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田园发家记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期还没定,不过怎么也得两三年时间,等确定婚期了再跟娘你们说。”

余刘氏点头道好。

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聊完事,余老头一家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剪剪窗花,写写对联,家里顿时就有年味儿了。

腊月二十五,余老头一家磨了很多黄豆,做了豆腐,整板整板的冻在屋外,这趟回来特地把锅子、架子、蘸酱都带上了,余何氏切了豆腐、片了肉、包了油面筋、做了鱼丸、切了土豆、萝卜、香菇一早就把大骨炖上,今晚要请余东来一家子来吃锅子。

余老头驾了驴车去接余刘氏他们。

余刘氏他们是第一次吃到锅子,看着满桌准备的生吃食,满眼新奇。

余虎虎在青香斋的时候吃过,为家里人讲解,“喜欢吃什么夹了到锅里涮熟,然后蘸上喜欢的酱吃,味道好极了,不喜欢蘸酱的可以直接吃。”

余何氏提醒众人小心娃们,毕竟锅子热乎的很,里面的汤底也是滚烫的,沾到、碰到就不好了,娃们就别涮了,大人帮着夹。

余青梅看了余宝宝一眼,发现跟去年相比,这个小侄子有所变化,爱吃这点是没变,不过人到瘦了、黑了不少,也不会争着抢着吃食,动不动跟大人告状,看来自家嬷嬷教育的很好。

余宝宝跟余刘氏坐在一块,刘草就是偶尔帮着烫了夹给余宝宝,大部分都是余刘氏帮着涮的,看来现在是余刘氏带着余宝宝。

刘草经了那事倒也老实了。

“对了,小伟,嬷嬷有个事要麻烦你帮着问问。”余刘氏看向余小伟说道。

“嬷嬷,什么事”余小伟问道。

“你去杨秀才那的时候,帮着问问,我们打算过完年送辉辉和宝宝去私塾。”余刘氏说道,“念些书,认点字,就算考不上,不当官,也总比地里刨食大字不识的好。”

余小伟点头,“好,孙儿正打算明儿去一趟嗯,正好把这事说了。”

“那太好了。”余刘氏笑呵呵的说道。

王美丽和刘草听了余刘氏的话特别高兴,笑呵呵的根本停不下笑容,对着余小伟说着感谢的话。

余青梅也有些懂刘草的转变,想必余刘氏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能听进去总是好的,余宝宝能变成这样也是好事。

“这是什么肉,吃着不像猪肉啊。”王阿菊吃着嘴里的肉,然后夹起生的问道。

“这是牛肉。”余何氏说道。

“啥,牛肉,谁家卖牛啊,不都宝贝着呢。”王阿菊惊讶的瞪大了眼,“我以为是兔肉这些野味。”

“也不知道,是别人送的。”余何氏笑呵呵的说道,“就是之前我们帮助过的一个小娃娃,她家人今年送了年礼来感谢。”

“原来是这样。”王阿菊点头,然后继续涮牛肉,“不愧是牛,连肉都吃着比猪肉好。”

余青梅真想笑,但忍住了,毕竟自己也是更喜欢吃牛肉的,而且细细想来,牛肉是比猪肉贵不少,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没准真是这个原因呢,嘿嘿。

今儿吃锅子,余何氏没煮米饭,但拉了面条、切了米糕,等菜吃得差不多了,搬了上来,“直接把面条、米糕下到锅子里,垫垫肚。”

吃得直打饱嗝,坐着休息了会儿,余东来一家才告辞回去。

余老头亲自送,驾了驴车载了余刘氏和娃们。

翌日,余小伟拎了一个篮子去杨启文家。

杨启文见了,别提多高兴了,不过对于又拎着东西皱眉说教了余小伟一番。

“老师,都是自家做的一些吃食,昨儿我娘做的。”余小伟打开给杨启文看。

篮子里的是鱼丸、包肉油面筋、米糕和冻豆腐,余何氏昨儿特地多做的。

杨启文看了笑着收了,“样子都不常见,余嫂子真是手巧啊。”

杨启文把篮子给了自家媳妇,然后拉着余小伟细细问他在县学的事,之前匆匆见了一面都没细问,今儿可得好好聊聊。

杨启文止步于秀才,当然希望自己教过的学生能有大成就,而且杨启文相信余小伟肯定能办到。

俩人聊得尽兴,然后余小伟说了余辉辉、余宝宝年后想来私塾上学的事。

杨启文很欢迎,对于送孩子来念书识字的,自己基本都不会回绝,自己教的孩子不说有多聪慧,但个个都是认真来读书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杨启文都是喜欢的。

“正月十六让他们来。”杨启文笑着说道。

第两百九十二章 过年

“好的,等等我就跟他们去说。”余小伟说道。

杨启文笑着点头,俩人又聊了会儿,快到中饭时候余小伟才告辞。

杨启文虽然想留余小伟用饭,但现在快过年了,自家都好菜好饭的备着,而且现在余小伟家里条件越发好了,饭菜肯定比自家强,也就不开这个口了。

杨启文亲自送余小伟到家门口,看着他远去才回屋。

余小伟回家拿了两套笔墨纸砚去了余刘氏那,把私塾的事说了。

“嬷嬷,杨秀才让辉辉和宝宝正月十六就去私塾。”余小伟说道。

“太好了。”余刘氏拍手笑得很欢快,老大家就没有一个读书人,自己看在眼里也无力,之前家里负担不起,现在总有些积蓄,也佃了小儿子的地,供得起了,以后就算没有小伟他们念得好,至少不是睁眼瞎。

“嬷嬷,这是我送给俩位侄儿的笔墨纸砚。”余小伟把包袱交给余刘氏说道。

余刘氏也不推辞,笑着收下了,“好,还是你想得周到,本来想趁着镇上一些店铺还没关门,买年货的时候顺便去买了来,现在好了,有现成的了。”

说完事,余小伟才又回去吃午饭。

接下来的日子,余老头一家把过年要吃的饺子都包好冻硬,把杂物间的柴火屯满,现在天冷,要烧炕,废柴火。

上余村的村民陆续有人来问有没有糕点、米糕卖的,过年,全家老小辛苦了一年,总要做些好吃的慰劳慰劳,青香斋的糕点和米糕上余村村民有在镇上买过的,都说好。

青香斋过年前关门也早,一般店铺腊月二十五还有开着的,等村民想买年货顺便去青香斋买糕点、米糕的都无功而返,现在好了,就近原则,想来余老头家里应该有存货。

余老头一家发现来买的村民不少,就发面、开窑做糕点;浸米、磨米、蒸粉,做米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