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实业之王 > 第三百零六章 在路上 大峡谷

第三百零六章 在路上 大峡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南岸年平均降水量为382 毫米,北岸高达685毫米左右。

北岸的气候比南岸冷,冬季下大雪,麋鹿成群。

大峡谷峭立的壮观美景,感动了每一个人,而在它浩翰与辽阔之下,更隐藏着容易忽略的迷人的细致部分。

站在峡谷边缘,凝视大峡谷无垠的宽广,会给人一种平静与空旷的感觉。

如果时间充裕,如果你能像鸟一样飞翔,就能在这里的数百万个裂缝与隙洞中,发掘出许多让人心痒难耐的故事。

大峡谷官方的志愿者介绍说

大峡谷大致上可分为三区:

南缘(South Rim)、北缘(North Rim)和谷底(Inner Ge)。

南缘海拔2100公尺,是最多游客到访的地方。西线从Mather Pois Rest全长13公里,访客中心、火车站和餐厅旅馆都在这条路上。

比较特别的建筑还有山崖边的Lookout Studio和印地安古屋HopiHouse。

东线(East Rim Drive)从Yaki PoiView全长约22.4英里(36公里),在Desert View可以登上70呎高的Watchtower远眺,美景尽收眼底。

北缘海拔2500公尺,每年的五月中到十月中开放,温度也较南缘低一些。谷底海拔只有700公尺,夏季温度高达摄氏50度,且日夜温差极大。到谷底有好几条路可走,Bright Arail是最受欢迎的一条。

最后搭建选择沿着北缘进发。

亚利桑那的沙漠不欠缺颜色,夏天尤其灿烂。

仙人掌花以深浅不同的红、黄色调,绽放洋溢的热情,以剔透的淡绿,显示带刺的优雅;

管风琴(anpipe)仙人掌不想与骄阳照面,入夜后才悄悄展露风情。

在河滨、路旁,铁木(1ronwood)穿着碎紫色花衫,绿珊瑚(Palo Verde)披戴遍体的嫩黄。

矿物质也不甘示弱,不但将沙漠染成朱红、淡红、淡灰或淡蓝、淡黄,更将埋葬地底的林木,变成五彩缤纷的化石森林。

要在这个艰苦环境生存的动植物,必须非常挑剔他们的生活空间,并小心守护它们的地盘。

沙漠动物一般都是夜行性,只有在沙漠温度下降时才会冒险外出。

晚间可能会听见郊狼的嚎叫声,与它们的灰狐邻居一起疾驶穿梭整个公园,狩猎长耳大野兔、棉尾兔、花粟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

无法控制体温的响尾蛇、劲圈蜥蜴与其他爬虫类,日正当中时,就在岩石与灌木底下打盹。

陡峭的悬崖成了翅膀松垮的金鹰筑巢的好地方;在有荫的峡谷,可以听见娇小的峡谷鹪鹤悦耳的歌声,而渗水的岩壁装饰着多彩的喜水植物。

在岩石暴露的地表,耐旱的杜松比矮松更知生存之道,它们紧紧依附在露出的岩石上,仿佛溺水的人紧抓着救生筏。

在锡安1100米到2650米的高度内,可以找到四种不同的生物带,包括沙漠、河岸、林地与松果林。

在峡谷的干旱低地,可以看见果实累累的扇状仙人掌,还有一些沙漠居民,像是沙漠蜥蜴、移动缓慢的叩壁蜥,偶尔还会见到西部响尾蛇。

大峡谷北区的这一次旅行,即使是在有越野车的情况下,也花费了大家2天半的时间,其实也只是看了一个表面。

就算是蔡大爷,也被这壮丽无比的大峡谷景色征服了,刚开始话还比较多,很快,就不说话了,努力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站在岸边,谷地深处的科罗拉多河的涓涓细流,几乎遥不可见,难以想象这细小黄水是这大峡谷的主要创造者。

上游的多座水坝使来水减少,不过,滴水尚可穿石,足见此河年代的久远。

峡壁上的岩石分层完整清晰,是研究地壳形成的活标本,是了解地质知识乃至了解地球的生动课堂。

大峡谷国家公园充分利用此优势,在公园内介绍景点的解说牌和旅游手册中,着重传播科学知识,并画出游人所站地点所看到的岩层的剖面图,一一标出不同岩层的名称、特点和形成年代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定的形状和颜色。

就连蔡小丫头,也在这里学到和看到了很多书本上从来没有的知识。

在大峡谷停留两天后,车队将前往佩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