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485

分节阅读 4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碰上这样一个学生,真是让人挠头呀。”

刘士卿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俊玮,你却给我弄一本最新一期的华夏科学来,顺便帮我查一下苗孜闵是不是真的干了窃取学生研究成果的勾当。”

感谢“调皮的西瓜”的打赏。

正文 第683章 反倒是成了次要的问题

第683章反倒是成了次要的问题

第683章 反倒是成了次要的问题

刘士卿不是要当什么打抱不平的侠士。更不是把自己当成什么主持公道的青天大老爷,他只不过是想搞清楚这一切。刚才苗孜闵围在他身边,说了不少他研究的课题,刘士卿本来有那么一点投资的兴趣。可是乔亓民闹了这么一出,刘士卿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样把钱交给苗孜闵。

另外刘士卿感兴趣的还有一点,就是那本杂志,华夏科学在国内科技界算得上是大名鼎鼎,能够在上面发表的论文,通常都是沉甸甸的。如果苗孜闵抄袭属实的话,那么作为论文原作者的乔亓民就很不简单了。刘士卿很想知道那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探讨的又是哪方面的内容。

陈俊玮的办事效率很高,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消息。

陈俊玮告诉刘士卿,苗孜闵抄袭自己学生的论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负责编写的教材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那些熟识苗孜闵的人,都知道苗孜闵有这么一个坏习惯,只不过碍于情面,没有人愿意去举报罢了。另外,苗孜闵经常盘剥学生的劳动力。让学生帮他义务干活,一分钱不给。在他负责的课题中,他经常是什么活都不干,等到学生们把成果研究出来后,一点也不客气的把研究成果据为己有。

刘士卿不由得大皱眉头,他万万没想到苗孜闵竟然是这样一个人。刘士卿也知道在国内各高校,像苗孜闵这样的所谓教授,并不是个例,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把这种现象掀出来,就是跟国内所有的教授作对,别说刘士卿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就算是他与这个能力,他也不愿意去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可不想学雍正皇帝,为了充盈国库,宁肯去得罪一个阶层,处理不讨好,留下千古的骂名。

但是反过来讲,让刘士卿跟苗孜闵这样的人合作,投资给苗孜闵,那也是不可能的人。刘士卿虽然也在大把大把的抄袭未来世界的科技,可是对现在的世界来讲,这些科技是全新的,不存在谁是发明人的问题。何况,刘士卿从来不苛待手下的员工,苗孜闵在这一点上,更是没有办法和刘士卿相比了。

听完陈俊玮的汇报。刘士卿叹了口气,“苗孜闵的例子,咱们要引以为戒,以后银河实业,特别是银河学校绝对不允许出现这样的学术腐败现象。”

“小师叔,这是你要的杂志。”陈俊玮把他刚弄到的华夏科学递给刘士卿。

刘士卿找到那篇署名为苗孜闵的论文,打开看了看,不由得暗自点头。这是一篇探讨新型合金的论文,主要涉及的是合金材料。

华夏在合金这一块,始终处在比较落后的地位。很多高强度、高性能的合金都需要进口。比方说现代工业常用的钢材,别看华夏是钢铁大国,每年钢材出产的钢材数以亿吨计算,但是高规格钢材,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像家用电器外壳所用的薄钢板,以前基本上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也就是最近几年,国内几家钢材引起了国外的生产线,这才部分解决了问题。

合金是现代工业基础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不往远了说,生活中常用到的钢材。其实就是一种合金。钢材也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合金之一。华夏从说要造航母,到现在都没有把航母造出来,其中有一个难题就是造航母不能用普通的钢材,要用屈服强度远超普通钢材的特种钢。

华夏科学上发表的这篇论文就是探讨航母用特种钢的,论文中称发现了一种配方,可以大幅度的提升钢材的屈服强度。达到和美俄英法日这些老牌的合金大国相类似的地步。

刘士卿不由得连连点头,不单单是合金,所用能够用来进行工程建设的材料,都是刘士卿需要解决的问题。别的不说,宇宙飞船的龙骨、外壳等等,对材料的需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材料不过关,等到他把宇宙飞船造了出来,飞到了太空,不小心被陨石撞一下,很有可能就会散架,到时候还玩什么太空旅行呀。

“俊玮,你想办法把这个乔亓民给我找来,他这个人有那么点意思,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到银河实业工作”刘士卿搞研究的随机性很大,想到哪里是哪里,现在既然碰到了乔亓民,他便觉得是时候搞合金研究了。如果华夏科学上说的这个配方是乔亓民发现的话,那么就说明乔亓民必定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或者是有好运缠身。搞合金研究,技巧和运气都是不可或缺的,乔亓民又是个肄业博士,无疑是搞这一行的好手。

陈俊玮没有说什么,就去寻找乔亓民了。不过要想找到乔亓民,可有点困难。他是去告状了,还是回去工作了,没谁说的清楚。

下午的时候,卫东林打电话,邀请刘士卿到水木大学去一趟。刘士卿回来的这两天,除了报到的时候,去了一趟水木大学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燕京大学忙活。接到卫东林的电话后,他就很爽快的答应了。

见到卫东林之后,刘士卿才知道水木大学想让他为全校师生做次演讲,讲一下创业史,再做几次学术报告。刘士卿一听,就婉拒了,这里不是莫斯科大学,他对在燕京大学、水木大学做演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倒不是他看不起这两所高校,而是他还想享受一下比较平淡的生活。

现在有些人知道他是谁,有些人不知道,总体来讲,不知道的人占了大多数。一旦他做演讲,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谁了。那样的话,他在这两所高校之中,再也别想享受到片刻的安宁了。

卫东林代表学校劝了半天,都没有办法让刘士卿改变主意,最后也没有办法了,只好放弃了这一想法。

“对了,卫叔叔,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在春节之前就能够竣工了,你可得有点思想准备,到时候,我可以要在水木大学拉人的。还得烦请你配合一下,多多帮忙。”刘士卿笑道。

卫东林呵呵一笑,“这是自然。我已经跟你的几个同学谈过了,从他们的口中对你的银河实业有了一些了解。银河实业工作环境不错,薪酬不比三资企业低。这样的企业在学生们的中间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组织学生到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实习,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刘士卿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一件事,可能过几天,我们银河实业人事部就回到京城的高校进行宣传,招聘大四的学生。水木大学肯定是这次招聘的重中之重,也得烦请你这个副校长多多帮忙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