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潘安的科举路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绝之后还推上了一个他家亲戚不成器的纨绔子,想撮合一下,这把赵将军气得啊。

赵勇也知道他家大女儿的情况京中官员几乎没有人家不知道,一个女孩家就喜欢出去打猎放风,有时候拿着血呼啦的猎物就从大门大张旗鼓的回来了,人家不知道才怪。不过他女儿虽然性子泼辣些,但人品端正,品性绝对是一等一得好,他相信要是嫁了人这性子必是会收敛一些的,可以和人家好好过日子。

虽然女儿平日里老把终身不嫁在府里陪他过一辈子挂在嘴上,但是女儿家哪能一辈子不出嫁呢,这是他和夫人还在世,可以养着她护着她,等他们百年之后就算他哥哥愿意养着她一时,时间长了也难免怠慢不满,毕竟到时候府里的女主人就换了。

除了亲爹娘谁能无怨无悔地养你一辈子呢,亲兄弟姐妹也不能。

所以赵将军愁啊,他知道大女儿也是想嫁个良人的,这两年连最爱的打猎都不去了,但是谁让这名声前两年就传出去了呢。

看来看去,别说王钰就算不错得了,赵将军在酒楼看到王钰只觉得这小伙子越看越顺眼,看看这身板,一看就是个出息人,见着王钰身边有一个他家旁族的子侄,便让那人去套套王钰的话,详细了解一下王钰家里情况,重要的是看看这人怎么样。

得知王钰是个有才华的,不光会为人处世还风趣幽默,而且身世还挺凄惨的,风流书生得势之后贬妻为妾,嫡子变庶子从小被针对,真是很可怜啊。

赵将军这人还是很有正义感的,军人就是铁骨铮铮,最看不惯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顿时就觉得王钰这孩子很好,这种环境下长大还没长歪,有如今得成绩说明这孩子根子就正,不像他那老爹。

赵将军完全没想过王钰娶了他女儿会不会效仿他爹,他们赵家别看现在势弱,但是保住现有荣耀再传两辈是没问题的,看他儿子这么出息就知道了,他对自己家有自信,能给闺女撑腰。

于是王钰就这么被挑中了,得知自己被昭勇将军相中了,正三品大员,要把嫡长女许配给他简直觉得天上掉馅饼了,虽然赵将军的长子特意过来和他谈,又把赵家女儿的情况说了说,他也完全不觉得有意见,女子泼辣点挺好的,他亲娘舅泼辣,泼辣才能不被欺负,不然怎么护着他长这么大。

会点武艺也没什么,他对自己的功夫迷之自信,觉得女孩子会功夫也是花拳绣腿,会功夫也打不过,没事还能切磋武艺,当做闺房情趣,想想就美滋滋。

而且赵家又安排王钰和赵家大女儿偷偷见了一面,说起来这赵家也是不拘小节了,主要是赵将军觉得女儿之前没少出门,见的人多了,这事关终身大事还是得让女儿满意才是。

索性结局不错,王钰觉得赵姑娘身量虽然高挑了些,但是面容清秀,说话条理有度,看着大气又聪明,他很喜欢。

而赵姑娘看到王钰也是眼前一亮,之前听说王钰是贡生,马上最次是个同进士,还以为是个文文弱弱的小白脸,没想到和他哥一样看着就是个汉子,很符合她的审美,所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王钰和赵姑娘都满意。

王钰已经快马加鞭送信给他的师父武安县县令,还有他的爷爷,亲娘各一封,至于他爹那里就得靠他师父和爷爷了,他亲娘得给他准备聘礼,赵家想早点完婚,毕竟他们两人岁数都不小了。

所以王钰如今得状态可以说十分美滋滋,虽然他殿试发挥不错,但因为会试成绩太靠后,仍然成了同进士,他也十分高兴。

没想到这短短三天就发生了这么多事,好友的终身大事就这么定了,再想想自己,很是为自己担忧啊,好在王钰还是比较靠谱的,从好友这被召两次面圣和面圣的情况他也猜到了一些,于是开始和潘安细数当今长公主、公主以及郡主有哪些适龄的,性情如何。

第110章 公主

听王钰给他普及了一下现在皇室的女眷一类称呼,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也就是说皇帝的女儿是公主,姐妹是长公主,亲王女是郡主等。

而能让当今陛下这么上心给挑夫婿的,必是在陛下那里极为受宠的,然后再想想年龄适当的,那么范围就缩小了不小。

首先从皇帝的姐妹说起,皇帝陛下今年三十有七,正当壮年,姐妹的话还是有几位的,姐姐自不必说,年龄不符,妹妹的话正当年华又未婚的只有两位,而陛下正当年华又未婚的女儿倒是多一些,有四位。

考虑到亲王的女儿皇帝陛下不会如此费心,那么要挑夫婿的就在这六位之中了。

先说陛下这两位妹妹,分别是永安长公主和长宁长公主,这一看封号就知道先帝当时的心态,先帝在世时边境还不稳,时不时战火纷飞,也是先帝临去世那两年才完全安宁下来。

两位长公主一个十九,一个十五,永安长公主年长一些,也是永安长公主更尊贵一些,因为她和当今圣上是同一个母亲,只不过太后已死了近十年,不然这位长公主定是更为受宠的。

长宁长公主是先帝的刘美人所生,刘太妃如今倒是尚在,但是在寺庙带发修行呢,这位公主存在感比较低。

至于四位公主,分为是仁和公主、永康公主、嘉善公主和思柔公主,其中永康公主为皇后所生,颇为受宠,且正当年华,今年十六岁。

其他三位公主皆是后妃所生,其中以思柔公主最得皇帝宠爱,这思柔公主乃是皇帝之前的宠妃柔妃所生,这柔妃相貌倾城、性情柔顺,颇得皇帝喜爱,可惜后来得了咳血之症,病重身亡了,这思柔公主和柔妃长得很像,皇帝对她爱屋及乌,很是怜爱她年幼失母。

思柔公主年纪小些,今年十四,其他两位公主不怎么受重视,据王钰分析,可能性不大,所以他猜测选婿应该是为永安长公主、永康公主和思柔公主这三位中的一个。

至于三位公主性情如何,王钰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当今陛下受前朝大儒影响,对女子的要求放宽了许多,而且自打先帝那时候起就不再送公主和亲了,先帝一向奉行不服就打的原则,可以说彻底把塞外给打服了,到当今这里就十分和平了,更没有和亲的问题。

不过自打风气开放了一些,这些公主有的也养起了面首,有的是出嫁以后和夫婿不和就干脆和驸马做个表面夫妻,各玩各的,有的更夸张,还没出嫁面首就已经养起来了。

潘安听了以后先是一惊,没想到啊,这在古代女子居然如此开放,不过这也就是公主才有这待遇,毕竟有皇帝撑腰,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其他人更不敢说什么了。

因着这公主养面首的风气盛行,现在有头有脸的世家都不愿意尚主了,就算现在驸马也能当朝为官也没人愿意。

皇帝吸取前朝的惨痛教训,给公主找驸马也尽量挑些没什么家世但本身条件出众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