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人都爱容氏子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关于你之流言,并非所谓奇人异事。”

容奚委屈捂额,“流言之所以是流言,不过是经人夸大后,瞎编乱造而成,怎可尽信信它不如信我。”

“我信你,”秦恪笑回,“一直信你。”

若非信任,如何能够相交相知

翌日春和景明,阳光普照。

容奚与秦恪同至监所,去往玻璃坊。

玻璃坊工匠,因所制之物非军事武器,故多为外围。

见两人至,众工俱行礼等候命令。

容奚将图纸递予工长,笑道:“我欲制一些玻璃器皿,有劳了。”

每间工坊皆有工长。工长必须拥有一定学识,且技艺精湛,方能指挥其余工匠做活。

“容郎君言重,”工长憨厚笑着接过,“某定不负郎君所托。”

言罢,他掏出纸笔,郑重记下。

如今工坊工匠皆用铅笔书写,携带方便且耐用,极为好使。

不过,玻璃坊中特设一小队,专门用来制造凹凸透镜。

去年冬至后,秦恪去往北疆参与战事,首次将望远镜用于战场上,颇有奇效。

故如今军器监,除火弹、火铳外,还秘密制造望远镜。

望远镜制法简易,工坊仓室中已存不少。

两人离开玻璃坊,欲往地下密室,却闻士卒禀告,言濛山县令沈谊在军器监外求见。

容奚与秦恪对视一眼,同行至监外。

监所外,沈谊眉头微蹙,先给秦恪见礼,后问容奚:“容郎君,今日我来是有事相询。”

“沈明府请讲。”容奚礼貌道。

沈谊叹息一声,“有临溪百姓言,张志所用磷肥与官府所制磷肥不同,非要闹个明白。”

“何出此言”容奚微一挑眉,这倒是稀奇。

“容郎君有所不知,”沈谊擦擦额上汗液,回道,“你家地里庄稼生得好,即便同用磷肥,也有所不及。”

若差距不大,倒无人会说,毕竟土地有贫有沃,且张志先旁人施肥,庄稼强壮些无可厚非。

然,事实上,张志侍弄的庄稼,比旁人地里茁壮不少,这才招人非议。

话里话外,容奚给予官府的磷肥方子有误,定是故意为之。

秦恪闻言,神情蓦然冷冽,道:“同一学堂,同一夫子,学子尚有优劣之分,更可况庄稼大郎无私献出磷肥制法,如今庄稼不比旁人,倒责怪大郎藏私竟有这般胡搅蛮缠之人”

“郡王息怒”沈谊忙小心安抚,“只是一些流言,郡王不必介怀。容郎君无私奉献,下官铭感于心。”

只因容奚先前磷肥定价高,百姓已心有芥蒂,后献出法子,百姓得磷肥,庄稼却依旧不如张志家,有些不甘罢了。

事虽小事,但关乎容奚名誉,沈谊还是决定前来告知一声。

容奚笑道:“无碍。沈明府若想知晓缘由,不妨去问临溪乡邻,我买下张家田地后,是否雇人将秸秆埋于土中”

沈谊不解,“容郎君此举莫非有深意”

“此为沤肥,”容奚从容回答,“秸秆埋于土中,经数月发酵,将使土地愈发肥沃。”

秸秆中多含钾肥,庄稼不可或缺。

如今他田地中,钾肥、磷肥俱存,张志又以人畜排泄物施之,其中携氮肥,三肥不缺,庄稼自然比旁人茁壮。

听他解释后,沈谊豁然开朗,笑道:“容郎君果然有大才,且目光长远,冬日便已沤肥,如此一来,何人庄稼能及”

秦恪微怔。

他恍惚忆起,数月前,他自盛京来濛山抓捕县尉,于容宅蹭饭归旅店后,健仆曾禀过此事。

当时他并未放在心上,如今细想,心中顿极为拜服。

容大郎确如沈谊所言,乃高瞻远瞩之人。

越相处,就越发被容大郎吸引。

秦恪忽扬唇浅笑,心情甚慰。

数日后,临溪百姓知晓此事,俱愧疚难安。冬日容郎君雇人沤肥一事尚历历在目,只是他等愚笨,不知容郎君心思,且暗中讥讽其胡乱种地。

如今想来,不过是自己无知罢了。

是日,容奚从工坊归宅,见院中摆放渔具,且好似用过一般。

“吉利当真造成渔船渔具去捕鱼了”他与秦恪互看一眼,笑问。

话音刚落,就见金吉利兴冲冲跑来,手上沾满鲜血,且有几片鱼鳞。

“郎君,我捕到鱼了”

满脸求夸赞。

容奚展颜灿笑,摸摸他金色软发,“多亏吉利,今晚有口福了。”

金吉利得他称赞,兴奋返回灶房杀鱼。

他捕获河鱼众多,容宅几天也吃不完,金吉利挠挠脑袋,笑嘻嘻道:“郎君,我想去集市卖鱼。”

总是白吃白住,他心里过意不去。

“随你。”容奚从不管着他。

晚膳后,崔峰捧月考成绩,至容奚书房。

容奚平日事务繁忙,无暇管顾孩子,但每次考试成绩,他都很上心。

十五位孩子,虽年岁相差甚大,然起点相同,成绩优劣之事,全凭自身。

数月下来,大娘子与小四成绩不俗,常争榜首,为可造之材。

当然,不能以成绩论英雄。

可据崔峰观察,大娘子性情稳重,肯努力,能有这番心志,已不俗。小四思维灵活,擅思考,不拘泥书本,常有奇思妙想,亦为难得佳儿。

其余数众,虽不差,可与大娘子、小四相比,到底有不足之处。

“你让他二人来我屋中。”容奚吩咐道。

崔峰领命而下。

须臾,他领二人同行至书房,二人神态拘谨,给容奚见了礼。

容奚仔细打量两人。

大娘子清秀端正,小四伶俐好动。

“你二人出自同村,且同龄同姓,是否”

两小连忙颔首。

容奚笑容温和,从案屉取两支铅笔,“你二人在学堂素来优异,此为奖励,收着罢。”

一人得一支新铅笔,大娘子与小四皆高兴非常,异口同声道:“多谢郎君赐笔”

崔峰于旁静观,心中不禁暗叹一声。

大娘子与小四皆十四岁,容郎君十七岁,不过相差三岁,差距却如此之深。

容郎君年虽少,学识却极渊博,且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待人和善,实在叫人感佩非常

“你二人可起了学名”容奚又问。

两人此前不过乡间泥娃,小名并不文雅,平日里皆按排行称呼。

两小看向崔峰。

崔峰立刻答道:“尚未取学名。”

他虽为夫子,有取名资格,然众学子毕竟皆为容宅之人,他怎敢越俎代庖

容奚思虑片刻,分别对二人道:“你名为瑶,你名为子归。”

言毕,用笔写下。

郭瑶,郭子归。

两人见纸上姓名,俱小脸通红,激动得手臂颤抖。

“多谢郎君赐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