多,教育是最可能的。那么他与孩子认识的可能性就极高了。一个认识的人,哪怕他拿刀威胁你,恐怕你也很难认为他对你们有恶意到会灭门的程度吧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形成,恐怕你首先会想的就是,我能说服他,只要配合着他不反抗,他不会杀人。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只要凶手将孩子牢牢圈住,家长本身并不强烈的反抗意愿会降至最低,至于几人被捆绑的事实,我还是倾向于是受害者自己在凶手的要求下做的。具有反侦查能力的凶手,自己会戴手套,那么他会给受害者也戴上手套的可能不小,以达到混淆警方视线的目的。”

分析会后,所有人都对这名看似很年轻的心理专家刮目相看,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出合理结论,一针见血地找出可能的侦查方向,并不是所有刑警都能做到的。

工作有条不紊地布置下去,那个时候,文沫很少参与警方的实质工作,因为在刑警的印象中,心理专家是文职人员,动动脑袋就好,打打杀杀跑腿的事,还是由他们去做才对。

文沫当然不会不知趣,自己跑去给别人添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办案手段,侧重点不同,又不熟,还是不要合作的好,免得出了问题最后闹得不愉快。

她心里很清楚,自己在人情交际上一块短板,除非必要,她很懒得动脑子去想些弯弯绕绕,好在从事警察这个职业的人大多数与她有同样的想法。

凶手作案的间隔在缩短,但她知道,他们还有时间,赶在下一起血案发生前,找到他留下的蛛丝马迹。,,;手机阅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