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茅山诡谈 > 第680章 莫斯科惊魂(32)

第680章 莫斯科惊魂(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精确描述人的原子结构是最棘手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我们不可能获得一个粒子的全部信息。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那么我们就会失去所有关于它的速度的信息,反之亦然。

1、人类瞬间移动的详细过程应该为:扫描、分解唯物质化、传播分解光子和扫描信息、重组

光子是波粒二象性的,分解后的“原分解光子”只能通过电磁场将波动传播至接收端,也就是讲接收端重组所用的光子并非“原分解光子”,请问接收端的“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2、假设省去分解,步骤变为“扫描、传播扫描信息、重组”,接收端根据收到的扫描信息提供光子。接收端重组所用的光子同样不是“原分解光子”。此时,在发端有“你”,在接收端又有一个“你”,请问接收端的“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显然2中接收端的“你”只是一个复制品,发端的“你”才是你本人。1和2中扫描信息一致;1和2中重组所用的光子虽然来源不同,但都不是“原分解光子”,这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1接收端的“你”也只是一个复制品,在1中分解唯物质化步骤后,你本人就已经死亡了。从道德伦理上讲,人类瞬间移动是自杀加复制的过程。

“如果有人彻底掌握了四维空间和虫洞理论的话,那么瞬间移动便是轻而易举senderan的老巢在死神岛,而死神岛处于四维空间内,或许senderan已经彻底掌握了四维空间和虫洞理论”黄宇新说道。

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该理论。简单地说,“虫洞”就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暗物质维持着虫洞出口的敞开。虫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虫洞hoe虫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虫洞是1930年代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间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截至2013年其存在性尚未确认。

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瞬间移动”的可能,如同超时空转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