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再嫁为妃,硕王纵妻无度 > 108.私奔吧

108.私奔吧(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夫人也真是受够三房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算是看清楚了三房已经不是六七年前、任由其摆布和撺掇的三房了与其等着三房越来越坐大,还不如早点儿分了家,四房还能多得些

分家,说起来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却是不易最难的就是令各房都能满意

因说是分家产各过各的日子、对外不分家,其实这么一分就是真真正正的分家了唯一不同的就是,各房依旧可以住在忠勇伯府里,不像正式分家那样要搬出去虽然不用搬出去,可日常用度都由自己承担,不会再有“公中”这个大钱袋儿供着便宜占了

分家产时,大房是要占大头的,其他各房都按着当初老忠勇伯过世前说好的分法进行分配。老姚氏当初作为继室嫁进伯府时也带了自己的嫁妆,她的嫁妆自然是要留给自己和四老爷的,其他三个房头没权力分得同样的道理,忠勇伯兄弟三人的母亲当年留下的嫁妆,四老爷也分不到祖产、祭田这些是不能分的,必须留给承爵的大房

段玉苒作为女性晚辈不能参与分家产的事,但府里因为这件事闹得风风雨雨不断,她不必出院子就每天都能听到新段子但这些都与她无关,她只期待快些搬出这个乌烟瘅气的府邸

十一月初,忠勇伯府的家产分配总算告一段落,太夫人由四个房头共同供养,其他都是自各的钱

最麻烦的是府中下人的分配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各房仆役间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想彻底划分开有些不太现实只能尽量将有亲戚关系的分到一房去,这还得看人家那房的主子要不要人如果主子不愿意要,那这个下人的差事就丢了于是乎,伯府里又经历一阵子人事混乱

要说最省心的就是三房了段淳余一家在平城生活了六年,身边服侍的下人大多是历经汰换留下来值得信任的,剩下一些回京后府里分来下人,段玉苒都以“节省开销”为由,送还给大太太安排了

京城是天子脚下,不说寸土寸金,房价也是不便宜三老爷考虑着先在京中租座宅子,等妻子诞下孩子,稳定一年左右就全家回平城去

一是忠勇伯很欣赏侄子的办事能力,反正也没正式分家,就想让段玉杭继续帮忙打理平城的产业,只这回不是白作工,每年都有红利可分三老爷却不能再帮伯府打理京中的产业,如果无事可做,还不如全家都去平城寻事做段玉苒的琉光阁由王壮夫妇打理,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二是段氏族人多居于平、安两洲,那里的族人比京中这些段家人可热情厚道多了这也是三老爷一家想回平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寻找合适的房子时,宝珑斋的吴娘子又像及时雨般出现了

吴娘子介绍了一处位于香炉胡同的宅子。那宅子原是一个五品京官租住,后那官员为求上进就申请外放,退了宅子带着妻儿去任上了。

段玉苒怀疑这也是硕王顾衡早就安排好的但她并没有挑明,只是向吴娘子道了谢,要下地址请父亲过去看看再说。

段淳余走了一趟后,完全相中了那座宅子还特意打听了一圈,才知道香炉胡同里住着许多户低品阶的京官,邻里间相处还算融洽、治安也是不错。

段玉苒一听,觉得这样的地方很适合自家人居住与生活于是命人请了吴娘子来,请她帮忙与房主联系租下了那宅子。

一切准备妥当,只差搬家最后一步时,太夫人那里又作了起来

大太太跟太夫人说分家产、不分家的时候可没提三房要搬出去住的事

老太婆一听三房要搬出伯府,立马翻了脸又哭又病的说自己被人算计了,没人将她放在眼里了欺骗她说只是分家产,不是分家,可这前脚儿分了家产,后脚三房就要搬出去,这跟分了家有什么区别云云

三房搬出去了,将来段玉苒出嫁就不会从忠勇伯府出门子了啊到时候怎么让八小姐段玉芳换上啊

只要不搬出伯府,就算你在府里砌高墙将自家院子拦起来,这忠勇伯府的大门还是正门迎来送往都要走那道门段玉苒出嫁也要从伯府的大门被抬出去

段玉苒猜到太夫人折腾的原因,就让父亲去请罪的时候答应太夫人,将来她从伯府出嫁

果然,太夫人一听段玉苒出嫁会从伯府出去,马上就不闹腾了还命三老爷写了保证文书,按了手印才作罢

真真是一场接一场的闹剧啊好在总算是有了个满意的结局。

三房搬到香炉胡同去了,忠勇伯府又恢复了一年前的“安宁”。虽有改变,表面似乎又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搬到新家后,三房的日子过得别提多惬意了特别是孕中的三太太,精神头也比在忠勇伯府时好上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