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潘安的科举路 > 分节阅读 45

分节阅读 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关系,但是潘安本身性格有些内敛,和他爹提起这风花雪月沾边的事情就有点莫名羞耻,所以刚刚有意无意地就没提起陈韬。

潘永民看潘安沉默不语,这表情就说明了一切,他倒是没说陈韬什么,“我们小门小户,和陈家不一样,爹知道你出息,但也不是人家有什么咱就要学什么,你听爹的你现在年纪还小,可不能和风尘女子瞎胡闹。”

看来他爹还是不放心,潘安只好再三和他爹保证,他铁定不会去青楼楚馆,也不会再去参加这类宴会的,就算不得已参加了,也不会干出格的事情的。

可能因为是儿子的原因,话题越到后面就有点露骨,他爹可能觉得和儿子说说生理常识没什么,不过潘安这个刚当了三年多男人的不太适应,只能和他爹打哈哈,最后以太累身体不舒服,明天就要出发回家了要早点睡为由终于停止了他爹的教育行为。

第二天潘安睡到快中午的时候,其实是被院子里搬东西的声音吵醒的,不然他还能继续睡。

今天下午潘安父子和陈府一众人一起出发,不过他们目的地不同,潘安是回武安县,而陈府众人则是出发去安县,虽然两个地方只有一字之差,不过位置确实差得千里远。

潘安一出门就看到陈韬精神抖擞地在那里指挥众人搬东西,潘安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仁兄,气色十分好,看起来仍旧沉稳有风度,一点不像纵情一晚声色之人。

潘安只能在内心感叹一句兄台果然不同凡响。

陈贞今天特意从老师那里请了一天假回来帮忙,也是告别长辈兄弟,毕竟这一别估计很久都不能见面了。

王钰那里早就收拾好了东西,潘安这只有他和他爹两个人,加上他和他爹前些日子采买的东西勉强装了半车,看起来挺唬人,其实这一趟考试花费不低,他们也买不了太多东西回去,都是些新鲜便宜又实用的物件,带回去也是给新晋举人潘安装点下面子。

三人终于再聚首,不过此时大家心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王钰是沉默了不少,陈贞几日不见倒是比以前擅谈了不少。

陈贞虽然性子单纯,但心思还是挺敏感的,他也知道王钰心境,不过拜师这事潘安和陈贞都无能为力,他们也只是走运才能拜得师父。没见陈贞的兄长陈韬如今也是正愁这事。

“此次一别,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我近年应该不会去武安县了。”陈贞有些感性,他当初去武安县那个学堂念书,主要是因为他出生在武安县的舅舅家,当初他爹把他的籍贯落在了那里,他得去那考秀才。

说起来陈父为了这几个儿子考科举也是颇费了心思,想着每个县秀才的录取名额都是固定的,这儿子们能够分开一点也是怕两个碰在一起万一一个把另一个挤下去了呢。这也是资源分散利用。

“无事,我们总有机会再来郡城的,到时候我们兄弟再聚。”潘安被陈贞的红眼圈弄得也有些伤感。

王钰也不沉浸自己的情绪里了,拍拍陈贞的肩膀,三人之间离别的伤感情绪颇浓。

第73章 回乡

潘安和王钰此次回家也算是荣归故里,此次乡试武安县的收获还算不错,成为举人的就只有潘安一人,上了副榜的有两人,一个是王钰,另一位就是上届乡试那个中举的热门人选谢家子弟。

这回乡的路上还是十分顺利的,一到武安县城,他们两人就先被县令大人请了过去,县令大人对他们的态度比上次要热络了许多。

毕竟在他任上有人中举也是政绩,潘安等三人一人中举,两人副榜,且都年纪轻轻,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县令一时兴起还和他们谈起了当初他的求学生涯,潘安就此得知县令竟然是商户出身,虽然本朝对于商户比较宽松,但是这个出身问题还是还是会被一些对门户比较看重的人诟病。

县令如此坦荡言明自己的出身也是让潘安有些触动,也让潘安明白了县令为何会给王家当靠山。

小谈了一番,县令还单独问了潘安日后打算,是想就此谋个官职还是继续科考,看样子县令对他还是十分欣赏的,有意让他做本县主簿。

不过潘安觉得自己年纪还轻,会试还是可以再战几次的,到时候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些。

现在潘安对以后的官职也有了些想法,他觉得日后若是能中进士,直接外放做个县令是个顶好的,他好歹是个穿越的,还是有些见识,当个一县之长有很大让他发挥的余地,想想可以造福一方,心中顿时有万丈豪情。

不过县令也稍微表露了点这个意思,看潘安不像感兴趣的样子就把话题带过了,今天来的三人潘安算是主场了,不过和县令态度最亲昵的还是王钰,毕竟他和县令早有交集,县令目前还是他王家靠山。

三人出来后又寒暄一番,谢家子弟还邀请两人酒楼一聚,看得出来这位世家旁系子弟是想要结识两人,不过潘安一出县衙门口就看到了等他良久的父亲,他进去一个多时辰,让父亲站了这许久着实觉得自己挺不孝。

他原以为潘永民定会在对面的铺子坐着等他,没想到老父如今近乡情怯,一朝与儿子荣耀回归喜得状态都放空了。

潘安看着他伫立在瑟瑟秋风之下的父亲正嘴角带笑,一副神游的样子,觉得还是早些归家为好。

他礼貌向谢家子弟寒暄一番,王钰这么熟就没这些套路了,三人客气一会儿约好改日再聚,就各自回家了。

潘安跟着潘永民找到托人照看的行李,由于行李数量实在不少,两人特意雇了一辆牛车回村。

潘安成为举人的消息显然已经传遍武安县,毕竟今年武安县有几年没出过举人了,而且今年就出了这么一个,自然比较稀罕。

路上遇到不少看着十分眼生的人上来搭话。潘永民有许多都不太认识,有时听到对方介绍就恍然大悟,安儿,这是你舅老爷的堂侄的表弟,你小的时候还抱过你呢。诸如此类八竿子才打得着的亲戚。

路过没什么可攀亲戚关系的,就上来恭贺一番,叫声举人老爷,怪诚惶诚恐的,弄得潘安有些不习惯。

这下子潘安可以说是武安县的名人了,从县城回村子就这么半天的路,两个人愣是大半夜才回了家。

让潘安没想到的是潘家一大家子一个睡的都没有,而且家门口围了不少人,大半夜的一片黑压压的,人还没走近呢,就七嘴八舌地开始喊举人老爷回来了。

这阵势还不小,潘永民这时候倒是端住了,估计是这一趟见着不少以前见不到的人物,练了出来,此时在熟悉的乡亲父老面前很是沉稳。

上前和几位岁数大村子里有些名望的长辈寒暄,潘安跟在后面淡定微笑,对长辈施礼,看着很是谦逊懂事,完全没有年少得志就轻狂的样子。

本来大晚上来看热闹的大多是年轻人,可是潘安在本村没什么朋友,平常跟小孩子也不亲近,现在身上又有了举人老爷的光环加成,岁数大的都跟他爹他爷爷寒暄,岁数小的眼巴巴看着他,目光复杂,没人上来,一时之间潘安这有点冷场。

不过好在还有他娘,张氏牵着两个小豆丁笑中带泪地瞅着他,潘安确实许久没见到母亲和弟妹了,这对龙凤胎在他院试放榜之后出生,如今也快三周岁了,正是满地跑的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