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潘安的科举路 > 分节阅读 17

分节阅读 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大的占了一面墙的就是清明上河图,这作品临摹的十分相似了,就是人物少了些灵动,不如张择端的原作有,不过在临摹作品中已经算得上佳作了。

潘安才刚刚开始,肯定不可能一上来就挑战这种地狱模式,于是准备先挑一些线条简单的山水画来临摹。

王钰见得多,陈贞也不遑多让,从陈贞对画作的品评来看,他确实很喜欢,而且在这方面知识丰富,随便挑出一幅画,都能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侃侃而谈,和他平常怯懦的样子完全不同。

三人行必有我师,潘安在这两位好友身上受益良多,感慨果然不应闭门造车,还是有心意相通的同窗一起交流才能进步得更快。

最后潘安在王钰和陈贞的建议下选定了前朝一位名家董瑞的溪岸图,这位画家潘安不曾听说过,不过在当朝他的山水画很有名,这幅溪岸图构图简单些,且有水有树,很是雅致,据说临摹作品十分热销,最重要的是这幅作品的原图就在王钰家,他外公当年花大价钱买来给他娘做嫁妆的。

王钰让潘安以后放堂就去他家,他可以把真品拿出来让潘安临摹,有幸一观真品,还可以临摹,潘安自是十分欢喜,向王钰连连道谢。

陈贞本就十分爱画,听说王钰家有原作,恨不得当即过去,于是约好明日放堂后和潘安一同过去拜访。

第30章 赌

第二天要去王钰家拜访,因为王钰的家庭情况复杂,潘安很是忧心了一番。

首先王钰是有嫡母的,那他是否有必要去拜访王钰的嫡母贺氏,而且他定是不能空手去的,自己的财力十分有限,估计他送什么人家都看不上。

且王钰还有一嫡弟,不过听说这位嫡弟如今在贺家族学读书,而贺家在郡城,所以他应是看不到的。

潘安琢磨了一下,送礼还是要看心意,贵的东西他是铁定送不起的,还不如做些别致的小点心带过去,想想他屹立在生活技能中的烹饪,这也是他一优点啊。

虽说君子远庖厨,但是这一句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任术的,说是君子不忍心宰杀活的动物,听到它们哀叫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

潘安觉得这和做不做饭并不冲突,他就算用肉类也是买的现成宰杀好的,况且觉得动物可怜就不吃了吗,物竞天择,这是生存法则,人也得活着啊。

于是他做了些南瓜饼,糯米糍和地瓜酥,都是做法简单,用料便宜,而且口感不错的,她以前常常自己做来吃,对于流程很是熟练,再做的卖相好一点,就可以拿来送人了。

第二天去了王钰家以后,潘安就发现自己的担心多余了,他们直奔偏院,别说拜见嫡母了,连嫡母的丫鬟都没见到。

王钰的母亲赵氏是个明快活泼的女子,穿着色彩亮丽的裙衫,涂着橘红色的唇脂,见到潘安和陈贞很是自然热情地招呼,岁月和挫折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她依旧美的令人心折,潘安见到她就知道这是位洒脱的女子。

潘安很欣赏这样的女子,在这个朝代能活成这样的不多,尤其是经历了这样多的事情。

潘安在见她之前也曾想过王钰的亲生母亲会是个怎样的女人,看王钰的打扮他还以为赵氏会是个喜欢穿金戴银,经过苦难之后变得自怨自艾,一见到她就如看到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因为古代的女人大多以丈夫为天,她失去了正妻的位置,被丈夫背叛,从妻变妾,家里的生意又被现在的正妻的父亲威胁挟制,她该活的战战兢兢才是。

可是这位却活的这样自在,真是让人诧异,不过赵氏的父亲能越做越大,没有被那位大人威胁到,听王钰偶尔表露出的意思是赵父得到了武安县县令的庇佑。

王钰这位外公也是个人物啊。

这位正妻的父亲是王父当年乡试的同考官,乡试是分正副主考官和同考官的,正副主考由皇帝任命,而同考官则是从各省调用进士出身官员充当。

这位王父为正七品典簿,官阶和知县平级,权利没那么大,所以这些年才能相安无事,王钰母子要想不受威胁,就得王钰成长起来。

“这就是潘安和陈贞吧,钰儿经常和我提起你们,今日一见果然是两个翩翩少年郎啊,一个比一个俊秀。”赵氏看着潘安和陈贞捂着嘴笑,笑得两个少年郎都不好意思了。

“好了,娘,他们俊秀您儿子不俊秀吗,您别打趣人了。”王钰看两位好友不好意思了,连忙解围,他娘确实做不了大家闺秀的做派。

“你呀”赵氏上下打量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嫌弃地摇了摇头,在王钰跳脚之前开口转移话题,“哎呀,安贤侄真是有心了,这小点心做的颇有趣味。”

说着赵氏就取了一块糯米糍,吃了以后赞不绝口,“这点心软糯香甜,入口很有弹性,里面的豆陷沙甜醇香,口感很有层次,是令堂做的吗”

潘安摇头,“这是小子闲来无事研究出来的,觉得口味还不错,就做来给夫人尝尝。”

陈贞和王钰也对这点心是潘安亲手所做表示了惊奇,不过也没表示出什么鄙薄,让潘安觉得自己交友水平不错。

赵氏对这三样小点心很是喜欢,潘安就把做法写下送给了赵氏,毕竟他要临摹人家的画作,还承了王钰的情,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潘安和陈贞在王钰的带领下去了书房,见到了董瑞的的真迹,陈贞在一旁感叹连连,爱不释手,恨不得当场抱回家细细欣赏,于是决定和潘安一起临摹。

别说陈贞画画的水平果然如潘安所料,十分出色,潘安画了半天只是个形似而已,而陈贞却是能画出董瑞原作的几分的,让王钰都赞叹不已,以他的年纪已十分了不起了,保不准就是下一个书画大家。

潘安在陈贞的衬托下颇有些自惭形秽,但是他这人还有一优点就是脸皮厚,技不如人很正常,他一遇到不好下笔的地方就向陈贞请教,两人通过交流受益良多。

再加上王钰在一旁,虽说他不会画画,但是也能提出很多建议,三人如此这般很是和谐,潘安花了十天的时间把这幅画临摹好,去文兴斋换钱,掌柜的给了九百文,很公道的价钱,估计还看在了王钰的面子上抬了一点。

毕竟这种临摹画作都是八百文起,潘安临摹出来确实十分像,但是一分也无,看着太过死板,潘安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准备慢慢提高水平。

这样临摹画作挣钱确实比抄插画书快,他抄一本插画书要两个时辰,一本书大概能赚一百四十文,现在他一天只能抽出半个多时辰来抄书,一本书要抄大概四天,十天能挣三百文这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