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426

分节阅读 4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事实屁的事实。咱们要是不进行实质性治理试验,不在广袤的海洋中,对爆发赤潮的海域,投放生物制剂的话,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个事实呀难道去杜撰一个出来吗”齐鸿儒憋了一肚子火,正愁找不到发泄的渠道。

“齐老,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刘总他们之所以不批准,其实是担心咱们国家的海域被破坏掉。既然咱们国家不能够进行相关的实验,那咱们何不把目光转移到国外呢你可别忘了,领海问题存在赤潮危害的,可不仅仅是咱们华夏一家。咱们完全可以把别人家的领海,当成咱们的试验田呢。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产生了什么不可以预料的后果,受损的也不是咱们,而是别人。”温占豪笑着说道。

“好啊,小子,连这么阴损的主意都能想出来。嘿嘿,不过我喜欢。既然不让咱们在国内搞实验,那就到国外去搞实验。美国人既然能够往咱们华夏出口各种各样的垃圾,咱们也可以学学美国人的这种厚脸皮的国际精神嘛。”齐鸿儒不是什么迂腐的人,温占豪的主意自然很合他的胃口。

到国外进行实验,齐鸿儒不可能瞒着所有人,至少也要跟刘士卿知会一声,要不然将来真要是出了问题,就没有兜着他,没人给他擦屁股了。

刘士卿从电话里面听到了齐鸿儒的想法后,沉吟半晌,问道:“你们准备去哪个国家搞这种实验”

“印度尼西亚。”齐鸿儒和温占豪密谋了很长时间,才选定好哪个国家,“刘总,印尼的贪污风气,那也是全世界闻名的,而且印尼历史上给咱们华人造成的伤害,也不需要我重复了。印尼官员贪污,有利于咱们对他们进行收买,让咱们顺利的把实验进行下去。如果实验结果是良性的,那就算是白白便宜他们了,如果是恶性的,就让他们自认倒霉好了。”

正文 第604章 赤子

第604章赤子

第604章 赤子

“哦。我知道了。”刘士卿淡淡的应了一声。“齐老,自从你去年春节到银河海洋工作以来,似乎还没有好好的休息过。这样吧,我给你放一个长假,你呢到东南亚好好的转一转,顺便的考察一下东南亚的海洋资源,看看有没有适合搞近海养殖的地方。我会让总公司给你特批两百万美元,给你做考察经费的。对了,温占豪那个家伙,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总是犯错误,让他随侍你左右,戴罪立功吧。”

“喂,刘总,刘总”齐鸿儒没有得到预料中的答案,对着电话一顿喊,可是那头,刘士卿已经把电话给挂掉了。

“齐老,怎么回事”齐鸿儒给刘士卿打电话的时候,温占豪就在旁边。

齐鸿儒就把刘士卿说的话,告诉了温占豪。温占豪听了哈哈一笑。“齐老,你是当局者迷呀。刘总不是不批准,而是默许咱们这么做了,要不然他为什么会让我陪着你一起去东南亚呢他之所以不明着说同意,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事外,装作不知道此事,将来万一咱们俩要是捅了篓子,他才好出面捞咱们呀。你想想,他要是不同意,会让总公司特批给咱们两百万美元吗这钱是用来干嘛的不就是让咱们用来贿赂印尼当地的贪官污吏吗”

齐鸿儒听了温占豪的分析,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心马上变得火热起来。

没几天后,齐鸿儒和温占豪就去印尼“休假”去了。

一转眼,到了六月。六一那天,姜湫涵带着从银河学校小学部挑选出来的二十位小学生,赶到燕京,然后从燕京搭乘飞机,抵达陇西省金城市。下关村的银河小学的分校还在建设之中,不过学校已经买了大巴车了,姜湫涵他们就坐着这辆大巴车,抵达了下关村,和下关村的孩子们展开了联欢。

银河学校在青城县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下关村,这里不过是个开始罢了。姜湫涵有志于把青城县做为银河学校在外面建立的第一个分校点,不仅仅要建小学部,还要建立中学部和职业教育部。

姜湫涵这次之所以带着这么多孩子。不远千里的来到下关村,就是要让在银河学校本部学习的孩子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他们现在所具有的学习环境是多么的优越,让他们懂得珍惜。

而在燕京,“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也在时间进入六月份之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工程所需的实验设备已经陆陆续续的准备好了,开始进入装配阶段,只好装配调试好了,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实验了。当然,也仅仅是实验而已。就算是能够成功,也只能说明从大气中直接提取二氧化碳,是可行的。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工业化的目的。从实验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只要试验成功了,那么华夏就算是掌握了一门世界领先的技术,说话就有了依据,有了底气,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上就能够争取到主动了。

刘士卿的忙碌依旧,不仅仅是他在忙,华夏科学院相当大一部分的院士、科研人员。都在围绕着“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转圈,都在为这个科研工程忙的晕头转向的。另外杨诺婷奉命招募的那些大学生、搞科研的,也都在忙,不过他们大多只有打下手的份儿。

不过刘士卿忙归忙,每个星期,至少也会休息上半天时间,上一次郭倩蓉、杨诺婷她们费劲心思让他休息,刘士卿不想让她们为自己操心了。

这天赶到刘士卿休息,便陪着郭倩蓉到圆明园划船。等到他们划完船,从船上下来的时候,一头碰上了二爷爷郭仕达和二奶奶宣桂芳老两口。

“士卿,蓉蓉,你们怎么在这里”郭仕达笑着说道,“相请不如偶遇呀,在这里碰到你们,还真是缘分。走吧,你们谁也别推辞了,去二爷爷家坐坐吧。”

郭仕达的家不像老大郭仕锴的家,安置在了国子监附近的四合院中,而是在圆明园附近的一个高档小区。这个小区里面住着的大部分都是文化人,不是大学教授,就是文坛名人,学术气息极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