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672

分节阅读 6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权、开发权拿到手中。

兴建水下都市,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抗压材料,另外一个就是打桩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任何马虎之处。

好在这两个问题,刘士卿都有解决办法,抗压材料,他打算使用碳氧分离机,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来金刚硬钻。

感谢“我是一片云”的打赏,谢谢

正文 第925章变相的支持国内的科研事业

第925章变相的支持国内的科研事业

第925章 变相的支持国内的科研事业

汗,刚发现,前两章有一个细节出错了,第一个围海造田工程选址应该是在东海,而不是黄海。对此,骑兵深表歉意。

金刚硬钻具有良好的硬度和抗压性能,只要妥加利用,在辅佐以优秀的结构设计,是完全可以海平面下八千米以下深度的强大水压的,而选定在东海的那个第一个围海造田工程的地址,其还在大陆架之上,海水深度不超过两百米,金刚硬钻的抗压强度足以应付该处的水压了。

至于打桩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华夏国内已经掌握了非常不错的在大陆架上建设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的技术了,只要把这项技术稍微的改造一下,就可以做为围海造田工程的主要框架。

只要能够打桩成功,同时在海平面下能够隔离出来一个空间,那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稳步的推进水下都市的建设。

由于是第一次建设水下都市,即便是刘士卿也有些底气不足,他决定把第一次的围海造田工程分成多期进行,第一期是试探性的,先在东海的大陆架上兴建一万平方米左右的超小型水下建筑,然后对其展开一定时间长短的观察,如果没有什么情况发生的话,就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二期,三期建设,直到把水下都市建设起来。

如果按照这个规划进行下去的话,第一个水下都市正式建设完毕,大概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不过第一期工程如果顺利的话,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就可以见到成果了。那个时候,也将是银河互助共促会的会员单位确定自己花费一百亿华夏币购买百分之一股权的行为,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的时刻。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围海造田工程所包含的海上良田、水下都市、人造岛屿等环节,都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但是最有价值的,还是等到水下都市建设完成之后,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可以长期滞留海底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科研人员就可以就近的直接的对海洋生物、海底矿床等进行研究了。

相比之下,国内的科研人员还是最对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感兴趣,做为银河互助共促会的会员单位,华夏科学院、国家航天局、燕京大学、水木大学等机构都把目光对准了千里眼太空望远镜。

刘士卿当初提出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工程,卢永祥院士、叶秋燕中将是在场的。他们当初还为刘士卿的这个计划提出了不少的质疑,不过他们当初都认为刘士卿只是随便说说,十有八九不会真的要独自建造千里眼太空望远镜。

孰料时隔不久,刘士卿就把这个计划在银河互助共促会内部抛了出来,招募合作伙伴。这就是说刘士卿不是开玩笑的,而是玩真的。太空望远镜的用途主要是对宇宙进行观察,能够用到太空望远镜的单位主要都是一些搞天文学的科研学术机构,天文物理学之外的学科研究,基本上很少能够用到太空望远镜。

不过用不到归用不到,千里眼太空望远镜上所蕴含的各种技术,还是让很多天文学之外的学科非常眼馋不已的,像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所采用的光学镜头,就是光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极度眼馋的对象,何况还有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多搭载的各种各样的科研设备,那可都是一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如果能够把这些设备所隐含的技术移植到其他相关领域,那么绝对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内相关学科的巨大进步。

在华粮集团、长江实业等会员单位将目光对准围海造田工程的时候,卢永祥、叶秋燕等人纷纷的出现在了刘士卿的身侧,和刘士卿协商如何在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项目上展开具体的合作。

他们现在暂时都把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造成之后,应该如何发射到太空的问题,撇到一边不谈,单纯的就研究、制造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问题,进行谈判。

刘士卿对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如何进行合作,有着非常深层次的考虑,千里眼太空望远镜背后所蕴含的技术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他多少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华夏科学院、国家航天局等垂涎欲滴,他也有所预料。在现阶段,他还没有把这些技术免费送人的打算。

“卢院长,叶将军,咱们现在只谈千里眼太空望远镜,不谈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也不谈千里眼太空望远镜上面所采用的技术究竟领先了多少年,我们只谈一个问题,就是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经营权。我在招投标文书中说的很清楚了,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所有权是不容变革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银河实业的。就算是别人出再多的钱,我们也不卖。”

刘士卿很清楚,只要能够把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发射到太空,那么造价昂贵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就是一个矗立在太空中的一块活生生的广告招牌,以后但凡是新闻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人们在议论它的时候,都免不了要说上一句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是银河实业所有,这就是实打实的广告效果。这是通过正常的广告渠道,花上几十亿华夏币,绝对无法达到的成就。要是刘士卿因为自己用不到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大部分功能,而一犯傻,把其所有权卖了出来,想让全世界新闻媒体给其做宣传的企图,将化为泡影。

卢永祥、叶秋燕等人那里知道刘士卿的小九九,他们还以为刘士卿是按照一贯的做法,做出的将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要是知道刘士卿的真实想法,估计飞气的吐血不可。花上几十亿华夏币,只为了在太空中给银河实业树立一个广告招牌,这种事,也就只有刘士卿能够干得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