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实业之王 > 第三十八章民办高校4

第三十八章民办高校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三,估计这次估计会拨付很大一块地皮,新校区的建筑设计由学者委员会结合当地环境自行设计,建议你们找几位学建筑的来。”

“第四,你们不用担心其他的,所有海龟人员经过委员会的检测通过后,学校一次性的全部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包括家庭和住房,这点我还是可以承诺的。你们的补助也能够轻松的在国内处理好这些,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在一起生活和学习。”

“第五。董事会领导下的学校实行校长管理制,你们在全球范围内挑选校长,这次的时间比较急,我也相信你们会处理好一切事情。后勤这边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服务你们。”

“我的话就说完了,祝愿你们能够将这个学校带向世界的前列。”

蔡国说完后就离开了会场,姬采珊和黄静,梁辉,孙芷巧接下来和大家继续具体的工作。

PS:关于大学的管理,作者这里啰嗦几句,国家不是没有聪明人,连尼玛搞个学校都搞不好,以前是穷,关键是国家非常富裕后,照样搞不好。现在一年光财政拨款上百亿的学校都不少,还没有算学校自己的收入。

学者不能够管理学校,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问题。

私立学校如果在有钱支持的情况下,采用学者团体对学校进行管理,是符合世界潮流的。

……

蔡国知道,自己不宜跟这帮学者说得太多,这些世界级的人物什么没有见过。

只有老老实实地把他们关心的问题解决掉,他们的智慧处理其他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蔡国让黄静和姬采珊把办学的难题和需要的条件告诉这帮学者,让他们去向国家争取更好的条件,比以商人的形象出面更有力度。

蔡国走后,黄静就把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大家开诚布公的谈了出来,其实就是这样,蔡国他们看来很困难的事儿,交给几位大拿一分解,各自几个电话一打,都解决了。

这边厢在接待海龟,西川教育厅的人也几乎同时到了北平教育部,同时,辽宁教育厅在得到消息后也赶到了北平,并且来势比西川的猛,直接就找到教育部部长要求一定要把这个学校留在辽宁。

LN省专门组织了一个高官带队的团体,据说张高官准备随时到北平支援。

在得知美国的这批博士人群回国以后,这件事情就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政府主管部门马上联系了这批人,并且迅速的派车,将孙瑞等海龟直接拉走了。

华人对知识的尊重是与生俱来的。这批世界级的知识分子也有资格得到这样的接待。

黄静焦急汇报了情况后,蔡国反而笑了

“你啊,担心她们走丢了啊?怎么帮人出去了十几二十年,国家能够喊回来的话早就回来了,哪里需要这次。

你就放心吧,他们这一去,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倒是要把准备工作再做扎实一点了哦。”

…………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办学条件的事情了,在哪里落地成了最大的难题。

本来最有希望的北平市,也是最傲娇的,北平教委在知道这件事情后,根本就没有派出人员联系过这边,信心满满的认为不可能不在首都办学,只有北平的教育环境和科技环境是最好的!

渐渐传来的消息是投资商准备在边远省份办学的消息也让北平教委慌了,连忙派出人员到教育部了解情况,并且许诺“五减一免”,提供3000亩周边的土地。

紧跟着的HE北、TIAN津等地,也专人致电教育部了解情况。

本来嘛,这样的投资是最优质的,并且一定是连续的投入,教育和其他的产业不一样,百年树人,是不要求马上回报的。

这样的一所大学可以解决附近十几万人的就业问题。

一所大学的造血功能甚至会超过一个中型的城市!还不用说如果办学成功,会极大的提升所在省份的民众素质,这壶老酒是越老越香。

这样由教育驱动的案列是太多了,当年的科大落户安辉省就是这个道理,98年代的领导都知道高等教育会给自己的地盘带来什么。

这一股的波涛,在孙瑞博士所带的20多位博士的回国引入了高潮。

从那时起,蔡国的电话几乎就没有停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权势都集中在一起,挤压过来,每一个,都是现在的蔡国惹不起的!

这样也好,都厉害就谁都不厉害了,越争得激烈,对学校越有好处。

蔡国跟大家定了调,先等消息飞一会,不用理会,抓紧时间做好规划才是最要紧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