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774

分节阅读 7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船能够建造成功,下一步将会尝试着制造三万吨、五万吨直至十万吨级别的太空货物飞船。阶段性的目标是可以制造出来五十万吨级别的太空货运飞船,有了这种大吨位的太空基地,将来银河实业想建设更多的太空基地以及在月球、火星等星球上建设星球基地,就会容易很多。

另外银河太空还在做一件事,就是跟马尔代夫进行谈判,准备在马尔代夫海域兴建一个大型的码头以及海上发射平台。不管是码头还是海上发射平台都是为银河太空在地球静止轨道修建太空基地做准备。

因为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物体始终是处在一个相对于地球表面静止不动的状态,这就为银河太空采取另外一种运输手段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目前刘士卿有两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一个是太空电梯,另外一个是太空真空管道运输。

所谓太空电梯就是从建设在马尔代夫的码头为起点,修建一部能够直通地球静止轨道,也就是三万六千千米高空的货运电梯,不使用太空飞机或者太空货运飞船,而是用电梯,直接将各种各样的货物,直接运送到太空之中。

至于太空真空管道运输,就是修建一个直通地球静止轨道的真空管道,因为管道内没有空气的存在,可以极大的减少超高速状态下,空气所产生的阻力,进而大幅度的提升飞行器的速度。这种技术手段也不失为一种很不错的太空货运方式。

不过具体到最后,是采用太空电梯,还是采用太空真空运输管道,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不仅仅要考核技术上的难度,而且还要考虑建设所需耗费的时间以及运输成本等多个细节。在确定最终方案之前,地球静止轨道的太空基地将采用太空飞机或者太空货运飞船来作为运输工具。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毕竟不先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修建一个太空建筑出来,根本就谈不上建造什么太空电梯抑或者是什么太空真空运输管道。

其实如果舍得下本钱,在银河国际太空城上也可以使用太空电梯或者太空真空运输管道这种便利的运输手段。具体做法就是在地球引力和离心力相反的方向,通过人为干涉的方式,是银河国际太空城处在一个相对于地球表面静止不动的状态之中,这样的话,就可以修建太空电梯或者太空真空运输管道了。

不过这样做,一方面需要极高的技术,另外一方面运行成本也将是个非常高昂的数字。刘士卿已经决定弱化银河国际太空城的科技含量,当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此外,应各个入股银河国际太空城的国家的要求,银河太空开始为他们有偿的培养宇航员,说是宇航员,倒不如说是乘客。等到太空基地建成,至少也是可以容许人员进入的时候,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宇航员们将会乘坐银河太空的太空飞机,进入到太空基地之中。

其他国家的太空飞行器目前还没有一个获得银河太空的授权,可以和银河国际太空城进行对接,如此一来,各国也只能捏着鼻子任由银河实业搓扁捏圆了。

感谢“我是天上一片云、根红苗正的耗子、天闪之翼、调皮的西瓜、的爆金、工业粮食、转身一板砖”的打赏,谢谢。

正文 第1024章要做还是我们来做

第1024章要做还是我们来做

第1024章 要做还是我们来做

自从银河实业在草原省旷无人烟的草甸上修建了一个占地面积数百亩的实验室之后,军方拍出来的那些为银河实业提供外围警戒,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为其提供火力支援的军人们就都倒了霉,一个个的差点被银河实业搞得神经衰弱。

郭倩蓉选择的是一个比当年诺贝尔研究硝化甘油的时候,危险超出太多了。碳氧分离机制造出来的物质引发大爆炸,这种事情即便是刘士卿使用信号接收器查遍了银河联邦互联网、搜索银河联邦的电视信号等等多种手段,也未能找到有相关的记载,换言之,郭倩蓉现在所从事的研究即便是在六百年后的银河联邦在技术上,也是一片空白,没有丝毫的经验或者现成的资料,可以供刘士卿和郭倩蓉借鉴。

自从刘士卿把研发单兵防护装备的科研任务交给郭倩蓉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五六年了,因为无法获得便携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单兵防护装备一直不是很成功,这也是郭倩蓉最大的一块心病,这次好不容易发现了一点曙光,郭倩蓉就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死死的抓住,说什么也不肯撒手。

对郭倩蓉的研究工作,刘士卿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除了给她建一个专门的实验室、制造了二三十个仿人机器人之外,另外还为郭倩蓉建造了十几条碳氧分离机生产线,专门供郭倩蓉做研究使用。不过刘士卿很快就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碳氧分离机和仿人机器人的损毁速度。

碳氧分离机在正式进行生产的时候,需要设置的参数有上百个之多,根据郭倩蓉的判断,第二实验室发生的大爆炸是因为其中几个参数设置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碳氧分离机生产出了不知名的物质,因为这种物质的不稳定性,最后导致了大爆炸事件的发生。

因为有着完备的记录,想重现当初的大爆炸事件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只需要照葫芦画瓢,就可以实现这一点。郭倩蓉到了位于草甸上的实验室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严格按照全自动智能实验室的记录,为一条碳氧分离机设置参数,然后让碳氧分离机开工生产。

等了不到二十四小时,这条碳氧分离机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碳氧分离机加上周围两百多米之内的一切被彻底摧毁,爆炸波及范围之大、爆炸威力之大,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这声爆炸不但证实了郭倩蓉的猜想,同时也拉来了五里之外军人们的噩梦。

这些军人因为职责所限,在听到这声爆炸之后,就马上紧急集合,军营的负责人也第一时间跟实验室这边取得了联系,主要询问是否需要他们支援。实验室这边本来就没有什么事,除了碳氧分离机和简易房等被摧毁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什么损失了,更没有什么人员伤亡,故而实验室非常委婉的拒绝了军人们的支援。

之后,郭倩蓉再次在另外一条碳氧分离机也设置了相同的参数,再次进行开工生产,这次同样是在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候,发生的爆炸。军营的官兵们再次被惊动,又是紧急集合,又是打电话询问,但是仍旧被刘士卿婉言谢绝。

为了确保时间的准确性,郭倩蓉再次牺牲了第三台碳氧分离机,连续三次,每次都是开机之后,不到二十四小时就会发生大爆炸,每次爆炸的威力都差不多。实验做到这里,已经基本可以确认一些东西了,在碳氧分离机开始工作二十三个小时之后,都是安全期,时间再长点,安全性就没有了保证。相较于全自动智能实验室的那台碳氧分离机开工了两三天之后才爆炸,这次的时间显得有点短,不过短没有关系,这样的话,可以让从事实验的人尽早做好心理准备,避免意外的发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