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411

分节阅读 4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语就能够糊弄过去的。

“士卿,”郭仕达见识过刘士卿的神奇之处,可是他还是觉得刘士卿的这个计划有点不太切合实际,他字斟句酌的说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非常低的,这就像是24k金一样含有的那点杂质,是非常非常难搞出来的。你设想的计划真的可行”

刘士卿叹道:“不可行也得让他可行。二爷爷,我已经当着一号首长的面立下了军令状,要在今年的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之前,搞出一点眉目来,为咱们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这个问题上,争取到主动。现在,已经不是讨论这个项目要不要上马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将它从一种幻想变成现实的问题。”

“可是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郭仕达摇了摇头。

刘士卿说道:“我知道有些困难,不过再困难也要做。其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些想法,我现在就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思路。制氧机的原理大家都清楚”

如何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分离出来。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和大气中氧气、氮气等气体的分子量不同、液化温度、固化温度不同,而实现的。只是因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小,所以这个工序做起来,相当的复杂,相较工业制氧、工业制氮来说,复杂了至少百倍,另外牵涉到的技术方面,要要复杂得多。

在座的这么多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没有人去考虑刘士卿小小年纪是如何想出来这么复杂的工艺的,他们只是一门心思的去考虑按照刘士卿所说的方法,是否能够实现科研目标,并最终将之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刘士卿的这一次讲述,要比昨天晚上跟郭倩蓉、杨诺婷讲述的时候,更加的详细,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也更多。等到他讲完之后,已经是三个多小时了。期间,刘士卿光喝水,就喝了多半暖瓶。

“卢院长、各位爷爷奶奶,各位叔叔姑姑,这个工程实在是有点大,凭借我现在的科研力量,根本就没有办法独立完成这个课题,我需要你们的支持,需要你们的帮助。”刘士卿说到最后,非常恳切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卢永祥和郭仕锴两个老头儿凑在一起,小声嘀咕了半天,最后卢永祥代表华夏科学院发表了看法,“根据刘总你的讲述。这个项目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我和老郭都觉得可以搞搞试试。不过,刘总,亲兄弟明算账,有些丑话,咱们得先说在前面。做这个项目,我们华夏科学院肯定要抽调出来不少的同志,参与其中。如此以来,他们原来进行的科研项目,必然要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是完全停滞的状态。如此以来,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华夏科学院和银河实业必将是不存在相互统属的关系,银河实业是你个人的,华夏科学院是国家的”

不等卢永祥说完,刘士卿就明白卢永祥想表达什么意思,“卢院长请放心,期间给华夏科学院造成的损失,都有银河实业来补偿,另外从华夏科学院抽调的人员,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给他们13倍的工资和奖金,绝对不会让他们吃亏。”

卢永祥忙道:“刘总。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华夏科学院要求只有两个,首先做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专利,我们华夏科学院要求共享,刘总你要无偿的特许我们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和使用。当然,我们只是这些专利的使用者,不是它的所有者,所有权还是你的,别的人要使用这些专利,你该咋收专利费,都是你的事情。

其次。如果这个技术开发成功了,那么在可预期的将来,在全国除了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市区,都必将修建大量的二氧化碳处理厂。我们华夏科学院要求分得三个省的配额,这三个省的二氧化碳处理,由我们华夏科学院旗下的公司负责,银河实业不能够插手,三个省之外的二氧化碳处理,归银河实业。我们华夏科学院也不插手。”

刘士卿想了想,这条件还是比较公允的,毕竟要把“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这项技术从纸上谈兵阶段,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出大力的,不是自己,而是华夏科学院的人,别说仅仅是给他们三个省了,就算是给他们全国一半的省市区,刘士卿也愿意。

在刘士卿的计划中,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二氧化碳处理厂,仅仅是二氧化碳产业布局的第一步,是赚钱最少的阶段,最赚钱的阶段,还是后面。至于专利的无偿使用,只需要和华夏科学院好好谈谈,严格限定他们的适用范围,最多也就是少收一些专利费,说不定还可以和华夏科学院达成交换条件,用这些专利来交换华夏科学院根据这些专利研究出来的后续技术。

“卢院长,我想先听听你要哪三个省的二氧化碳处理配额”刘士卿问道。

卢永祥早有打算,他曲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数了出来,“燕京是首都,我们自然是要的,三晋省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大省,我们也要,另外东北三省中,我们也要一个。嗯,就要渤辽省吧。”

刘士卿暗自摇头,这个老头儿倒是会挑,不过现在你的挑选看似占便宜,等到将来你就知道什么是占便宜吃大亏了,“好,卢院长,原则上,我同意你的这两条要求,不过具体的条款,还是要靠咱们双方派代表好好的协商一下。”

既然刘士卿和卢永祥这两位首脑级别的人物达成了共识,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双方各自派人,开始展开谈判,在谈判进行期间,还没有结果的时候,卢永祥就开始调集华夏科学院相关的人手,汇聚燕京,准备展开大会战。

其实就算刘士卿不答应那两个条件,卢永祥也不敢对“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这个项目有任何的怠慢,毕竟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又要抢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之前,做出成绩来,华夏科学院要是置身度外,单靠银河实业自身的力量,肯定是没有办法实现。届时,华夏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必定受尽诘难,华夏科学院做为全国最权威的科研机构,自然不会觉得脸上有光。说不定全国人民还会在背后戳他们的脊梁骨。

不过既然达成了协议,那么无论是对银河实业来讲,还是对华夏科学院来讲,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刘士卿和卢永祥都能够向下面的人交差了。

郭家在此时,自然也不能够置身事外,郭家的老哥仨明确的向刘士卿表示,只要是用得着郭家人出力的地方,刘士卿尽管开口,哪怕是为了这个项目,办理停薪留职手续,也在所不惜。

感谢“云浩洋、调皮的西瓜、佳视美眼睛”的打赏,鞠躬。

正文 第584章 解决办法很简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