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茅山诡谈 > 第455章 自相残杀(2)

第455章 自相残杀(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伏都教最著名与最恐怖的特色是活死人,即僵尸。

伏都教跟其他宗教一样也信仰精灵,有降神仪式。伏都教中那些稀奇古怪的午夜祭礼仪式,一般都是在丛林深处的庙宇里举行。仪式首先是大祭司祷告、念咒和奠酒,然后在地上画些灵符祭神,最后是进行唱歌、击鼓和跳舞等其他活动。

伏都教受天主教影响,只有一位主神,诸神是主神化身。要用猪为牲礼。

伏都教是贝宁的国教,每年的1月10日是伏都教节,会举行宗教仪式欢庆节日,同时会修庙供奉蟒蛇。

信仰伏都教的民族有芳族、约努巴族等,伏都教也盛行于海地与加勒比海,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及南美州。在海地,巫毒信仰为两大官方信仰之一。

对于伏都教的发源地人们普遍同意这种观点,即伏都教起源于西非,流行于西起加纳东迄尼日利亚的西非诸国。西非国家贝宁是伏都教诞生的摇篮。作为一种崇神教,伏都教可能是从古老的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传统演变而来。

伏都教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海地是法国殖民地,被贩卖到海地岛的非洲黑奴把一些非洲原始宗教带到那里,主要是是西非的贝宁原始宗教。贝宁每家都有祖灵崇拜的铁祭坛,是他们与祖灵交通的地方,实际上每天家人都可以在祭坛前,和他们的祖灵谈话。当地的天主教徒有时会在做弥撒到一半时,冲回家祭祖。

随着1719世纪奴隶的买卖,贝宁伏都教也输往其它国家,海地、巴西都深受影响。海地又吸收了法国人带来的天主教许多繁杂的宗教仪式,就渐渐形成了伏都教,并在海地流传起来。

巫毒除了深具民族色彩,现代巫毒的提倡又添上了政治意味。在非洲人民被西方殖民地国奴役之时,巫毒信仰遭到严格禁止。

它原来是流行于西非加纳等地的一种神秘宗教。16世纪时,海地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的白人殖民者把大量非洲黑奴贩卖到海地的同时,也把流行于非洲的原始宗教带到了海地,后来这些非洲黑奴将罗马天主教许多繁杂的宗教仪式与当地土教混合,便形成了神秘、诡异、令人恐怖的伏都教。

巫毒娃娃的传说迷信十分多,其仪式则广受争议。多数仪式均与报复、伤害、仇恨有关,但也有爱情、成功、幸运、健康、保护、袪邪相关的法术。无论何种材质的人偶─纸、蜡、布、稻草─功效都是相等同的。不同颜色的人偶可以达到不同的功用。

一般而言,施法者要用红绳紧勒缠绕人偶,一边重复喊出咒语,然后用针或钉刺入人偶的肝脏部位。如此则施法完毕。

在伏都教的邪恶行为中,最令人毛骨慷然的是制造“还魂尸”。所谓“还魂尸”是指一种处于生与死的临界状态之间的活死人,即“会走路的死人”。来到海地的人听到当地土著述说“还魂尸”,总以为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或恐吓。但当他们来到海地实地考察时,发现不少当地人在埋葬自家的亲属之前,为了害怕和避免他们当还魂尸,便常常先把死尸的喉管割断,或是在心脏处钉上大铁钉。这种异常的行为引起不少科学家的震惊和重视。

198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韦德戴维斯及生理系专家们,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受害人误食或接触这些“还魂药粉”会出现假死状态,被人以为死亡而被埋人坟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