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434

分节阅读 4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实业提供的名额有限,还有什么参加活动,费用自理不好等等之类的话,也有说银河实业这次筛选,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倒是没有人说银河实业搞这种活动不好的。做为大学生来讲,还是希望国内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向银河实业这样,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好让他们能够尽快的熟悉社会。

吃完饭后,刘士卿就和同学、校友们告辞了。孟娇恩再三叮嘱刘士卿,汽201301班这学期结束的时候,打算搞一个集体活动,请刘士卿这个大班长务必要参加。

刘士卿问了一下时间,大概在“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取得了关键性成果之后,也就答应了下来。

考完试了,也吃饱了喝足了,刘士卿却没有办法休息,他要做的,还是继续搞他的科研工程。现在,科研工程在实验室阶段,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再有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开机做实验了。这次的开机关系重大,前期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否没有白白投入,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正文 第615章 成功

第615章成功

第615章 成功

票票呀

2014年6月27日。这一天距离香港回归十七周年纪念日,还有三天的时间,距离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召开,还有整整十天的时间。这一天,对很多国人来讲,都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是自从2014年之后,这一天的意义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两亿多资金的投入,包括刘士卿、卢永祥等人在内的上千国内顶尖科研工作者,牺牲了节假日和每天的睡眠时间,终于在实验室内,组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装置。这个装置是刘士卿经过复杂的计算后,把他所知的那条干冰生产线,进行了相应缩小之后的产物。这条小型的实验装置,如果一天开机二十四小时,满负荷运转的话,每天可以生产一点五吨的干冰,一年也就是五百多吨的样子。

这么一点生产能力,对于全世界每年高达八九十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讲,一年仅仅将五百多吨二氧化碳转化成干冰。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过如果试验成功了,就表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

27日下午钟左右,实验装置进行了开机之前的最后一次检验,刘士卿亲自带队进行检测,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在这次检验前,已经进行了三次检验了,都发现了一些问题,谁也不敢马虎。第四次检验,非常的不错。刘士卿这个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一点毛病都没有查出来。

刘士卿站在高台上,高声道:“验收合格。”

围在周围的数百人,一起欢呼了起来。两个多月的辛苦,终于获得了初步的认同。

卢永祥走到刘士卿身边,“刘总,今天时间还早,我看咱们不妨开一下机,让它运转一下,看看它是不是能够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如果运转正常的话,咱们就可以向中央首长报告这个好消息了。”

刘士卿想了想,也就点头同意了。他这两个多月也累水了,也盼着能够早点结束这个项目。只要这次的实验成功了,刘士卿就可以从这个项目抽身了,有了这两个多月的实践,华夏科学院的这帮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流水线的制作方法。如何大型化,对他们来讲,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何况。他们要是有什么不懂得,照样可以向刘士卿请教,他又不是说完全不管“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了。

“同志们,都静一静。刚才我和刘总商量了一下,决定现在就开机进行一下实验。赶快通知档案室,让他们派人带着摄像机、照相机过来,把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记录下来。”卢永祥吩咐道。

不大一会儿,就有人把摄像机、照相机拿来了。卢永祥还想让刘士卿摁启动按钮,刘士卿摆了摆手,把这个光荣的时刻交给了卢永祥。

卢永祥很激动,站在了总开关的旁边。刘士卿站在摄像机的镜头外面发号施令。“接通电源,机器余热。”

有人把电源的总开关打开,电流传输到了机器之中,这条小型的流水生产线上,有多处传来了轰鸣声,机器开始预热。

五分钟之后,刘士卿开始倒计时,“十、九、八、七、六”

旁边围着流水生产线的众人也跟着一起倒数,“三、二、一。启动”

卢永祥的大拇指稳稳的摁了一下,一声更大的轰鸣声穿了起来,启动开关旁边的绿色警灯也闪烁了起来。

流水生产线的进风口处。开始从周围抽取大量的空气,然后进入到了设备的塔楼之中,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复的提纯,等到了一定浓度后,进入到了下一道工序。这里将对进入的气体进行不断的降温,把那些和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的其他气体,冷却液化,只剩下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下一道工序。这里就是二氧化碳的冷却室,二氧化碳将会在这里冷却成干冰。

干冰将随着生产线的运动,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就是由机械手,将干冰收集起来,装入专门的超低温保温箱中,将干冰存储起来。干冰是个很危险的东西,由于它的固化温度很低,只有零下785摄氏度,一旦将之暴露在大气中,它就会在一眨眼间,迅速的气化。如果此时它被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的时候,很有可能要发生爆炸,非常的危险。所以干冰的保存,需要非常的注意,首先就是保存环境一定要足够低,其次,就是尽量把它放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容器之中,如果可以的话,也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密封性能特别好的容器,以免发生意外。

整条生产线,有很多地方都是特制的。像机械手的电机,就是采购的那种可以耐极低温的电动机,材料也是用的耐低温的材料。毕竟零下785摄氏度,就连南极也很难会有这么低的温度。而在南极,很多机械设备都是没有办法运转的。

当第一块干冰被机械手收集起来,装入到超低温保温箱中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沸腾了,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成功了,成功了”有不少人一边喊着,一边流出眼泪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